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板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

模板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

6、三、教学巩固补充练习:处理练习,布置作业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情景激励
新课呈现
导学探究
获取新知
定教释疑
板书展示
精炼达标
进入情景
默读教材
探讨分析
领会教材
获取知识
转化识记
完成练习
形成知识
吸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记忆,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1、鸦片战争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二、中英《南京条约》
(1839、6、3)(1842)
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英国向中国走私、贩卖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严重危害。掌握民族英雄林则徐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而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清政府的腐朽和落后是导致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认识面对外来侵略中华民族始终进行着顽强的斗争。激发学生反抗侵略热爱祖国的情感。
人物、时间、地点内容、影响
大快人心丧权辱国
小结: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通过学生分小组探究合作式学习,再由小组内成员互相评价。把评价语写在一张事先准备好的纸上,写好后组员之间互换、评价,最后综合大家的评价得出对这个学生的最终评价。
教学反思
七、教学反思课堂情节设计合理,恰当整合教材,用图片导入新课,简单易行,方便教学,引导学生关注教材,图片资料丰富,增强直观教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但是学生在讨论、探究部分花的时间过多,还有如何将文字材料和图片有效结合,提高效率,教法有点单一,这两方面仍需继续努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学生实际,把《南京条约》签定的内容及相关事宜作为重点,其理由是:《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使中国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教学的难点则为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怎样理解中国开始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1、给学生展示有关鸦片的图片,向学生讲述鸦片自古以来给人类的健康带来的危害。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回答。
2、二、展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3、1、学生预习课本1、2页及自由阅读卡回答下面问题
⑴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
⑵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有哪些?
⑶面对灾难,中国应该怎么办
2、学生小组讨论(互相探讨,交换看法),最后由教师归纳小结。(鸦片走私受到中国抵制,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
5、3、思考讨论:⑴通过展示历史史料,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⑵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禁烟引起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⑶小讨论;中国为什么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学情分析
这得结合初二学生的心理特征(处于尚未成熟的发展时期)以及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我校大多数学生来自偏远农村,家庭文化氛围不浓,各学科基础较差,加之认为历史课无关紧要,普遍都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极为有限,所以教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讲授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
基本信息
课题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
作者及工作单位
西秀区东屯中学罗芹
教材分析
《鸦片战争》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的内容。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开始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起点。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反抗侵略、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因此本课在教材中有开篇点题的作用,了解并掌握本课有助于学生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特征的认识,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历史使命感的重要素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