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

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

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
倪克慧培训笔记
课标指出: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数学的抽象性需要生活化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特征需要生活化的教学。

教育学家的研究。

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

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

也就是说,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倘若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让学生面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

但我们的教育正在力图把学生与生活所有的现实隔绝开来,这种隔绝对意义学习构成一种障碍。

然而我们希望让学生成为一个自
由的和负责的个体的话,就得让他们直接面对各种现实问题。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

一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学习小数时,让学生星期日上超市、菜场买东西,预先了解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感受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在教轴对称图形时,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让他们仔细观察周围环境,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的,可以让孩子们动手剪纸,剪出轴对称图形。

学习认数时,让学生数一数教室里有几扇窗子,每扇窗子上有几块玻璃;数一数自己学具的件数;数一数家里有多少人、多少张床、餐桌配有多少张凳子等。

二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

让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让学生逐步学会数学化思想,自觉地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联系起来。

三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小数加减法”教学案例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案例
“毫米的认识” 教学案例
四以“生活经验”为基础解决数学问题
理解分数的概念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教学案例
“小数加减法”教学案例
理解直线
认识“<”、“>”
五数学作业生活化,运用数学。

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理解生活世界
例:认识圆、三角形、比例、比例尺
例: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例:用字母表示数、最大公约数、组合图形
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做数学
例:利息的计算。

09年4月2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