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适用范围:分公司设备的维护、管理
2 . 目的:对设备进行有效管理,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控制和提高关键设
备的能力,提高产品质量
3. 术语:
4. 内容:
4.1 设备维护目标:
生产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能力的基础。
设备维护过程中必须坚持执行“预防为主,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并重”、“维修质量第一”两个方针。
实行专业维修与操作人维护相结合,以维护保养为基础,贯彻设备三级保养制度。
巩固和提高设备完好率,防止设备非正常损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4.2 设备维护方法:
4.2.1 预防性维护
4.2.1.1一级保养(例行保养):是巩固设备二、三级保养的基础工作,在日常
的设备保养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精心使用,认真维护,发现故障及时排除,使设备经常处于完好技术状态。
要求:每天班前、班中、班后由操作人员进行保养,确保设备整齐,清洁、润滑、安全,预防事故发生。
关键设备的点检记录必须每日维护。
4.2.1.2二级保养:确保设备保持清洁,润滑良好,减少设备磨损,排除设备缺
陷,消除事故隐患,达到脱黄袍,清内脏,漆见本色,铁见光,油路通,油窗亮。
操作灵活,运转正常。
要求:设备二保以操作者为主,维修工配合,每季度进行一次,精密设备以维修工为主,操作者配合,每半年进行一次。
4.2.1.3三级保养:是消除故障,局部恢复精度,满足使用要求,达到
完好标准,巩固与保持设备大修间隔期内设备完好的有效措施。
要求:三级保养以维修工为主,操作者配合,按设备维修计划进行。
4.2.2 预测性维护
4.2.2.1 通过对设备的日常监控,对已发生的维修记录进行分析和经验判断,对
设备(尤其关键设备)存在的潜在隐患,制定针对性的维护、维修方案,达
到持续改进生产设备的有效性和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及生产进度不受影响的目的。
要求:预测性维护方案由机电员、维修工共同制定。
当季的预测性维护计划必须在上季度末制订完成,维护工作由维修工完成,操作者配合,具体内容按计划实施。
4.2.3突发性和针对性修理;
4.2.3.1突发性的设备故障修理。
4.2.3.2针对生产的工艺要求恢复设备的部分精度,性能及功率,其修理工作量
为大修的20-60%,
要求:突发性和针对性修理原则上由维修工负责,设备出现问题后,必须及时维修。
对个别难度大,维修工承担不了的项目,可委托专业设备维修单位修理。
4.2.4 设备大修
4.2.4.1由软管分公司机电员根据设备使用技术状况,生产上的急需,对产品加工质量有严重影响和关键工序的设备优先安排修理,并在每年的三季度填写“设备大修申请表”报股份公司经营计划部批准,委托专业设备维修单位进行(经营计划部实行)。
4.2.4.2对于不按三保计划的非考核,小型及杂项设备(如台钻、砂轮机、切割机、手摇卷板机等)可实行事后修理。
4.3 设备维护、检修完工验收
4.3.1设备一级保养:班后、周末或节日前设备保养后,由操作人自检,认为符合要求后,由班长检查或有关人员(机电员)抽查,认为达到要求后方可认定完成。
4.3.2设备二级保养:完工后按规定内容由操作者自检,班长检查,单位机电员或维修组长验收,合格后填写“设备二级保养验收单”。
4.3.3设备三级保养:完工后,修理人员按照三级保养内容进行检查,认为合格后,交机电员验收并填写“设备三级保养验收单”,报股份公司经营计划部审批、考核。
4.3.4设备大修:完工后,由股份公司经营计划部,本单位机电员和本单位技术人员,操作者负责验收。
其内容为:主要部件装配质量。
包括修理项目完成情况
检查;精度检验;运转实试验;技术性能试验。
按照修理标准全面验收,达到加工产品的工艺要求,验收合格后填写验收单,报股份公司经营计划部审批。
在设备修理过程中,严格质量把关,不合格的零件不允许进行组装与部装;不合格的组件不允许进行总装、制造。
发现违反质量处理的事件,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设备经大修理验收后,应以设备移交日起在保修期(大修三个月)内,如设备修理质量不良,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承修单位负责保修、保换。
5. 对设备操作者的要求
5.1 为了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必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对机动设备的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前必须学习设备的结构、性能、使用维护以及技术安全等方面的业务知识,掌握设备的操作技术,做到“三好”、“四会”。
即管好、用好、修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经考试合格后,取得操作证,才允许独立操作设备。
5.2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和维护规程,做到正确操作,精心维护。
5.3 为了确保设备正常运转,设备使用单位必须严格实行定人、定机持证操作使用设备,不允许无证人员单独操作设备。
5.4 每一个操作工人每班原则上只能操作一台设备,确因生产需要少数熟练操作工人对适合多台同时操作设备,经主管领导同意后,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进行多台操作,机电员必须严格监督执行措施。
5.5 多人操作和公用设备的管理及维护保养,由使用单位指定一名操作人员负责维护保养,并按规定办理操作证。
5.6 根据操作人对设备使用、维护的好坏,机电员有权建议分公司进行奖、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