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房价调控政策的浅析和建议(精)

对房价调控政策的浅析和建议(精)

对房价调控政策的浅析和建议刘晓学号:12450012062622013年5月18日星期六摘要:人们的生活水平在进步,对住房的需求也越大。

可是如今中国房价上涨的速度之快,却是大家始料未及的。

为什么上涨这么快?政府又会出台什么政策来调控呢?关键字:内需,炒房,外汇,政府,政策,开发商,调控摘要1.房价上涨的原因----------------------------------------------------12. 国家出台的政策及调控方法------------------------------------22.1国家各个时期出台的政策-------------------------------------3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坚持调控不动摇房价上涨或成定局----44.我国政府为什要抵制房价过快上涨-----------------------------55参考文献--------------------------------------------------------------61. 房价上涨的原因买房,这是许许多多外来人口到了大城市都有的梦想。

然而,这也就让我们不得不去面对一个问题,房价问题。

房价的飞速上涨,尤其是在深、沪、京这样的大城市。

因此,房价如今已成了一个涉及中国国计民生的问题。

房价上涨是必然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的提高,按照每个月的收入可以买一平方米计算,房价会不断的上涨。

然而,房价为何会上涨的如此之快呢?我想,这是有很多原因的,有内在的因素,也有外界的因素。

内因:中国楼市的市场化运作始于1998年,当时亚洲金融危机的余威正在影响中国,而1998年的中国又遭遇了长江流域的大洪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500亿元;同时为了兑现中国政府“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出口增长率也出现下滑。

要扭转局面,启动内需是唯一的选择。

外因:自从90年代后期,有人开始了他们的炒房行为。

虽然政府很快地出台遏止楼市炒号炒楼的措施,但他们的行为还是带来很大的影响。

虽然这只是一部分人的行为,不能影响整个中国的房市,但会触发后续资金。

包括国际游资的进入,从而快速抬高房地产价格。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外汇的大量流入了。

在2006年初,中国的海外实际货物进出口价格远小于最终的结算价格,这里面裹着大量非贸易目的资金进入中国。

这些资金数量庞大,很大一部分都进入了内地各个方面的投资中了,而在这些投资中,房地产又占了很大一个比例。

2. 国家出台的政策及调控方法2.1国家各个时期出台的政策1998年7月3日,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的公布实施,福利分房取消,中国住房制度改革拉开大幕。

据统计,每100元的房地产需求(或建筑业的产出)可以带动34元的机械设备制造业需求、33元的金属产品制造业需求、19元的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需求、19元的化学工业需求、17元的炼焦、煤气及石油加工业需求、17元的采掘业需求,以及10元的住房装修支出。

1998年至2003年全国商品住房每平方米的价格只增加了343元,2003年的房价大约是普通家庭收入的4-5倍,比较符合家庭承受能力。

但是,2002年下半年开始了“地产泡沫论”之争。

这一年,国家九部委发布《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针对局部地区出现的房地产投资增幅过大、土地供应过量、价格增长过快等问题,从土地供应、金融信贷、住房结构等方面强调要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于是在2003年6月5日印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121号文件),意在抑制房地产市场泡沫,通过“管贷款”的方式,以期达到对房地产市场降温的目的。

但是2003年的“非典”使前两个季度的经济增长下滑到6.7%。

于是,在121号文件颁布仅仅2个月后,由建设部起草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出台,明确把房地产业列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坚持调控不动摇房价上涨或成定局:限购令在短期内不会取消楼市定调实为“外紧内松”到了年根,整个中国的地产行业都传言着限购即将放松,而且本月底,已执行限购令的46个城市中,将会有10个城市的限购令截至12月31日到期,调控政策是将继续奏效发挥作用还是点到为止?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住建部相关人士透露,住建部已知会地方政府,到期之后须对限购令有效期进行延续。

而从近期国家领导人的表态以及佛山、成都两地意欲放宽限购政策均被叫停,加之楼市调控成果并未得到巩固等多方面因素来看,政策松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限购令年底到期后肯定还会继续执行几乎已经成为各方的共识,因为目前调控政策还不具备放松的条件,一旦限购放松,各地房价很可能会出现报复性反弹,届时两年来的调控成果将毁于一旦。

专家表示:“即便限购令取消,对房产税的推行也会接棒。

”房地产业内人士解读了本次大会的精神:“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其实就是对社会各界表明态度——调控措施不能动。

简而言之,明年将会是调控政策的真空年,新的政策难以出台,老的政策难以延续。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给2013年的楼市定了调,这个基调就是外紧内松。

表面上看限购还会继续,甚至在一线城市会更加严格,但实际上在其他方面已经开始悄悄的松绑,比如信贷的放松。

当然房产税会继续扩大试点,但也仅仅为试点而已。

关于一线城市的房价问题,上涨的压力其实各位高层们也心知肚明。

调控目的不在于打压房价调控还会有“下文”接下来的房地产调控会坚持以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为主线,但市场正常需求如首套房、改善型需求等,还是会受到保护。

那么可以判断,“限购令”、“限贷令”暂时不会退出,同时国家会加大对房价的监管力度。

国家发改委负责人也表示,要完善房地产价格监管办法,研究商品住房领域反暴利规定。

虽然出台诸如陕西版“限利令”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之前一直存在的“限价令”还有可能在某些房价高涨区域出现。

调控的目的并不在于打压房价,而是保证市场的健康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从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市场调控两个方面来定调住房政策,说明近几年以来坚持的住房政策方向是正确的。

但是,房价上涨的压力仍然客观存在,房地产调控仍处于关键时期。

因此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坚持调控不动摇,说明房地产调控政策执行还有“下文”。

于我国房价的经济学分析1.1基于市场供给的分析根据经济学原理,商品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从根本上说,房价是由房地产供给和需求决定的。

土地价格是房地产主要开发成本,影响和制约着房地产供给,根据供求关系理论,土地价格由土地供给和需求决定。

在我国土地属于国有,土地供给由土地划拨和土地出让的规模决定,近年来房地产用地的有限供给,使得土地供给小于房地产日益繁荣带来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土地需求,从而导致住宅用地价格持续上涨,也决定了房价的高位运行。

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是引发地价持续上涨并最终导致高房价的重要原因,很多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取得。

近10年来,全国地方政府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快速增长,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不断攀升。

有资料显示,2010年全国地方政府土地有偿使用收入达到2.91万亿元,相当于同期全国地方财政总收入的71.68%。

同时,高房价也带动地价不断上涨,地价与房价相互作用和影响、交替上涨。

不同地区的同一种商品存在价格差异时会产生套利机会,可以通过低买高卖的跨地区交易活动获取收益。

4. 我国政府为什要抵制房价过快上涨:∙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仅仅是一种糊弄老百姓姿态,别报有任何幻想不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主体性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了. 除非国家规定按人头每人只能有几十平方米住房,剩余一律充公,否则房价不可能改变走势。

当然改变统计口径也能达到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目的,比如把北京定向的经济适用住房也增加到房价统计口径里。

∙不会影响社会安定,倒是影响政府、开发商在社会的口碑,我们会把房价一直上涨的原因归咎给他们。

可能,大部分人买不起房子,没法过. 房价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草根们最关心的大事.老百姓希望房价下跌而且越快越好,下跌越多越好,但是尽管你怨声载道、尽管你怒发冲冠、尽管你通娘骂老子房价却依然如故稳如泰山。

其实,房价的上涨和下跌实际上有两股力量在博弈,一种力量迫使房价下跌,一种力量极力往上托举,下面略作分析:∙∙一、房价下跌的障碍。

1、房地产开发商希望上涨。

因此,他们将不择手段、变换花招、竭尽全力来稳住房价,推动房价上涨。

2、银行希望房价上涨。

房价上涨了,银行贷给开发商的贷款不仅可以收回还有丰厚的利润。

3、炒房者(包括大大小小的机构和个人)希望房价上涨。

和炒股一样,房价涨了,升值了才能赚钱。

4、买了房的人希望房价上涨。

买了房的人一般都是有经济实力的,这些人都是大大小小的有钱人,房价涨了,他的财产就升值了,还要喜不自禁地庆幸自己的当时决策的何等英明。

房价下跌,他的财产就贬值。

就是看见别人买便宜房子,觉得自己买亏了。

5、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希望房价上涨。

政府拍卖土地赚了钱,也是造成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房价下跌,政府拍卖土地赚钱就少了。

再有,房地产开发是地方政府GDP发展的重要条件,房价下跌将影响地方政府GDP的指标。

还有,如果房价下跌,房地产开发商还不了银行贷款,银行的帐将变成呆账、死账,弄不好又是一个“次贷危机”。

∙二、房价下跌的因素。

1、现在的房价是炒高的,价格和价值相背离,肯定要回规价值,房价肯定要降下来。

2、房价高的老百姓买不起,房地产商不会自己都留着自己用,拖一天他多付银行一天高利。

3、如果老百姓将积蓄都用在买房上去了,当了房奴,再消费就有困难,不能拉动消费就必然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是不愿意看到的。

4、国家以民为本,老百姓没房住,买不起,会影响社会安定国家会不管?5、有钱人基本上都有房了,还有多少有钱人想买房自己住?现在住房已是相对过剩。

6、从发展来看,今后住房肯定过剩,大家想一想,现在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有的父母都为子女买了房,今后房子是多了还是少了?所以买房要慎之又慎;7、还有的单位开始自己建房,不买商品房,买房人又少了一部分。

8、现在是通货膨胀时期,弄不好经济萧条不会太远。

∙三、房价下跌的条件。

一是看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如果政府不希望经济发展过热过快,必然要采取抑制措施来加以限制。

二是看政府能否解决GDP的调控问题。

政府现在既不想经济增涨过快又不想过慢,既不想房价太高老百姓买不起带来的萧条又担心房价下跌影响GDP,更担心出现“次贷危机”。

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可能要适当控制房价上涨,另可能多建经济实用房和廉租房来调控。

三是看政府是不是真正为老百姓着想。

如果是真正为老百姓着想,就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让暴利的房价、让炒房者炒高了的房价、让价格严重脱离价值的房价回归到理性价格上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