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板工程方案交底

模板工程方案交底

一、工程概况1.1概述通州区梨园镇砖厂村居住项目155地块位于北京通州区梨园镇,东至玉带河,南至九棵树东路,西至土桥中路,北至土桥中街。

155地块内有21#、22#、23#、24#、25#、26#住宅楼以及地下车库。

155地块占地面积为24434.736㎡,建筑面积为78297㎡。

现场施工用场地不充裕,且155地块西侧、北侧场地狭小,无法构成环形车道,可供堆放施工材料场地不足,地下结构施工时需保证住宅结构出地面时车库部分顶板需达到一定强度,方可用于堆放大钢模板。

1.2结构尺寸简表(单位:除注明外为mm)2.3.1电梯井、楼梯间层间接茬部位的模板支设与加固是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

2.3.2后浇带采用独立支撑体系且施工量大。

二、施工安排2.1施工流水段划分根据设计图纸划分施工流水段,21#住宅楼地下按后浇带划分为2个流水段、地上划分为2个流水段;22#住宅楼地下按后浇带划分为2个流水段、地上划分为3个流水段;23#住宅楼地下2个流水段、地上共划分为3个流水段;24#住宅楼地下、地上共划分为2个流水段;25#住宅楼地下按后浇带划分为2个流水段、地上划分为3个流水段;26#住宅楼地下、地上整体划分为1个流水段;地下车库根据后浇带划分为9个流水段。

A.21#住宅楼流水段划分如下:地下:第1流水段:1-13/A-F轴;第2流水段:13-25/A-F轴。

地上:第1流水段:1-13/A-F轴;第2流水段:13-25/A-F轴。

B.22#住宅楼流水段划分如下:地下:第1流水段:1-13/A-F轴;第2流水段:13-25/A-F轴。

地上:第1流水段:1-11/A-F轴;第2流水段:11-16/A-F轴;第三段流水段:16-25/A-F 轴。

C.23#住宅楼流水段划分如下:地下:第1流水段:1-13/A-J轴;第2流水段:13-25/A-J轴。

地上:第1流水段:1-10/A-J轴;第2流水段:10-16/A-J轴,第3流水段:16-25/A-J轴。

D.24#住宅楼流水段划分如下:地下:第1流水段:1-16/A-J轴;第2流水段:16-25/A-J轴。

地上:第1流水段:1-16/A-J轴;第2流水段:16-25/A-J轴。

E.25#住宅楼流水段划分如下:地下:第1流水段:1-13/A-J轴;第2流水段:13-25/A-J轴。

地上:第1流水段:1-10/A-J轴;第2流水段:10-16/A-J轴;第2流水段:16-25/A-J轴。

F.26#住宅楼流水段划分如下:地下:第1流水段:1-15/A-K轴。

地上:第1流水段:1-15/A-K轴。

F.地下车库流水段划分如下:第1流水段:1--1/2/D--H轴。

第2流水段:1/2--6/A--D轴第3流水段:1--9/G--L轴第4流水段:6--10/A--D轴第5流水段:10--14/A--F轴第6流水段:9--11/D--H轴第7流水段:9--13/F--L轴第8流水段:11--14/L--P轴第9流水段:11--14/P--T轴地下车库根据后浇带划分为9个流水段。

2.2施工部位及工期第一阶段:地基与基础施工阶段:2013年05月至2013年08月第二阶段:主体结构施工阶段:2013年09月至2013年12月第三阶段:二次结构施工阶段:2013年10月至2014年04月2.3各部位模板支设体系2.3.1地下室墙体墙采用18mm厚多层板,双排Ф48钢管横竖背愣;地上墙体采用86系列全钢大模板,门窗洞口采用竹胶板制作定型模板。

2.3.2顶板采用18mm厚多层板100mm×100mm、50mm×100mm木方主次龙骨,碗扣架支撑体系;2.3.3剪力墙连梁模板配模:采用18mm厚多层板,50×100mm木方子做肋并配合100×100mm支撑。

侧模采用50×100mm 木方做龙骨;凡跨度≥4m的梁要求起拱高度为2‰;2.3.4地下车库框架柱模板地下车库框架柱配置定型钢模板体系。

2.3.5楼梯模板楼梯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满配整层;2.4检验批的划分及验收流程本工程根据施工流水段,划分各检验批;验收过程按检验批。

2.5劳动力安排为了保证模板支设质量,模板工程各工序施工由固定工人进行;施工高峰期劳动力配备情况如下表所示:2.6.1成立模板工程施工领导小组:组长:吕献刚(项目经理)副组长:周明明(总工程师)、李富轩(生产副经理)成员:侯良辉(质检员)、蒋述直(木工工长)、杨忠柱(质检员)2.6.2职责吕献刚:负责工程全面管理工作。

周明明:负责现场模板工程技术工作及方案、措施的审批。

李富轩、侯良辉、蒋述直:负责模板工程的组织、协调、检查、监督管理工作。

杨忠柱:负责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监督管理。

三、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根据本工程结构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技术交底,制订好施工顺序和方法。

重点难点部位要进行现场交底,并按1:1比例做节点大样。

施工前由工地负责人组织工地技术人员、木工工长、质检员及劳务队木工班、组长进行模板施工方案交底,使每位管理人员都能掌握模板工程的重点、难点,以便在施工中能正确操作。

项目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要与塔吊租赁公司、模板厂人员密切配合,核实大钢模板重量与塔吊起吊量(不同臂展起吊量不同)是否吻合,使得在施工过程中,各种机械能够协调工作。

3.1.1由土建技术负责人组织现场工长、质检、作业队技术人员熟悉图纸、方案和技术交底,学习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

3.1.2依据本施工方案,结合工程的实际特点,编制切实可行的技术交底,定期组织召开技术交底会;针对特殊部位(如楼梯间)、施工难点部位,应进行现场交底。

3.1.3人员培训为保证从管理人员到现场操作人员对方案和交底的贯彻,以及最大限度的集思广益,分部位分阶段的组织人员培训,使每一步施工都有计划、有措施。

项目部培训计划如下表:3.2.1垂直运输机械在结构施工阶段使用6台塔式起重机,3台TC6016、1台TC5015、1台F023B塔吊作为结构施工过程中模板及周转材料的水平及垂直运输机械。

3.2.2小型施工机械、机具计划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及时督促模板加工及周转材料进场,同时工长、质检、技术部门均应做好材料的验收工作,由工长负责填写模板进场检查记录,保证模板质量及加工尺寸准确无误,不合格的坚决退货,严禁使用。

主要材料用量及进场计划具体见下表:木工棚及模板堆放场地已经按《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准备就绪。

设置1个木工棚,平面尺寸为6000mm×12000mm,其搭建位置主要考虑将其布置于施工现场主要道路旁,便于材料的进场和消防保护。

四、主要施工方法4.1基础底板、导墙模板支设本工程基础底板厚度为450mm、650mm,750mm等,导墙高于基础底板板顶300mm,人防部分导墙高度为500mm。

基础底板流水考虑两段同时流水施工,本工程导墙模板按地下墙体总延米满配一半模板周转使用。

4.1.1基础底板模板:基础底板模板平面上使用915×1830木模板布置。

穿墙螺栓长度为850mm。

地下室内墙部分采用ф14对拉螺栓配以穿墙套管,人防墙体及外墙部分采用带止水片的穿墙螺栓,无套管;穿墙对拉螺栓横向间距700mm,竖向间距600mm。

基础导墙支设示意图基础导墙侧视图基础导墙支设俯视图4.1.2基础底板边缘模板及导墙模板支设基础底板边缘外侧利用原有防水保护墙为模板,导墙模板采用915×1830mm多层板进行支设。

基础底板导墙模板支设示意图注明:钢筋支架不得直接焊接于基础底板主筋上,必须另绑扎附加钢筋进行焊接加固。

4.1.3基础底板集水坑、电梯井模板支设基础底板集水坑采用多层板配以方木现场制作,50mm×100mm方木为次龙骨,100mm×100mm 方木为主龙骨,采用直径48钢管加可调U托作为对撑加固。

电梯井、集水坑模板支设图电梯井、集水坑模板俯视图电梯井操作平台简图电梯井操作平台简图4.2墙体模板支设4.2.1地下墙体模板支设墙体模板流水考虑两个劳务队同时流水施工,地下室墙体总延米满配一半模板,满足地下室流水施工要求。

车库坡道圆弧墙部分另配木模板。

地下部分墙体模板平面上采用15mm厚多层板做为模板。

地下室非人防内墙采用ф14对拉螺栓。

外墙采用15mm厚多层,并带有钢板止水片的对拉螺杆。

内外墙穿墙对拉螺栓横向间距600mm,竖向间距600mm(最下边4排间距500mm)。

墙体模板次龙骨为50×100mm木方子间距不大于200mm,因模板尺寸为915×1830mm所以次龙骨间距为180mm。

主龙骨为双48钢管。

间距同对拉螺拴间距。

墙体模板拼接平面图外墙穿墙螺栓示意图地下室外墙模板支设图为保证地下室内墙模板支设的整体性,且确保模板安装质量,将地下室内墙模板支设作为一整体支撑体系,地锚筋分别间距外模1.4m,3.2m;见下图地下室内墙墙体模板支设图4.2.2墙体模板支设节点构造1)丁字墙交点模板安装2)墙体阳角模板安装注明:图中两个对拉螺栓的布置,均以阴角模为基准3)墙体扶壁柱处模板支设4)组合模板拼装时,不符合模数的部位采用刨光的木方子塞紧木方子塞缝示意图4.2.3地下墙体模板安装与拆除1)模板的安装工艺流程:抄平放线→钢筋绑扎隐检→门窗洞口支模→安装墙体模板→加固调整→混凝土浇筑→拆模→涂刷脱模剂。

2)依据图纸尺寸弹出墙边线并根据支模需要弹出墙两侧的模板控制线,控制线距墙边线500mm。

3)将定型门窗洞口模板组拼成整体后装入洞口内,并依据图纸位置及水平标高,在暗柱附加钢筋上焊水平支棍将其固定。

4)为防止模板下口跑浆,安装模板前在立模板位置处抹20mm厚的水泥砂浆找平。

5)墙体模板安装:A、先按照施工图纸配制好墙体模板,按线安装,保证模板位置准确,接缝严密平整。

B、模板安装就位应按照先安装角模,再安装内墙模,后外墙模的顺序进行,就位后的墙内外侧模板应保证其穿墙螺栓孔的平直且位置相对应。

C、当安装地下室墙体模板时,应先将一侧模板组装就位后,将焊有止水环的穿墙螺栓穿入,再组装另一侧模板。

应注意模板必须清理完毕后方可进行安装。

D、模板组装到位后应及时进行校正,边校正边安装各种连接件,支承件及临时支撑。

6)墙体模板拆除、堆放:A、墙体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B、拆模顺序:先装的后拆,后装的先拆。

C、拆模时先松开穿墙螺栓,然后收缩钢管支撑,使墙模同混凝土脱开,当有吸附或粘结时,可在模板下口处用撬棍轻轻翘动使其脱落。

D、拆下的对拉螺栓的螺母等零件清理后应集中存放,以便于下次使用。

E、拆模后模板要及时清理,涂刷脱模剂。

4.3地上标准层墙体模板支设4.3.1总体部署本工程地上结构除26#住宅楼满配外,21#、24#楼居中分两段,配模一段半,22#、23#、25#楼分三段,配模两段,电梯井平台和墙体转角模板、楼梯踏步钢模板每层满配,进行施工,能满足流水施工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