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传送带问题的解题技巧
【考纲解读】
新课程标准:理解牛顿运动定律,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
考试大纲: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属Ⅱ级要求,是高中物理主干知识)
一、学习目标: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能综合运用动力学观点(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规律)处理水平及倾斜传送带问题。
二、方法指导:
1.模型特征:一个物体以速度v 0(v 0≥0)在另一个匀速运动的物
体上开始运动的力学系统可看做“传送带”模型,如图(a)、(b)、(c)
所示.
2.难点透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传送带问题往往存在
多种可能结论的判定,即需要分析确定到底哪一种可能情况会发生;其二,决定因素多,包括滑块与传送带动摩擦因数大小、斜面倾角、滑块初速度、传送带速度、传送方向、滑块初速度方向等.这就需要考生对传送带问题能做出准确的动力学过程分析。
3.建模指导
(1)受力分析:传送带模型中要注意摩擦力f 的突变(发生在v 物与v 带相同的时刻),对于倾斜传送带模型要分析mgsin θ与f 的大小与方向。
突变有下面三种:
1.滑动摩擦力消失;
2.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改变方向;
(2)运动分析:
a.注意参考系的选择,传送带模型中选择地面为参考系;
b.判断共速以后是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作匀速运动呢?还是继续加速运动?
c.判断传送带长度—临界之前是否滑出?
4.解题流程
三、情景归纳
(一)水平传送带
项目
情景1 情景2 情景3
图示
情景思考: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一共有哪些?
(1)可能滑块一直加速; (2)可能滑块先加速后匀速。
(1)v 0<v 时,可能一直加速,也可能先加速再匀速;
(2)v 0>v 时,可能一直减速,也可能先减速再匀速。
(1)传送带较短时,滑块一直减速达到左端; (2)传送带较长时,滑块还要被传送带传回右端.其中v 0<v 返回右端时速度为v 0,当v 0>v 返回时速度为v 计算假设
物、带能
共速时物的位移x 0 计算假设物体速度为零时,物的位移x 0
v 0与v 同向 v 0与v 反向 比较x 0与带长L 的大小,确定能否共速,再展开后续讨论 比较x 0与带长L 的大小,确定物体是否返回,再展开后续讨论 摩擦力f 方向 合力F 、加速度a 方向 计算a 大小 分析速度变化情况
动力学过程分析:
情景1:f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物体先速,a = ,假设物、带能共速时物的位移x0= ,(1)如x0L,则物体一直加速;(2)如x0L,则物体先速后速,即物、带最终共速,共速时,f= 。
情景2:(1)v0<v时,f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物体先速,a = ,假设物、带能共速时物的位移x0= ,a.如x0L,则物体一直加速;b.如x0L,则物体先速后速,即物、带最终共速。
(2)v0>v时,f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物体先速,a = ,假设物、带能共速时物的位移x0= ,a.如x0L,则物体一直减速;b.如x0L,则物体先速后速,即物、带最终共速。
情景3:f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物体先速,假设物体速度减为零时,物的位移x0= ,(1)如x0L,滑块一直减速达到左端,离开传送带;(2)如x0L,当物体速度减为零时,动摩擦力f方向,物体反向速,被传送带传回右端。
当v0<v时,一直加速返回,至右端时速度为;当v0>v时,返回时会与带共速,即传回右端时速度为。
(二)倾斜传送带
当μ≥tanθ时,物块在加速至与传送带速度相同后,物块将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并同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当μ<tanθ时,物块在获得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后仍继续加速.
动力学过程分析:(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情景4:动摩擦力f沿斜面,当μ>tanθ时,物体先向上加速,a = ,假设物、带能共速时物的位移x0= ,(1)如x0L,则物体一直加速;(2)如x0L,则物体先速后速,即物、带最终共速,共速时,动摩擦力f发生突变,变为静摩擦力,且f= ;(3)当μ=tanθ时,滑块静止在起点;当μ<tanθ时,滑块直接掉落。
情景5:动摩擦力f沿斜面,物体先向下加速,a1 = ,假设物、带能共速时物的位移x0= ,(1)如x0L,则物体一直加速;(2)如x0L,则物体先速,物块在加速至与传送带速度相同,a.如μ≥tanθ时,动摩擦力f发生突变,变为静摩擦力,且为,随后物块将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并同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至底端;b.如μ<tanθ时,物块在获得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时,动摩擦力方向发生突变,变为沿斜面,大小不变,物块加速度大小变为a2=,且a2a1,物块继续沿斜面向下加速,直至底端。
课前预学要求:仔细研读以上三个学习环节,并初步完成“三、情景归纳”中的“水平传送带、倾斜传送带- 动力学过程分析”中情景1-5的填空部分。
情景6、7请选择性的自主分析。
四、实战演练
1.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车站、码头,工厂、车间。
如图所示为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v0=2 m/s的恒定速率运行,一质量为m的工件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工件的滑动摩擦力使工件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μ=0.2 ,AB的之间距离为L=10m ,g取10m/s2.求工件从A
处运动到B处所用的时间?如果传送带长为0.81m,则工件传送时间为
多少?
2.(多选)如图所示,绷紧的长为6 m的水平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以恒定速率v1=2 m/s运行.一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台面滑上传送带,其速度大小为v2=5 m/s.若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优化方案P53:7)A.小物块在传送带上先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然后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若传送带的速度为5 m/s,小物块将从传送带左端滑出
C.若小物块的速度为4 m/s,小物块将以2 m/s的速度从传送带右端滑出
D.若小物块的速度为1 m/s,小物块将以2 m/s的速度从传送带右端滑出
3.变式 (多选)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s=3.5m,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物体滑上传送带A端的瞬时速度v A=4m/s,到达B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 B,g=10m/s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传送带不动,v B=3m/s
B.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v B一定等于3m/s
C.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v B一定等于3m/s
D.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v B有可能等于3m/s
4.如图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A、B两端间的距离为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工作时运行速度为v,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端将粮袋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关于粮袋从A到B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粮袋到达B端的速度与v比较,可能大,可能小或也可能相等
B.粮袋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g(sin θ-μcos θ),若L足够大,则以后将以
速度v做匀速运动
C.若μ≥tan θ,则粮袋从A端到B端一定是一直做加速运动
D.不论μ大小如何,粮袋从A端到B端一直做匀加速运动,且加速度a≥g sin θ
五、课堂检测题
1. (2011福建卷)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 v 1运行。
初速度大小为v 2 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 处滑上传送带。
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 - t 图像(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 v 2 > v 1 ,则 ( )
A. t 2时刻,小物块离A 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B. t 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
达到最大
C. 0~ t 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先向右后向左
D. 0~ t 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
的摩擦力作用
2.如图甲所示的传送带,其水平部分ab 的长度为2 m ,倾斜部分bc 的长度为4 m ,bc 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现将一小物块A (可视为质点)轻轻放在传送带的a 端,物块A 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传送带沿图甲所示方向以v =2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若物块A 始终未脱离传送带,试求小物块A 从a 端被传送到c 端所用的时间?(取g =10m/s 2 ,sin37°=0.6 ,cos37°=0.8 )
(选做题)3.如图所示,与水平面成θ=30°的传送带正以v =3 m/s 的速度匀速运行,A 、B 两端相距l =13.5 m .现每隔1 s 把质量m =1 kg 的工件(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上,工件在传送带的带动下向上
运动,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235
,取g =10 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求:相邻工件间的最小距离和最大距离?(2)满载与空载相比,传送带需要增加多大的牵引力?(优化方案 P51迁移2) 答案:(1)0.50 m 3.0 m (2)33 N
六、课外作业:教辅“优化方案”P57页:例3、迁移1;P59页:跟踪训练4;P61页: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