蜗杆传动一 选择题(1) 对于传递动力的蜗杆传动,为了提高传动效率,在一定限速内可采用 B 。
A. 较大的蜗杆直径系数B. 较大的蜗杆分度圆导程角C. 较小的模数D. 较少的蜗杆头数(2) 蜗杆传动中,是以蜗杆的 B 参数、蜗轮的 A 参数为标准值。
A. 端面B. 轴向C. 法向(3) 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中,应除去 C 。
A. t21m m =aB. t21αα=aC. 21ββ=D. 21βγ=,螺旋相同(4) 设计蜗杆传动时,通常选择蜗杆材料为 A ,蜗轮材料为 C ,以减小摩擦力。
A. 钢B. 铸铁C. 青铜D. 非金属材料(5) 闭式蜗杆传动失效的主要形式是 B 。
A. 点蚀B. 胶合C. 轮齿折断D. 磨损(7) 在标准蜗轮传动中,蜗杆头数一定,加大蜗杆特性系数q 将使传动效率 B 。
A. 增加B. 减小C. 不变D. 增加或减小(8) 在蜗杆传动中,对于滑动速度s m v s /4≥的重要传动,应该采用 D 作为蜗轮齿圈的材料。
A. HT200B. 18CrMnTi 渗碳淬火C. 45钢调质D. ZCuSnl0Pb1(9) 在蜗杆传动中,轮齿承载能力计算,主要是针对 D 来进行的。
A. 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B. 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弯曲强度C. 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弯曲强度D. 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10) 对闭式蜗杆传动进行热平衡计算,其主要目的是 B 。
A. 防止润滑油受热后外溢,造成环境污染B. 防止润滑油温度过高使润滑条件恶化C. 防止蜗轮材料在高温下力学性能下降D. 防止蜗轮蜗杆发生热变形后正确啮合受到破坏(11) 图11-1所示蜗杆传动简图中,图 C 转向是正确的。
图11-1(12) 蜗杆所受的圆周力1t F 、轴向力1a F 分别与蜗轮所受的 B 、 A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A. 圆周力2t FB. 轴向力2a FC. 径向力2r F(13) 与齿轮传动相比, D 不是蜗杆传动的优点。
A. 传动平稳,噪声小B. 传动比可以很大C. 可以自锁D. 传动效率高(14) 普通蜗杆传动,蜗杆头数1z 常取为 A 。
A. 1、2、4、6B. 2~5C. 3~6D. 4~8(15) 在蜗杆传动中,通常的传动形式是 A 。
A. 蜗杆主动,蜗轮从动B. 蜗轮主动,蜗杆从动C. 蜗杆或蜗轮主动D. 增速传动(16) 蜗杆直径系数q (或蜗杆分度圆直径1d )值的标准化,是为了 C 。
A. 保证蜗杆有足够的刚度B. 提高蜗杆传动的效率C. 利于蜗轮滚刀的标准化D. 便于蜗杆刀具的标准化(17) 蜗杆传动变位前后,蜗轮的节圆直径 A 。
A. 不变B. 改变C. 不一定改变D. 是否改变由设计者确定(18) 蜗轮轮缘与轮毂采用不同材料的目的是为了 C 。
A. 加工方便B. 提高精度C. 节约有色金属D. 减轻重量(19) 已知图11-2中I 轴的转向,欲提升重物W ,则蜗杆螺旋线方向及蜗轮轮齿旋向应为 A 。
A. 右、右B. 右、左C. 左、左D. 左、右图11-2(20) 蜗杆传动较为理想的材料组合是 B 。
A. 钢和铸铁B. 钢和青铜C. 钢和铝合金D. 钢和钢(21) 在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中,若蜗轮的材料选用铸铁或者MPa 300B >σ的青铜,则其许用应力与B 有关。
A. 蜗轮的铸造方法B. 蜗杆与蜗轮齿面间的相对滑动速度C. 应力循环次数D. 蜗轮受双向载荷还是单向载荷(22) 蜗杆减速器采用风扇冷却时,风扇应装在 A 。
A. 蜗杆轴上B. 蜗轮轴上C. 较高的(上面的)轴上D. 较低的(下面的)轴上(23) 蜗杆传动中,蜗轮的轮缘通常采用青铜,蜗杆常采用钢来制造,这是因为这样配对 B 。
A. 强度高B. 减摩耐磨性好C. 加工性能好D. 价格便宜(24) 蜗轮材料为HT200的开式蜗杆传动,其主要失效形式是 B 。
A. 齿面点蚀B. 齿面磨损C. 齿面胶合D. 蜗轮轮齿折断(25)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若增加蜗杆头数,则齿面滑动速度 A 。
A. 增加B. 保持不变C. 减小D. 可能增加或减小(26) 提高蜗杆传动效率的有效措施是 B 。
A. 增加蜗轮齿数2zB. 增加蜗杆头数引1zC. 减小模数mD. 增大蜗杆直径系数q(27) 蜗杆分度圆直径不能按 B 公式计算。
A. mq d =1B. 11mz d =C. λtan 11m z d = D. 212d a d -=(28) 蜗杆传动热平衡计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温升,防止 B 。
A. 蜗杆力学性能下降B. 润滑油变质和胶合C. 传动效率下降D. 蜗轮材料退火(29) 设计蜗杆传动时,为了提高蜗杆的刚度,应首先 A 。
A. 增大蜗杆的分度圆直径1dB. 采用高强度合金钢制造蜗杆C. 提高蜗杆硬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D. 增加蜗杆头数(30) 在增速蜗杆传动中,必须使蜗杆的导程角 A 当量摩擦角。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小于或等于(31) 蜗杆传动在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是通过 A 来进行计算的。
A. 传递的功率1P 与传动效率B. 蜗杆的转速1n 与传动效率C. 传动比i 和传动效率D. 润滑油的黏度和滑动速度s v(34) 阿基米德蜗杆传动中,规定 D 上的参数为标准值。
A 法平面B 轴面C 端面D 中间平面(35) 按蜗杆形状不同,蜗杆传动可分为 ABC 。
A 圆环面蜗杆传动B 圆柱面蜗杆传动C 阿基米德蜗杆传动D 锥蜗杆传动(36) 蜗杆传动与齿轮传动相比较,其主要特点有 ABC 。
A 传动比大,传动平稳B 可实现自锁C 发热量大D 传递功率大(37) 计算蜗杆传动的传动比时,用 B D 公式计算是正确的。
A 21/W W i =B 12/z z i =C 12d d i =D 21n n i =(38) 常用蜗杆传动的传动比的范围通常为 C 。
A 112>iB 8~112=iC 80~812=i(39) 蜗杆直径系数q 的定义是 B 。
A m d q ⋅=1B md q 1= C 1d a q = (40) 起吊重物用的手动蜗杆估动,宜采用 A 蜗杆。
A 单头,小升角B 单头,大升角C 多头,小升角D 多头,大升角(41) 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若增加蜗杆头数1z ,则滑动速度 A 。
A 增加B 保持不变C 减小D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42) 蜗杆传动中的滑动速度等于 C 。
A 蜗杆的圆周速度B 蜗轮的圆周速度C ()212221v v + (1v —蜗杆的圆周速度,2v —蜗轮的圆周速度)(43) 以下几种蜗杆传动中,传动效率最高的是 A 。
A mm m 6=,21=z ,052'︒=v ϕ,9=qB mm m 6=,21=z ,052'︒=v ϕ,11=qC mm m 6=,11=z ,052'︒=v ϕ,9=qD mm m 6=,11=z ,052'︒=v ϕ,11=q(44) 蜗杆升角为λ,轴面模数和压力角分别为1a m 和1a α;蜗轮螺旋角β,端面模数和压力角分别为2t m 和2t α。
若蜗杆和蜗轮正确啮合,则以下条件中, ABCD 成立。
A βλ=B 旋向相同C 21t a m m =D 21t a αα=(45) 一对变位的蜗杆传动,若其变位系数为0>x ,则 A 。
A 蜗轮的节圆直径大于其分度圆直径B 其压力角和啮合角相等C 和标准传动相比,蜗杆的齿顶高增大,齿根高减小D 蜗杆传动的节圆柱直径大于分度圆柱直径(46) 蜗杆传动时,蜗杆的3个分力用1t F 、1a F 、1r F 与蜗轮的3个分力的2t F 、2a F 、2r F 关系为D 。
A 21t t F F =,21a a F F =,21r r F F =,并且方向相反B 21t t F F =,21a a F F =,21r r F F =,并且方向相同C 21t t F F =,21t a F F =,21t r F F =,并且方向相反D 21a t F F =,21t a F F =,21r r F F =,并且方向相反(47) 采用蜗杆变位传动时, B 。
A. 仅对蜗杆进行变位B. 仅对蜗轮进行变位C. 同时对蜗杆、蜗轮进行变位(48) 对于普通圆柱蜗杆传动,下列说法错误的 B 。
A. 传动比不等于蜗轮与蜗杆分度圆直径比B. 蜗杆直径系数q 越小,则蜗杆刚度越大C. 在蜗杆端面内模数和压力角为标准值D. 蜗轮头数1z 多时,传动效率提高二 填空题(1) 在蜗杆传动中,产生自锁的条件是 螺旋线升(导程)角小于啮合面的当量磨擦角 或)21( -+<v ϕγ或v ϕγ<。
(2) 对闭式蜗杆传动,通常是按 蜗轮齿面接触疲劳 强度进行设计,而按 蜗轮齿根弯曲疲劳 强度进行校核;对于开式蜗杆传动,则通常只需按 蜗轮齿根弯曲疲劳 强度进行设计。
(3) 在闭式蜗杆传动中,只需对 蜗轮 进行 齿面点蚀(替代胶合)和齿根弯曲疲劳 强度计算。
(4) 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计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蜗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 蜗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 蜗杆刚度 。
(5) 蜗杆传动中,蜗杆的头数根据 要求的传动比 和 传动效率 选定;蜗轮的齿数主要是根据 传动比 确定。
(6) 蜗杆传动中,作用在蜗杆上的3个分力中最大的是 轴向力 。
(7) 蜗杆传动变位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配凑中心距 、 提高承载能力 、 提高传动效率 。
(8) 蜗杆传动中,把蜗杆螺旋部分看作 以蜗杆齿根圆直径为直径的轴 进行 强度 和 刚度 的校核。
(9) 采用铸铝青铜ZCuAll0Fe3作蜗轮轮缘材料时,其许用接触应力[]H σ与 相对滑动速度s v 有关,而与 接触疲劳次数 无关。
(10) 蜗杆传动标准中心距的计算公式为()22z q m a +=。
(11) 在蜗杆传动中,由于 材料和结构 的原因,蜗杆螺旋部分的强度总是 高于 蜗轮轮齿的强度,所以失效常发生在 蜗轮轮齿 上。
(12)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标准模数m 和标准压力角α在 中间平 面上,在该平面内,蜗杆传动相当于 齿条与齿轮 啮合传动。
(13) 蜗轮轮齿的失效形式有 齿面胶合 、 点蚀 、 磨损 、 齿根弯曲疲劳 。
但因蜗杆传动在齿面间有较大的相对滑动速度,所以更容易产生 胶合 和 磨损 失效。
(14) 在蜗杆传动中,蜗轮的螺旋线方向应与蜗杆螺旋线方向 相同 。
(15) 规定蜗杆直径系数q (或分度圆直径1d )的标准,是为了 减少蜗轮滚刀的数目,以利于刀具的标准化 。
(16) 蜗杆直径系数q 定义为 蜗杆分度圆直径1d 与模数m 之比。
(17) 在蜗杆传动中,当 采用非标准滚刀或飞刀加工蜗轮 时,蜗杆的直径系数q (或分度圆直径1d ),可以不取标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