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专科层次)(A000202)旅游美学(06125)自学考试大纲上海师范大学自学考试办公室编xx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组编2007年6月I、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和要求(一)本课程的性质及设置的目的《旅游美学》是一门以旅游为对象,从审美的角度研究旅游活动的学科,它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考导游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要使从事旅游业的考生学习和掌握旅游美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一般原理,培养考生运用所学旅游审美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提高审美感受、理解、评价等能力,以能自觉地运用美的规律来解决旅游活动和旅游管理中的各种问题。
作为考生本身应在平时认真阅读教材际,切实加强自我学xx自我训练。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课程教材有大量的案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理论的阐述,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既要熟那些鲜活的来自实践中的案例,又要能够将它们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真正起到学以致用的作用。
努力做到巩固与提高相结合。
本课程教材设计了大量的思考题,这些思考题既是对每章所学内容的精炼提示,同时也是对学生思维08力的训练。
因此,只要认真“思考”到位,便能巩固与提高一举两得。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旅游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以美学的基础理论为自身发展的前提的,同时由于它以旅游审美活动为特定对象,所以它又有别于一般的美学原理。
审美心理研究是旅游美学中的重要内容,这一研究与心理学基础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处于一种互相交融的格局小。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日标本课程内容共设置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旅游美学导论,主要阐述旅游美学的所依托的美学基础理论以及旅游活动过程中的一些审美心理过程和特征;第二部分为观光旅游审美,主要介绍了自然风景、园林和古建筑观光旅游中的美学特征和审美方法;第三部分为度假旅游审美,主要探讨了海滨、山地、温泉、森林和度假区旅游的审美要素和美学特征;第四部分为体验旅游审美,主要分析了社会风情、生活文化、艺术景观等的美学特征和审美方法。
现将本课程内容的章节安排以及各个章节的考核目标具体规定如下。
第一章旅游美学的理论基础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旅游美学的理论基础是学习旅游美学的重要方面。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关于美的本质的解释和美学的概念,掌握旅游的美学本质和研究范畴,认识中西方传统审美趣味异同,进而深入理解旅游美学的丰富内涵。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xx起源与美学的诞生(一)关于xx本质的探讨(二)关于xx判断标准——“美是难的”(三)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中西方传统审美趣味与美学(一)西方传统审美趣味与美学(二)xx传统审美趣味与美学第三节旅游美学的研究内容(一)旅游的美学本质(二)旅游美学的研究xx三、考核知识点(一)关于xx本质的探讨(二)美学的产生与美学的概念(三)中西方传统审美趣味与美学(四)旅游的美学本质(五)旅游美学的研究xx四、考核要求(一)关于xx本质的探讨1、领会:xx本质(二)美学的产生与美学的概念1、识记:美学的产生2、识记:关于美学的定义(三)中西方传统审美趣味与美学1、领会:“双希精神”对西方古典美学的影响2、领会:“儒、道、禅”思想对中国传统审美趣味的影响3、简单应用:中国古典美学的两个“转向”(四)旅游的美学本质1、简单应用:旅游的美学本质的四种和谐(五)旅游美学的研究xx1、识记:旅游美学的认识研究和实践研究第二章旅游审美心理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学习目的主要是认识旅游者的旅游审美心理活动内容与特点,了解中西方审美心理的异同,学会灵活应用旅游审美的心理学原理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旅游审美心理活动(一)旅游审美的心理过程(二)旅游审美的个性心理(三)旅游审美的个性倾向性第二节旅游审美的心理学原理与方法(一)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二)移情与内模(三)时机与距离(四)节奏与重点第三节中西方审美心理比较(一)审美心态异同(二)审美体验差异三、考核知识点(一)旅游审美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二)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三)移情与内模(四)时机与距离(五)节奏与重点(六)中西方审美心态与审美体验异同四、考核要求(—)旅游审美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1、识记:审美心理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含义2、领会:旅游审美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向性及其它们的主要表现3、简单应用:旅游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理解的基本特征4、简单应用:旅游审美情感和审美意志的基本特征(二)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1、领会: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方法的含义(三)移情与内模1、领会:移情与内模的含义2、简单应用:移情观赏的审美效果(四)时机与距离1、领会:观赏时机和距离的含义2、综合应用:观赏时机和距离的选择(五)节奏与重点1、领会:观赏重点的含义2、简单应用:观赏节奏的变化(六)中西方审美心态与审美体验异同1、简单应用:审美心态与审美体验异同特点第三章自然风景审美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自然风景的类型,认识各类自然风景的表现形态,掌握各类自然风景的美学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学会运用美学特征举例分析各类自然景观,掌握审美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地文景观审美(一)地文景观的形态(二)地文景观的美学特征(三)著名地文景观赏析第二节水域景观审美(一)水域景观的形态(二)水域景观的美学特征(三)著名水域景观的赏析第三节生物景观审美(一)生物景观的形态(二)生物景观的美学特征(三)著名生物景观赏析第四节气象景观审美(一)气象景观的形态(二)气象景观的美学特征(三)著名气象景观赏析三、考核知识点(一)自然风景的分类(二)地文景观的形态与美学特征(三)水域景观的形态与美学特征(四)生物景观的形态与美学特征(五)气象景观的形态与美学特征四、考核要求(一)自然风景的分类1、识记:自然风景的分类(二)地文景观的形态与美学特征1、识记;地文景观的基本形态2、综合应用;地文景观的形象奖和色彩美的美学特征(三)水域景观的形态与美学特征1、识记:水域景观的基本形态2、综合应用:举例分析水域景观的美学特征(四)生物景观的形态与美学特征1、识记;生物景观的基本形态2、综合应用:举例分析生物景观的美学特征(五)气象景观的形态与美学特征1、识记:气象景观的基本形态2、综合应用:举例分析气象景观的美学特征第四章园林审美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西方园林的发展历史,分析比较中西方园林的审美特点,认识世界各国园林旅游资源审美要点,掌握中西方传统园林的美学特征,学会运用中国传统园林审美方法和美学特征赏析xx园林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园林的形成与发晨(一)xx园林的产生与发展(二)西方园林的产生与发展(三)中西方园林审美比较第二节xx传统园林的美学特征(一)xx传统园林的类型(二)xx传统园林的造园要素(三)xx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四)xx传统园林的审美方法(五)xx传统园林的美学特征第三节西方传统园林的美学特征(一)户外的厅堂——xx传统园林审美(二)永久的xx——xx传统园林审美(三)情感的自然——xx传统园林市美(四)对岸的风景——xx现代园林审美第四节世界著名园林欣赏(一)xx圆明园(二)xxxx(三)xxxx(四)xxxx(五)xx兰特xx(六)xxxxxx(七)xxxxxx(八)xx达拉斯喷泉广场三、考核知识点(一)中西方园林的产生与发展(二)中西方园林审美比较(三)xx传统园林的类型(四)xx传统园林的造园要素与手法(五)xx传统园林的审美方法与美学特征(六)北京圆明园、上海豫园等中国传统园林的赏析(七)西方几种传统园林的美学特征四、考核要求(一)中西方园林的产生与发展l、识记:园林的含义2、领会;中西方园林的产生与发展(二)中西方园林审美比较1、简单分析:中西方园林审美异同特点(三)xx传统园林的类型1、识记: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的特点(四)xx传统园林的造园要素与手法1、简单应用:xx传统园林造园要索2、综合应用:举例分析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五)xx传统园林的审美方法与美学特征1、综合应用:应用中国传统园林审美方法和美学特征赏析某一xx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六)北京圃明园、上海豫园等中国传统园林的赏析1、简单应用:北京圆明园、上海豫园等中国传统园林的审xx特点(七)西方几种传统园林的美学特征1、简单应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等传境传统园林美学特征第五章xx审美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的学习目的主要是了解中西方古建筑的特色和建筑理念,掌握中西方古建筑的审美要领,并学会运用中西方古建筑的原理与理念把握多种古建筑美学特点,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xxxx审美(一)xxxx的基本原理(二)xxxx的思维理念(三)xxxx赏析第二节xxxx小品及装修赏析(一)牌坊(二)华表(三)影壁(四)神兽第三节西方xx审美(一)西方xx的基本原理(二)西方xx的思维理念(三)西方xx的形式三、考核知识点(一)xxxx的基本原理(二)xxxx的思维理念(三)xxxx赏析(四)中国古建筑中牌坊、华表、影壁和神兽等小品(五)西方xx的基本原理(六)西方xx的思维理念(七)西方xx的形式四、考核要求(一)xxxx的基本原理1、简单应用:xxxx的基本原理(二)xxxx的思维理念1、简单应用;风水学说、礼治思想、阴阳五行说和“化家为国”等设计理念在中国古建筑中的表现(三)xxxx赏析1、识记:秦陵、汉墓、唐宋陵、明陵和清陵的基本形式2、识记:宗教建筑和塔的主要类型3、领会:天坛祭祀建筑的审美价值4、综合应用:举例说明宫殿建筑和民居建筑的基本特点(四)中国古建筑中牌坊、华表、影壁和神兽等小品1、识记:“小品建筑”的含义2、领会:牌坊功用、华表结构、影壁的种类和结构、神兽的意义(五)西方xx的基本原理1、简单应用;西方xx的基本原理(六)西方xx的思维理念1、综合应用;举例说明西方古建筑纪念性、自由平等、宗教色彩等理念(七)西方xx的形式1、识记:西方xx主要形式2、领会:西方xx主要形式的基本特点第六章xx度假旅游审美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海滨度假旅游自然审美要素和人文审美要素,认识海滨度假旅游的美学特征,掌握用海滨度假旅游的审美原理分析世界著名海滨度假胜地的方法,提高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xx度假旅游自然审美要素(一)海岸带(二)xx(三)xx第二节xx度假旅游的人文审美要素(一)xx。
(二)xx度假村(三)鱼村(四)xx人工造景(五)xx人文活动第三节世界著名xx度假旅游地赏析(一)xxxx(二)尼斯xx(三)xxxx三、考核知识点(一)海岸带、xx、xx(二)海滨公园、海滨度假村、鱼村、海滨人工造景、海滨人文活动(三)里约热内卢海滨、尼斯海滨、普吉海滨四、考核要求(一)海岸带、xx、xx1、识记:海岸带含义和世界十大优质xx2、简单应用:不同海岸类型的审美特征3、简单应用:沙质xx的形成与审美特征(二)海滨公园、海滨度假村、鱼村、海滨人工造景、海滨人文活动1、识记:海滨公园、海滨度假村、鱼村、海滨人工造景、海滨人文活动等人文审美要素的审美对象和区域(三)里约热内卢海滨、尼斯海滨、普吉海滨1、综合应用;以里约热内卢海滨、尼斯海滨、普吉海滨为例分析海滨度假旅游的自然和人文审美特征第七章山地、xx、森林度假旅游审美一、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山地、温泉、森林度假旅游地的审美要素,掌握山地、温泉、森林度假旅游地美学特征,学会运用所学的相关审美原理分析世界著名山地、温泉、森林度假旅游地的审美特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