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标准

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标准

《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标准
课程类型:理论+实践学时:64
一、课程设计依据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主要培养平面设计师,在做平面设计的工作过程中需要掌握图像处理的相关知识,也是设计行业中的最基础内容,它是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课程,为该专业的后续课程做铺垫。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一门操作性和实践特别强的专业课程,课程设置为就业岗位的需求服务。

本课程是以学习任务为核心、工作过程为主线,学生通过对本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行图像素材处理、数码照片处理、能制作图片特效、制作平面广告、制作包装盒的效果图及效果图后期处理,专项技能水平达到相应行业中岗位的需求,可以在以下职业岗位上工作:平面广告制作员、数码图片处理员、网页制作员等。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综合项目的设计是根据岗位及后续课程的需要设计项目,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学习情境。

课程每个项目的学习按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同步进行,通过项目训练,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1.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社会能力
●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
●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
●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具备沟通能力和主动服务意识、法律意识
方法能力
●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
●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具备利用网络进行资源搜索的能力
专业能力
●能够进行数码照片处理
●能够制作图片的特效
●能够进行包装盒效果图的设计与制作
●能够进行平面广告的设计制作
●能够进行效果图的后期处理
●能够规划制作网站的首页效果图
(2)知识目标:
●掌握Photoshop的操作界面
●理解图形图像的基本概念
●掌握Photoshop中选取工具的应用
●掌握Photoshop中绘图工具的应用
●掌握Photoshop中路径工具的应用
●文字工具的使用及与特效
●通道与蒙版的应用
●调整图像的色彩和色调
●图层与图层样式的应用
●Photoshop滤镜及应用
●动画面板的应用
2.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从图像设计与制作过程出发,通过对图像设计与制作工作过程的分析研究,对图像处理的工作过程有个总体的认识,然后根据能力要求把具体知识点进行划分为四个学习情境,学习情境的安排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工作任务的完成,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课程的设计突出了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3.项目设计思路
对市场相应工作岗位的分析,整理出了图像素材处理、数码照片处理、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等岗位,根据相应的工作岗位设计了“设计制作学生个人的艺术相册项目”、“平面广告的设计与制作”、“包装盒平面图和立体效果图制作”、“室内效果图的后期处理”,通过多项目的训练,从而使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设计任务以任务的操作流程为准,任务完成
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

综合项目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4.课时总体安排
本门课程总课时64学时,学分4学分。

四、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五、实施建议
1. 教学建议
由于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涉及利用Photoshop CS3软件来进行图像制作与处理等操作性很强的教学环节,必须通过实验、实训才能达到应用技能的培养目标。

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在实训室进行,充分体现在“做中学”的理念。

(3)教师必须重视学习新技术,能紧跟技术发展潮流。

(4)授课过程中注意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包括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培养良好的工作规范,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探索能力。

2. 考核评价建议
(1)改革评价手段和办法,加强实践性技能的考核,可采用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办法相结合。

(2)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学习和实践环节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3.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包括相关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信息技术应用、工学结合、网络资源、仿真软件等。

(1)开发适合教师与学生使用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和多媒体教学课件。

(2)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为学生提供阶段实训,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磨练自己,提升其职业综合素质。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网络课程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