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交流电机理论基础
4.1 交流绕组与直流电枢绕组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答案]
4.2 构成交流电枢绕组并联支路的理想条件有哪些?
[答案]
4.3 产生脉振磁动势和产生圆形磁动势的条件各有哪些?
[答案]
4.4 将对称三相绕组接到三相电源的三个接线头对调两根后,其旋转磁动势的转向是否会改变?
[答案]
4.5 一台频率为50Hz的三相电机,通入频率为60Hz的三相对称电流,如电流的有效值不变,相序不变,试问三相合成基波磁动势的幅值,转速和转向是否会改变?
[答案]
4.6 a、b两相绕组,其空间轴线互成90o电角度,每相基波的有效匝数为Nk N1 (两相绕组都相同),绕组为p对极,现给两相绕组中通以对称两相交流电流,即
试求绕组的基波合成磁动势及三相谐波合成磁动势的表达式f1(θ, t) 和f3(θ, t) ,写出两者的振幅计算式,并分别指出磁动势的转速及转向如何?
[答案]
4.7 三相对称交流定子绕组通入三相对称非正弦波电流,设此非正弦波电流包含有基波及3、5、7等奇次谐波分量,试分析分别由3、5、7次谐波电流所产生的三相合成磁动势基波和3、5、7次谐波的转速和转向。
[答案]
4.8 有一台汽轮发电机,定子槽数Z=36,极数2p=2,采用双层叠绕绕组,节距y1=14,每个线圈匝数N c=1,并联支路数a=1,频率为50Hz。
每极磁通量Φ1=2.63Wb。
试求:
(1) 导体电势E c1;
(2) 匝电势E t1;
(3) 线圈电势E y1;
(4) 线圈组电势E q1;
(5) 相电势E 1。
[答案]
4.9 一台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定子采用双层短距叠绕绕组,Y联结,定子槽数Z=48,极数2p=4,线圈匝数N c=22,节距y1=10,每相并联支路数a=4,定子绕组相电流I=37A,f=50Hz,试求:
(1) 一相绕组所产生的磁动势波;
(2) 三相绕组所产生的合成磁动势波。
[答案]
4.10 一台三相六极交流对称定子绕组,在A、B、C相绕组中分别通以三相对称电流i A=10cosωt A;i B=10cos(ωt-2π/3) A;i C=10cos(ωt-4π/3) A,试求:
(1) 当i A=10 A时,三相合成磁动势基波的幅值的位置;
(2) 当i B=10 A时,三相合成磁动势基波的幅值的位置;
(3) 当i A从10 A下降至5 A时,基波合成磁动势在空间转过多少圆周?
[答案]
参考答案
4.1 答:直流电枢绕组是无头无尾的闭合绕组,对外是通过换向器和电刷连接的,各支路在磁场中的位置不变,构成各支路的元件数不变,但元件号不断变化。
而交流绕组是开启的,对外连接点永远是固定的。
[返回]
4.2 答:对电机并联支路总的要求是:各支路电动势同大小、同相位,各支路参数相等,即各支路并联时电流平均分配,内部不应有环流。
对单层绕组:a max= p, 对双层绕组:a max=2p。
[返回]
4.3 答:产生脉振磁动势的条件有:绕组中通过单相交流电流。
产生圆形旋转磁场的条件有:一是绕组要多相对称,二是通过的电流是多相对称交流电流,电流的相数与绕组的相数相同。
[返回]
4.4 答:会改变。
因为任意两根线对调后,三相电流的相序改变了,而旋转磁动势(基波)总是超前电流相绕组轴线转向滞后电流相绕组轴线,因此旋转磁动势的转向与原来相反。
[返回]
4.5 答:三相合成磁动势基波幅值电流有效值
I不变,故三相合成磁动势基波幅值F1不变。
转速
由于f由50Hz变为60Hz,故转速上升为原来的1.2倍。
由于相序不变,故转向不变。
[返回]
4.6 解:各相磁动势基波
两相合成磁动势基波
转向为正转。
对于3次谐波磁动势
转向与基波相反。
[返回]
4.7 解:设
由上面三式可知,i A、i B与i C中的基波在相位上互差2π/3,相序是正序,三相中的3次谐波电流同大小同相位;而三相中的5次谐波在相位上互差2π/3 ,相序为逆序;三相中的7次谐波在相位上亦互差2π/3,但相序为正序。
(1) 三相中基波电流产生的合成磁动势的合成磁势各次谐波表达式
正转。
3次谐波
5次谐波
反转。
7次谐波
正转。
(2) 三相中3次谐波电流产生的合成磁动势各次谐波表达式
基波f1(3)=F1(3)sin3ωt[cosα+cos(α-2π/3)+ cos(α-4π/3)]=0
3次谐波f3(3)=F3(3)sin3ωt[cos3α+cos3(α-2π/3)+ cos3(α-4π/3)] =3F3(3)sin3ωtcos3α 为脉振磁势。
5次谐波f5(3)=0
7次谐波f7(3)=0
(3) 三相中5次谐波电流产生的合成磁动势各次谐波各次谐波表达式
基波f1(5)=F1(5)sin(5ωt+α) 转速n1(5)=5n1, 反转。
3次谐波f3(5)=0 5次谐波f5(5)=F5(5)sin(5ωt-5α)转速n5(5)=n1, 正转。
7次谐波f7(5)=F7(5)sin(5ωt+7α)转速n7(5)=5n1/7, 反转。
(4) 三相中7次谐波电流产生的合成磁动势各次谐波表达式
基波f1(7)=F1(7)sin(7ωt-α)转速n1(7)=7n1, 正转。
3次谐波f3(7)=0
5次谐波f5(7)=F5(7)sin(7ωt+5α)转速n5(7)=7n1/5, 反转。
7次谐波f7(7)=F7(7)sin(7ωt-7α)转速n7(7)=n1, 正转。
[返回]
4.8 解:
(1) 一根导体就是0.5匝,N=0.5,k N1=1,导体电动势E c1=4.44Nk N1fΦ1=4.44×0.5×1×50×2.63 V = 292 V
(2) 相绕组串联匝数N=1
极距t=Z/2p=36/2=18 槽
短距系数k y1=sin(y1×90o/τ)=0.94
匝电动势E y1=4.44Nk N1fΦ1=4.44×1×0.94×50×2.63 V=548.8 V
(3) 由于线圈匝数N c=1,相绕组串联匝数N=N c=1,k N1=0.94
线圈电动势E y1=4.44Nk N1fΦ1=4.44×1×0.94×50×2.63 V=548.8 V
(4) 每极每相槽数q=Z/2pm=36/(2×1×3)=6
槽距电角
分布系数
绕组系数
相绕组串连匝数N=qN c=6×1=6
线圈组电动势E q1=4.44Nk N1fΦ1=4.44×6×0.899×50×2.63 V=3149 V (5) 相绕组串联匝数
相电势E 1=4.44Nk N1fΦ1=4.44×12×0.899×50×2.63 V=6300 V
[返回]
4.9 解
槽。
线圈中电流I c=I/a=37/4=9.25 A
(1) 一相绕组总串联匝数为
A相绕组磁动势波为脉振波,其表达式为
(2) 三相绕组合成磁动势幅值为F1=3F A1/2=3×1356/2=2034 A
合成磁动势波为旋转波,即
[返回]
4.10 答:
(1) 当i A=10 A时,即A相绕组电流达到最大,此时ωt=0。
三相合成磁动势基波的幅值在A相绕组轴线上。
(2) 当i B=10 A时,即B相绕组电流达到最大,此时ωt=2π/3。
三相合成磁动势基波的幅值在B相绕组轴线上。
(3) 当iA=10 A时,ωt1=0;i A=5 A时,ωt2=π/3,则Δωt=π/3,故基波合成磁动势在空间转过的电角度Δθ=Δωt=π/3,由于2p=6,一个圆周有3×2π=6π电角度,即基波合成磁动势在空间转过(π/3)/6π=1/18个圆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