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府调控房价措施之我见

政府调控房价措施之我见

政府调控房价措施之我见
班级姓名学号
目前房价问题已经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了,房价问题关系着国家民生,房价过高导致了老百姓买不起房,极大的降低了老百姓的幸福感。

因此,政府必须对房价进行调控。

关键词:房价房地产政府调控措施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支撑作用,推动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房价调控的主要目的在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稳定市场房价。

公众在对房市走势和房价预期观望的同时,也对政府的调控行为和调控效果予以观望。

因此,面对错综复杂的房地产市场,政府必须对调控房价采取有效的措施。

2010年以来中国房地产政策已由此前的支持转向抑制投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并且先后采取了土地、金融、税收等多种调控手段。

一.近年来政府调控房价的措施。

一、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职责。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住房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既是经济问题,更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

房价过高、上涨过快,加大了居民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难度,增加了金融风险,不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房价过快上涨的危害性,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采取坚决的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

(二)建立考核问责机制。

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城市人民政府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

住房城乡建设部、监察部等部门要对省级人民政府的相关工作进行考核,加强监督检查,建立约谈、巡查和问责制度。

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要追究责任。

二、坚决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

(一)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要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

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

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临时性措施,在一定时期内限定购房套数。

(二)发挥税收政策对住房消费和房地产收益的调节作用。

财政部、税务总局要加快研究制定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和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

税务部门要严格按照税法和有关政策规定,认真做好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工作,对定价过高、涨幅过快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重点清算和稽查。

三、增加住房有效供给。

(一)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应。

国土资源部要指导督促各地及时制定并公布以住房为主的房地产供地计划,并切实予以落实。

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增加居住用地的供应总量。

要依法加快处置闲置房地产用地,对收回的闲置土地,要优先安排用于普通住房建设。

在坚持和完善土地招挂制度的同时,探索“综合评标”、“一次竞价”、“双向竞价”等出让方式,抑制居住用地出让价格非理性上涨。

(二)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各地要尽快编制和公布住房建设规划,明确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数量和比例。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加快对普通商品住房的规划、开工建设和预销售审批,尽快形成有效供应。

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
供应总量的70%,并优先保证供应。

城乡规划、房地产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国土资源部门,将住房销售价位、套数、套型面积、保障性住房配建比例以及开竣工时间、违约处罚条款等纳入土地出让合同,确保中小套型住房供应结构比例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到位。

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地区,要大幅度增加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供应。

四、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确保完成建设保障性住房。

五、加强市场监管。

(一)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监管。

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大专项整治和清理力度,严格依法查处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并限制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新购置土地。

(二)加大交易秩序监管力度。

对取得预售许可或者办理现房销售备案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并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

(三)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各地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住房建设计划和住房用地年度供应计划。

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建设。

统计部门要研究发布能够反映不同区位、不同类型住房价格变动的信息。

二.我国政府房价调控存在不足。

(1).制度革新滞后
房价过高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其解决不能只单纯地依靠治理房地产市场,现行的土地制度财税制度。

政绩考核体系等都是房价过快上涨的深层原因而制度革新的滞后就导致近年来的房价宏观调控政策没能从根源上解决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的问题。

国家每次出台的政策多是针对当时的具体问题制定的带有明显的针对性政策之间也缺乏连贯性。

这就导致调控措施对房价的影响多是短期内的从长期看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2).地方政府执行不力
地方政府的执行程度极大地影响了政策的调控效果,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中央的调控政策执行度不高。

一方面我国五级行政体制为政策贯彻施行造成了困难而在房价调控政策的施行过程中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监督考察又往往不到位这就容易使地方政府产生缺位现象;另一方面中央政府相关文件中部分概念界定不清晰例如:年的房产新政指出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但对部分城市没有做明确说明这也为一些地方政府忽视全局利益的短视行为留下了漏洞。

(3).供给增加不足
除成本之外供求关系也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上供给不足而需求过盛加快了房价的上涨。

虽然房地产市场上存在一定的投机性需求但同时更有大量的刚性合理需求存在,遏制房价过快增长应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直以来我国房价宏观调控政策都着重在减少控制投机性等不良需求方面而对增加住宅供给数量略有忽视。

三:政府调控房价措施之我见
(1)深化财税制度改革治理土地财政
地价在房价构成中所占比重最大约为30%—40%,而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促使地方政府推高地价和房价。

因此要改革财政体制增加地方政府税收体系中的主体税种从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收益的依赖。

此外应变革土地出让金管理制度,建立土地出让金管理部门将土地出让金在当年及以后数年中分配使用。

改革土地制度打破城乡土地二元结构最终达到降低土地价格的效果。

(2)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市场监管
目前房地产相关数据统计不全面,信息发布不及时导,致消费者对房地产市场的信息不能正确处理,难以理性地判断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这也为开发商利用舆论误导购房者预期提供了便利。

因此要建立房地产社会监督机制和法律体系,加强对房地产开发和销售行为的监督。

搭建楼盘网络交易平台,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的动态监测并及时披露。

尽快建立公正透明的房地产开发成本公开制度,确保房价制定有理有据,从而确保房地产销售市场信息对称遏制炒房行为。

(3)弱化外资对房地产业的助力
国外热钱的加速流入提高了房价,降低了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力,政府应加强外资行业准入,税收调节等,限制其对房地产业的过度投资和投机行为,将外资投资热点引导到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公用设施建设中。

总之,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下应选择更切合调控目标的手段与方法,甚至在有些特殊的情况下,有必要将这些手段综合起来,共同发挥调控作用,利用金融信贷、财政税收、土地供应等多管齐下的方法精密配合,同时实施这些手段,彼此间相互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多方面的调控,除了遏制高房价、打击投机购房的目标以外,还可以进行行业结构调整,不断抬高企业开发门槛,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引导市场供求,来改变目前市场过热局面,帮助房地产行业稳健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