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靠性鉴定试卷

可靠性鉴定试卷

可靠性鉴定试卷建工结构事业二部姓名:成绩:一、单选题(每题0.5分,共0.5×30=15分)1.民用建筑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的鉴定评级应分层次依次进行,其中每一层次的等级数量为()。

A.四个安全性等级、四个使用性等级、四个可靠性等级。

B.三个安全性等级、三个使用性等级、三个可靠性等级。

C.三个安全性等级、四个使用性等级、四个可靠性等级。

D.四个安全性等级、三个使用性等级、四个可靠性等级。

2.民用建筑的子单元或鉴定单元的适修性评级,若按修复改造费用占新建造价的百分率作为划分B’r/Br级和C’r/Cr级的界限时,该百分率为()。

A.50%B.70%C.30%D.80%3. 民用建筑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安全性鉴定时,评为cu级或du级的剪切裂缝宽度为()。

A. 0.30mmB. 出现裂缝C. 0.50mmD. 0.70mm4.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08中规定工业建筑的可靠性鉴定评级,应划分为构件、()、鉴定单元三个层次。

A.结构主体B.检验批C.结构系统D.主体工程5. 当民用建筑木结构受弯构件出现选项()的斜纹理或斜裂缝时,应根据其实际严重程度定为cu级或du级:A.ρ>10%B.ρ>15%C.ρ>20%D.ρ>25%6.《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08中规定构件的安全性评级标准分()个层次。

A.3 B.5C.6 D.47. 对地基基础的调查,除查阅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有关图纸资料外,上应调查工业建筑现状、()、沉降量和沉降稳定情况、沉降差、上部结构倾斜、扭曲和裂缝情况,以及临近建筑、地下工程和管线等情况。

A.实际使用荷载B.位置C.材料强度D.尺寸8. 当混凝土结构表面长期高于()℃,钢结构表面温度长期高于()℃时,应按照有关的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计入由温度产生的附加内力。

A.80,120 B.100,180C.60,150 D.50,1809. 混凝土构件承载能力评定等级中,对于重要构件评定为c级时,R/γοS的范围()。

A.≥1.0 B.<1.0,≥0.90C.<0.90 ≥0.85 D.<0.8510. 地基基础的承载力不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规定的要求,建、构筑物有开裂损伤,此地基基础安全性评定为()级。

A.B B.CC.三D.c11. 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对地基、桩基的安全性进行鉴定评级时,选项()符合该标准的规定。

A. 一般情况下,宜根据地基、桩基的承载力验算结果进行鉴定评级B. 一般情况下,宜根据地基、桩基的变形验算结果进行鉴定评级C. 一般情况下,宜根据地基、桩基的承载力以及变形验算结果进行鉴定评级D. 一般情况下,宜根据地基、桩基沉降观测资料或其不均匀沉降在上部结构中的反应的检查结果进行鉴定评级12.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结构设计的动力计算,在有充分依据时,可将重物或设备乘以动力系数后,按静力计算方法设计,搬运和装卸重物的动力系数可取()。

A. 1.2B. 1.5C. 1.8D. 2.013.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框架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三级不应大于()。

A. 0.20B. 0.25C. 0.35D. 0.5514、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承重的独立砖柱截面尺寸不应小于()。

A. 240mm×240mmB. 370mm×370mmC. 370mm×490mmD. 240mm×370mm15.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塔楼结构与底盘结构质心的距离不宜大于底盘相应边长的()。

A. 20%B. 25%C. 30%D. 35%16.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对于扩展基础的高度,叙述正确的是()。

A. 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50mm,阶梯型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250mm~500mmB. 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150mm,阶梯型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250mm~500mmC. 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300mm,阶梯型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250mm~500mmD. 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阶梯型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300mm~500mm17.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按构造要求时,侧面角焊缝或正面角焊缝的计算长度不得小于()。

A. 5hf和25mmB. 6hf和30mmC. 8hf和40mmD. 10hf和50mm18. 上部承重结构的安全性等级,应按()项目评定,并按其中较( )的等级作为上部承重结构的安全性等级。

A. 结构整体性和承载功能低B.承载能力和抗震高C.结构整体性和可靠性低D.承载功能和抗震低19. 上部承重结构的使用性等级应按照上部承重结构的()项目评定,并取其较低的评定等级作为上部承重结构的使用性等级。

A. 结构整体性和承载功能B.使用状况和结构水平位移C.使用状况和可靠性D.承载功能和抗震20.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08中规定围护结构系统的安全性等级,应按照()两个项目进行评定,并取两个项目中较低的评定等级作为该围护结构系统的安全性等级。

A. 承重围护结构的承载功能和非承重围护结构的构造连接B.围护结构的承载功能和非承重围护结构的构造连接C.承重围护结构的承载功能和承重围护结构的构造连接D.非承重围护结构的承载功能和非承重围护结构的构造连接21. 围护结构系统的使用性等级,应根据()两个项目进行评定,并取两个项目中较低的评定等级作为该围护结构系统的使用性等级。

A. 承重围护结构的使用状况和围护系统的使用功能B.非承重围护结构的使用状况和围护系统的使用功能C.非承重围护结构的承载功能和非承重围护结构的构造连接D.承重围护结构的承载功能和承重围护结构的构造连接22. 烟囱的可靠性鉴定,应分为地基基础、()、隔热层及内衬、附属设施四个结构系统进行评定。

A. 筒壁及支承结构B.筒壁C.支承结构D.围护结构23. 贮仓鉴定单元的可靠性鉴定评级,应按()两个结构体系中可靠性等级较低等级确定。

A. 筒壁及支承结构B.地基基础、仓体与支承结构C.支承结构、基础D.附属设施、仓体与支承结构24. 通廊的可靠性鉴定,应分为地基基础、()、围护结构三个结构系统进行评定。

A. 通廊承重结构B.高架柱C.通廊桁架D.附属设施2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规定,高炉邻近建筑的屋面积灰荷载标准值,在高炉容量在255-620m³、屋面距高炉距离90m,取值()KN/㎡。

A. 0.50 B.0.30C.1.00 D.0.2526.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规定,储槽、污水处理池的钢筋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应低于()。

A. S8 B.S6C.S9 D.S427. 多层混凝土结构顶点位移>()且有部分构件出现裂缝、变形或其他局部损坏迹象时,上部承重结构评为Cu级或Du级。

A. H/450B. H/400C. H/350D. H/55028.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若上部承重结构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侧向位移检测值超过规范界限值,但尚未发现结构构件及其连接裂损时,应进一步计入该位移影响进行结构内力的计算分析,若构件的承载能力验算结果均不低于bu级,上部承重结构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侧向位移等级()。

A.宜定为Cu级B.可根据各种构件的承载能力验算结果评级C.仍可定为Bu级,但宜附加观察使用一段时间的限制D.应进行沉降观测,并根据沉降观测数据确定为Bu级或Cu级29.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规定,单层门式刚架的柱顶位移设计值,在采用砌体墙时,无吊车的情况下,柱顶位移限制是()。

A. h/60 B.h/100C.h/400 D.h/18030. 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民用建筑的可靠性鉴定可分为安全性鉴定和()。

A.适用性鉴定B.耐久性鉴定C.正常使用性鉴定D.抗灾害能力鉴定二、多选题(每题0.5分,共0.5×44=22分)1. 在进行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时,除应执行《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外,对()的建筑物,尚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A.处于抗震设防烈度不低于6度的地区B.处于湿陷性黄土、膨胀岩土、多年冻土等需要特殊处理的地基土地区C.处于有侵蚀性介质环境和高温、高湿环境,以及有辐射影响的环境D.对风荷载敏感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应取()与()之和的百分数,并应乘以重力加速度。

A.横行小车重量B.竖向小车重量C.额定起重量D.制动力3. 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的鉴定评级,应按()等层次依次进行。

A.构件B.子单元C.结构整体性D.鉴定单元4. 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当建筑物中的构件符合()选项条件时,可不参与鉴定:A.该构件未受结构性改变、修复、修理或用途、或使用条件改变的影响。

B.该构件不属于主要承重构件。

C.该构件未遭明显的损坏。

D.该构件工作正常,且不怀疑其可靠性不足。

5. 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安全性鉴定的检查项目应包括()。

A.承载能力B.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或变形)C.构造D.裂缝6. 民用建筑安全性鉴定中,当混凝土结构构件出现选项()情况的非受力裂缝时,也应视为不适于继续承载的裂缝,并应根据其实际严重程度定为cu级或du级:A.主要承重构件因温度、收缩等作用开裂。

B.因箍筋锈蚀导致构件掉角以及混凝土保护层脱落C.因主筋锈蚀产生沿主筋方向的裂缝,其裂缝宽度>1mm。

D.因温度、收缩等作用产生的裂缝宽度>1.5倍鉴定标准规定的弯曲裂缝宽度值,且分析表明已显著影响结构的受力。

7. 民用建筑安全性鉴定中,当混凝土结构构件出现选项()情况之一时,不论其裂缝宽度的大小,应直接定为du级:A.梁支座附近出现裂缝B.受压区混凝土有压坏迹象C.柱出现环形水平裂缝D.因主筋锈蚀导致构件掉角以及混凝土保护层严重脱落8. 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性鉴定时,对混凝土碳化深度测定结果的处理,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