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详细机械制图教案模块10测绘装配体

超详细机械制图教案模块10测绘装配体

教师:分析各零件间的连接方式和配合关系。
教师:讲解装配示意草图的绘制方法。
学生:绘制装配示意草图。
教师:巡回指导。
课题
任务2拆卸齿轮泵
教具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齿轮泵、拆卸工具
授课时数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拆卸的基本要求和拆卸注意事项;
(2)了解常用拆卸工具及设备;
(3)掌握拆卸装配体的方法和步骤。
(8)拆下的零件应尽快清洗,并涂油防锈,妥善保管。零件较多时,要按部件分门别类,作好标记后放置。
(9)对于长径比较大的零件,应垂直悬挂。重型零件可用多支点支承卧放。
教师:展示齿轮泵。
学生:分析其结构。
教师:讲解拆卸的基本要求。
教师:讲解拆卸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10)拆下的细小、易丢失的零件,如螺钉、螺母、垫片及销钉等,应尽可能再装到主要零件上。轴上零件拆下后,最好按原次序方向临时装回轴上或用钢丝串起来放置。
【任务实施】
〖STEP1〗概括了解
1.分析标牌
齿轮泵额定流量为25L/min;额定压力为2.5Mpa。
2.分析形体
在输入轴端有4个安装螺纹孔,在另一端面各有一个进、出油管接口。
〖STEP2〗分析结构
采用分离三片式结构,主要由主、从动齿轮,驱动轴,泵体及左、右泵盖等主要零件构成。泵体内装有一对啮合齿轮,两齿轮分别用键固定在由滚针轴承支承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在主动轴的输入端用骨架式Y型橡胶密封圈密封;左、右泵盖上装有3个闷盖将轴承孔封堵,以防止灰尘进入及泄漏。
【知识链接】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主、从动齿轮和泵体一起构成密封工作容积,齿向接触线将左、右两腔隔开,形成吸、压油腔。右侧吸油腔内的轮齿脱离啮合,密封工作腔容积不断增大,形成部分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吸油腔,并被旋转的轮齿带入左侧的压油腔。左侧压油腔内的轮齿不断进入啮合,使密封工作腔容积减小,油液受到挤压被排往系统。
教师:展示齿轮泵。
学生:分析齿轮泵的结构。
教师:结合多媒体演示,讲解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教师:讲解标牌的内容。
学生:分析标牌。
学生:分析齿轮泵的外形。
教师:讲解齿轮泵的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STEP3〗分析装配关系
1.连接分析
采用6个内六角螺钉将左、右泵盖和泵体连接起来,用两个圆锥销定位;主、从动轴与齿轮采用普通平键连接,轴向用弹性钢丝挡圈固定。
(11)对于标准件,则应及时测量主要尺寸,查阅有关国家标准,确定其标记,并注明标准号及相关参数。
(12)要认真研究每个零件的作用、结构特点及零件间的装配连接关系,正确判断配合性质、尺寸精度和加工要求,为画零件图、装配图创造条件。
【任务实施】
〖STEP1〗准备工作
1.准备拆卸工具及设备
准备内六角扳手、手锤、紫铜棒、轴用挡圈钳子、冲子、木块及台虎钳等。
2.配合分析
齿轮齿顶圆与泵体的配合以及齿轮端面与左、右泵盖的配合均采用微小间隙配合,主、从动轴与齿轮的配合均采用微小过盈配合,闷盖与左、右泵盖上的轴承孔采用过盈配合。
四、绘制装配示意图
装配示意草图:用规定的符合和较形象的轮廓线,绘制出装配体及组成部分的连接、装配关系的示意图。
绘制装配示意图的目的:记录装配体的结构、零件的名称、数量、装配关系、工作原理、传动路线和拆卸顺序。
9.依次拆卸右泵盖分组件上的闷盖、密封圈、轴承
学生பைடு நூலகம்准备拆卸工具和设备。
教师:讲解拆卸方案。
教师:示范拆卸方法。
学生:拆卸齿轮泵。
教师:指导学生拆卸。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STEP3〗分析主要零件内部结构
1.泵体
泵体两端面靠近工作腔处,分别有一环形槽,该槽两端与吸油腔相连,此槽起密封和端面间隙的自动补偿作用,当压油腔内压力较高的油液经配合面渗漏到泄漏槽时,油液便会流到压力较低的吸油腔中,以便防止外泄露。
2.拟定拆卸方案
〖STEP2〗拆卸装配体
1.作拆装位置标识线
2.拆卸定位锥销
3.拆卸连接螺钉,依次取下左泵盖分组件、泵体、从动轴分组件和主动轴分组件
4.拆卸左泵盖分组件上的闷盖和轴承
5.拆卸从动轴分组件上的钢丝挡圈
6.拆卸从动轴分组件上的齿轮
7.拆卸从动轴分组件上的平键
8.依次拆卸主动轴分组件上的挡圈、齿轮、平键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任务引入】
拆卸齿轮泵,分析泵体、泵盖等主要零件的内部结构。
【知识链接】
一、拆卸的基本要求
拆卸顺序:从外部拆到内部,从上部拆到下部,先拆成部件或组件,再拆成零件。
二、拆卸注意事项
(1)制订拆卸方案,准备拆卸工具和设备。
(2)严禁乱敲打、硬撬拉,避免损坏零件。
(3)不易拆卸或拆卸后会降低连接质量的零件,可不拆卸。
模块十测绘装配体
项目一拆卸齿轮泵
课题
任务1分析齿轮泵的结构
教具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齿轮泵
授课时数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齿轮泵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2)掌握绘制装配示意草图的方法和步骤。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绘制装配示意草图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拆卸装配体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绘制装配示意草图。
教学难点
(4)对于容易产生位移而又无定位装置或有方向性要求的相配件,应先作好标记。
(5)在拆卸高速旋转的零、部件时,应注意尽量不破坏原来的平衡状态。对于螺纹紧固件等零件,一定要辨别清楚其旋转方向。
(6)用击卸法冲击零件时,必须垫好软衬垫,或使用软材料(如紫铜)做的锤子或冲棒,以防止损坏零件表面。
(7)注意保护主要结构件。应保存价值较高、制造困难或质量较好的零件。
能力目标
(1)能拟定拆卸方案;
(2)培养拆卸装配体的能力;
(3)能分析零件的结构及用途,能确定标准件的规格、型号。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拆卸装配体的兴趣。
教学重点
拆卸装配体。
教学难点
拆卸装配体。
教学建议
(1)教师要重点讲解并演示拆卸装配体。
(2)在学生拆卸齿轮泵时,要注意巡回指导,防止学生损坏装配体。
(3)指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2.左、右泵盖
在左、右泵盖上,分别加工出四条沟槽,其中两条将轴承孔与吸油腔相连,称之为泄油槽。另两条为齿轮啮合时的困油卸荷槽。
绘制装配示意草图。
教学建议
(1)要尽可能用各种手段让学生了解齿轮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教师要示范装配示意草图的画法,并重点讲解齿轮、螺纹连接件、轴承等标准件的画法。
(3)本任务要和下一个任务一起完成。
(4)指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任务引入】
分析齿轮泵的结构及特点,绘制装配示意草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