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周年纪念复习教学设计一、知识要点1、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2155周年)七上p82-842、208年赤壁之战(1810周年)七上p103-1043、383年淝水之战(1635周年)七上p110-1114、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1400周年)七下p7开元盛世(713-741)(1305周年)七下p12-155、1368年明朝建立。
(650周年)七下p886、1405-1433年郑和下西洋(585周年)七下p93-957、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465周年)七下p978、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335周年)七下p104二、复习目标1、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2、知道赤壁之战;3、知道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4、知道明朝的建立;5、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6、了解清朝在台湾的建制,认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教学过程【自主温故一】知识要点:4、七下p7;七下p12-151、618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贵族进入建立唐朝,李渊就是唐高祖。
2、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3、开元盛世[713-741年](1)原因:①重用人才(任用熟悉吏治富于精神的姚崇等人为宰相)②整顿吏治(尤其重视,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③提倡节俭(唐玄宗命人烧毁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侈物品的决心)(2)表现:唐玄宗统治,政治,经济,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1)北宋时,从越南引进优良水稻品种。
(2)1973年【45周年】,首次育成出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 ”【自主温故二】知识要点: 2. 七上p103-104;3七上p110-1112、扩展:丝绸之路开通[一带一路时政热点]陆上丝绸之路路线:→河西走廊→→西亚→欧洲(大秦即古罗马帝国)海上丝绸之路:以后,西汉商人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影响:(1)促进了东西方的的交流;(2)对于今天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以及西部大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仍有重大的作用。
(二)郑和下西洋(1)条件:明朝前期,国力强盛,社会安定;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提高;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⑵目的:⑶过程:1405---年,明成祖派先后七次下西洋;船队从出发,最远到达沿岸和东海岸。
⑷特点:规模大,时间长,次数多。
⑸地位: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史上的伟大的航海家。
⑹意义:促进了中国和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
⑺局限(了解):郑和下西洋是不计经济利益得失,从而消耗了国力。
随着明朝国力的衰退,这种航海壮举也悄然消失。
(三)对比联系:新航路的开辟[周年纪念:1487-1488年,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530周年);1497-1498,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印度等地(520周年)]⑴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⑵直接目的:⑶意义:①积极: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②消极: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也从此开始了。
【自主温故四】知识要点:7 七下p97;8 p1041、1553年,殖民者攫取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年,澳门回归。
2、三国时,吴国船队到达(台湾在当时的名称)3、元朝时,加强对(台湾在当时的名称)管辖。
4、明中后期,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收复台湾。
5、年,清朝统一台湾。
1684年清设,隶属福建省。
6、1895年,《》割台湾给日本。
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回归。
7、1949年,内战中,造成台湾第次与祖国分离8、改革开放后,大陆对台基本方针是,。
9、1992年,两会达成“”的共识,即“九二共识”。
在此基础上,1993年(25周年),海协会会长和海基会董事长在举行会谈(汪辜会谈)将“,”写入协议,并就两岸、、达成协议,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体验中考】一、选择题1、(2017·临沂中考)“公元1662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后,灰溜溜地离开了台湾。
”这里的“侵略军”来自()A.英国 B.葡萄牙 C.荷兰 D.沙俄2、(2017·临沂中考)图7中所庆祝的纪念日,最早在1937年由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宣布为每年的10月12日。
自1971年开始,此纪念日被正式定于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
此节日的设立,主要是为了纪念哥伦布()A.是伟大的意大利航海家B.称美洲居民为印第安人C.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D.第一次发现美洲新大陆图7 纽约市举行盛大游行庆祝哥伦布日3、(2017·蒙阴二轮)某教师在复习“祖国统一”主题时,设计了如右图板书。
图中方框的内容应是()A.和平共处 B.互补互利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4、(2016·临沂中考)“台湾岛在荷兰殖民主义者的血腥统治下,遍地荆棘,一片荒凉,我决心把荷兰侵略者驱逐出台湾岛.经过十多年的浴血斗争,才把荷兰人赶走,恢复了先人的基业.”其中的“我”是指()A.岳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临沂中考26题)(14分)下列材料摘编自2017年2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网上的《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一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造丝绸、制作陶瓷器、种植茶叶的国家,可以说,丝绸、瓷器、茶叶是中国文明的符号,各色的丝绸织品、瓷器、茶叶成为了丝绸之路上最具中国特色的交换货品,由于大宗的中国陶瓷制品后来都经海道外销到亚、非、欧,因此,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陶瓷之路”。
中国的瓷器备受西方贵族的青睐,被认为是奢侈品。
(1)丝绸之路上最具特色的商品包括哪些?这条道路是西汉时期谁率领使团开通的?材料一中的“陶瓷之路”是指那条路?(5分)材料二许多现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源于中国的科举制度,中国早在公元前的西汉时期,就实行通过考试录用官吏的制度,隋唐时期发展为科举制度,中国选拔官员的这套制度在17世纪传到西方后,被称为文官制。
伏尔泰、魁奈等思想家大力呼吁西方建立文官制,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开明的选拔官吏的办法。
随后,法国、英国、美国等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文官制。
(2)根据材料二,现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源于哪种制度?在古代中国,按照这种制度录用的官吏必须把哪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4分)材料三丝绸之路是一条多种宗教、思想、文化、艺术传播之路。
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南北朝以后摩尼教、袄教、景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相继传入中国。
中国对侨居民族、外来宗教宽容以待,对各种文化兼容并蓄,使中华文明因海纳百川而博大精深。
最终,儒、释、道三种文化合流,发展成为中国主流的传统文化。
(3)依据材料三,古代中国对外来的文化持何种态度?在“中国主流的传统文化”中融入了哪种外来宗教文化?(3分)(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作用。
(2分)学情分析首先,学生对基础知识应该有一定的认识,因此,复习课的第一步骤应该是对课堂基础知识进行归纳、积累。
这一步体现在导学案的“自主温故”. 其次,复习课是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相对而言趣味性降低、知识性增加、能力要求提高,需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复习课可以通过讲练结合,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做题能力和归纳概况的能力。
效果分析本节课通过舞蹈<<千手观音>>导入,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自主温故,讲练结合,既夯实了基础,又提高了学生的审题做题的能力和知识运用的能力,课堂效果好.教材分析临沂中考考试说明命题原则中强调:适当联系热点,注重考查与重要周年纪念相关的历史知识,尽量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努力体现历史和现实的联系,凸显历史学科的现实意义.考试内容各部分的考查比例为:中国古代史约占30%,中国近代现代史约占40%,世界古代史约占5%,世界近现代史约占25%。
鉴于此,安排一节古代周年纪念复习课很有必要。
中国古代史周年纪念复习评测练习【体验中考】一、选择题1、(2017·临沂中考)“公元1662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后,灰溜溜地离开了台湾。
”这里的“侵略军”来自()A.英国 B.葡萄牙 C.荷兰 D.沙俄2、(2017·临沂中考)图7中所庆祝的纪念日,最早在1937年由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宣布为每年的10月12日。
自1971年开始,此纪念日被正式定于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
此节日的设立,主要是为了纪念哥伦布()A.是伟大的意大利航海家B.称美洲居民为印第安人C.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D.第一次发现美洲新大陆图7 纽约市举行盛大游行庆祝哥伦布日3、(2017·蒙阴二轮)某教师在复习“祖国统一”主题时,设计了如右图板书。
图中方框的内容应是()A.和平共处 B.互补互利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4、(2016·临沂中考)“台湾岛在荷兰殖民主义者的血腥统治下,遍地荆棘,一片荒凉,我决心把荷兰侵略者驱逐出台湾岛.经过十多年的浴血斗争,才把荷兰人赶走,恢复了先人的基业.”其中的“我”是指()A.岳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临沂中考26题)(14分)下列材料摘编自2017年2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网上的《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一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造丝绸、制作陶瓷器、种植茶叶的国家,可以说,丝绸、瓷器、茶叶是中国文明的符号,各色的丝绸织品、瓷器、茶叶成为了丝绸之路上最具中国特色的交换货品,由于大宗的中国陶瓷制品后来都经海道外销到亚、非、欧,因此,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陶瓷之路”。
中国的瓷器备受西方贵族的青睐,被认为是奢侈品。
(1)丝绸之路上最具特色的商品包括哪些?这条道路是西汉时期谁率领使团开通的?材料一中的“陶瓷之路”是指那条路?(5分)材料二许多现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源于中国的科举制度,中国早在公元前的西汉时期,就实行通过考试录用官吏的制度,隋唐时期发展为科举制度,中国选拔官员的这套制度在17世纪传到西方后,被称为文官制。
伏尔泰、魁奈等思想家大力呼吁西方建立文官制,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开明的选拔官吏的办法。
随后,法国、英国、美国等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文官制。
(2)根据材料二,现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源于哪种制度?在古代中国,按照这种制度录用的官吏必须把哪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4分)材料三丝绸之路是一条多种宗教、思想、文化、艺术传播之路。
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