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产1亿条塑料编织袋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年产1亿条塑料编织袋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年产1亿条塑料编织袋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总论 (1)(一)项目基本情况 (1)(二)项目建设背景 (2)(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6)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7)三、市场初步分析 (8)(一)塑料纺织袋及塑料纺织机械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8)(二)智能化是塑料机械发展的方向 (9)(三)当地编织袋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10)四、项目建设环境条件分析 (11)(一)地理位置、交通条件 (11)(二)资源状况 (11)(三)自然条件 (12)(四)政策条件 (12)五、工艺技术方案 (13)(一)执行标准 (13)(二)塑料编织袋用扁丝技术指标 (13)(三)技术要求 (14)(四)工艺流程 (16)(五)检验规则 (16)(六)设备方案 (19)六、建设容及实施方案 (20)(一)建设容、规模 (20)(二)工程实施原则 (20)(三)建设实施方案 (20)七、项目工艺技术设备 (22)(一)塑料编织袋工艺 (22)(二)塑料编织袋编织工艺 (22)(三)塑料编织袋涂膜工艺 (23)(四)主要生产线设备 (24)八、环境影响评价 (26)(一)环境保护 (26)(二)主要污染及治理措施 (26)九、劳动安全卫生消防 (30)(一)劳动安全卫生 (30)(二)消防设施 (30)十、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31)(一)组织机构 (31)(二)劳动定员 (31)十一、项目实施进度 (33)(一)建筑工期 (33)(二)实施进度安排 (33)(三)项目进度表 (33)十二、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4)(一)投资估算 (34)(二)资金筹措 (35)十三、效益分析 (36)(一)经济效益 (36)(二)社会效益 (37)十四、结论与建议 (38)(一)结论 (38)(二)建议 (38)一、总论(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1亿条/年塑料编织袋生产线建设项目2、项目法人:某大件吊装设备有限公司3、法人代表:4、建设性质:新建5、建设地点:某某工业园6、拟设立公司名称:某塑膜科技有限公司7、建设容:本项目主要建设容包括:(1)建筑工程主要包括:开料车间1200平方米,编织车间5000平方米,仓库1000平方米,缝纫、印刷车间800平方米,其他建筑1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500平方米。

(2)设备系统安装主要包括:按一台筒宽1.8米的拉丝机配30台圆织机的标准。

须添置1.8米拉丝机一台,圆织机30台以及2台全自动印刷机,1台折边机,一台复膜机,30台缝纫机,1台打包机等。

8、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

9、项目编制依据:(1)《塑料编织袋》国家标准(2)国家及省有关定额指标和建设标准;(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4)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基础资料;(5)《工程设计节能技术暂行规定》(GBJ6-85);(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JJ36-79);(7)《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85);(8)《建筑设计防火规》(GBJ16-87);(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1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1)《建筑防雷设计规》;(12)项目单位委托我公司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13)*市委市政府关于鼓励全民创业的有关决定;(14)*市“十一五”发展规划;9、编制原则:(1)依据《*市凤凰山工业发展规划》,结合*市的客观实际,以能充分体现项目“统一规划,合理利用资源,节能降耗”的原则。

(2)根据规划要求,本着科学、实用的原则,充分考虑安全和环保因素,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项目建设与市场需求相衔接。

(3)合理有效使用*市的土地资源。

(4)以改革的精神,开放的姿态,求实的态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基本建设及行业的法规和管理规定,提高项目的运作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活力。

(二)项目建设条件1、区域优势与自然资源*市凤凰山工业园位于省北部,地处*平原(地理坐标:东经116°25'—117°02',北纬33°06'—30°14'),东近,西连、,南接、,北临,为*市唯一的市辖县。

全县辖11个乡镇和一个经济开发区,人口106万。

**县境地势平坦,地形以平原为主,占全县总面积的85.6% 。

东北部是连绵起伏的低山残丘,境河渠纵横,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

矿产资源得天独厚。

非金属矿产资源以煤为主,已探明储量60亿吨以上,是全国煤炭储量最丰富的县份之一。

其次是石灰岩(储量3500万吨)、优质石、木纹石、翡翠石等;金属矿产以铁为主,已探明储量9600万吨,其次是铜、金、银、钴等。

**县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华东地区粮、油、棉、麻、丝、水果、蔬菜、水产生产基地之一。

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目前全县已形成了花卉生产基地、软籽石生产基地、临涣包瓜生产基地、南坪香稻米生产基地、早熟酥梨生产基地以及全国最大的乳鸽生产加工基地。

先后被列为全国粮棉生产百强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农业节本增效示县、全国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和省农机十强县。

2、*凤凰山经济开发区简介凤凰山经济开发区2006年启动建设,于2009年5月份被省政府正式批准筹建。

全区概念性规划25平方公里,启步区规划11.2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6平方公里,产业发展定位为食品工业。

开发区功能配套齐全,发展势头强劲,是相山区实施“加快发展,工业强区”的主战场。

开发区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紧邻*市主城区,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铁路东接京沪线,北连陇海线,西通京九、京广线。

省道(S101线、S202线)穿境而过,东连京福高速公路,北接连霍高速公路。

北距观音机场60 公里。

水运可直航上海, 货运可从入海。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相山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凤凰山经济开发区始终坚持立足实际,吸取先进开发区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遵循工业化、城市化、生态化”的建设方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服务、高速度发展,招商引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各项主要工作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截止目前,累计入区项目61个,其中农产品及食品加工项目23个,食品配套项目13个。

2009开发区共完成工业产值20亿元,出口300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8.34亿元(其中工业性投资7.2亿元);利税3000万元;新增规模企业8家;引进大型项目8个;新扩区面积1平方公里。

(2)配套设施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近年来相山区委、区政府举全区之力对开发区进行了大规模建设,先后投资4亿多元在6平方公里实现了道路、供水、供电、排水、排污、电信、天燃气等“七通一平”水平,今年,总投资近6000万元,占地2.3万平米集食品展览、科研、检测为一体的多功能的科创大厦即可全部完工投入使用,公交车站、垃圾处理站、职工宿舍楼均已交付使用,污水管网、入口标志工程即将开工建设,上半年全部交付使用。

今年开发区将着重抓住绿化亮化工程,着力打造优美的开发区环境,提升开发区品牌形象。

(3)发展目标:一是启动期:从2008年到2012年,主要是形成*市食品产业链雏形,重点做好小麦深加工、饼业、乳制品和资源综合利用(饲料生产)建设。

入驻食品企业接进60家,食品工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二是发展期。

从2012年到2015年为发展期,主要是完善食品工业体系,形成农副产品深加工、果蔬加工及肉制品加工、饮料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食品产业集群优势,并积极向高端休闲食品和功能性食品方向推进,入驻企业突破100家,实现产值150亿元。

三是形成期。

从2016—2020年为形成期,加速完善和发展食品工业的产业链和循环经济链,在食品工业园建设成功的基础上,园区规模再扩大一倍,形成原料基地化、产品系列化、加工多元化、销售网络化、企业集团化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加大高科技项目投入,全面带动食品包装、食品机械、现代物流业、信息产业等配套产业发展,最终实现食品产业综合工业增加值300亿元的战略目标。

开发区先后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被省经委授予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基地称号和全民创业基地等称号,同时开发区还与中国食品工业集团合作建立了中国食品(凤凰山)示园区,目前开发已逐渐成为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的摇篮。

继往开来,扬帆远航。

凤凰山经济开发区将进一步解放思想,高品位建设,精细化管理,加快招商步伐,竭力打造皖北食品工业上的高地。

3、自然气候条件优越**县地处北温带,属北方型大陆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日照时数2315.8小时,日照度为52.2%,无霜期202天,其他气象资料如下:年均气温:14.5℃极端最高气温:41.1℃极端最低气温:-21.3℃年均相对温度:70%主导风向:东北风年均风速:3.1m/s风压:343kn/m2年最高降雨量:1441.1mm年均降雨量:862.9mm日最大降雨量:249.7mm最大动土深度:20mm地震烈度:7度4、新的发展思路**县的资源、原材料为主导产业的布局,在历史上有过辉煌的一页,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过重大的贡献。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这种产业格局越来越制约着**经济发展的空间,影响着**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特别是煤炭行业,经过多年开采,资源越来越少,有些矿井资源已经枯竭,不再有继续开采的价值,必须相继关闭。

因此,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城市转型,不仅是**县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而且成为**发展的当务之急。

在“十一五”规划中,县委、县政府确定了推进城市转型的阶段性目标,即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现代化工业、商贸、旅游城市。

(三)项目提出的背景1、2009年,在国家《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扶持下,塑料制品行业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来重冲击,积极应对新形势的挑战,目前行业生产与销售止跌企稳,保持平稳增长、产销率维持较高水平、进出口贸易显露回暖迹象、企业效益水平有较大提升。

塑料制品行业经济运行显现出积极的态势。

行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轻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作为当前和今后三年轻工业调整和振兴的纲领性文件,将有力推进塑料加工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增强塑料制品的国际竞争力,引领企业走出困境、由大变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的高速发展,塑料制品行业也逐步发展壮大,近年来一直保持着10%以上的增长速度。

相信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在企业、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塑料加工业一定会尽快走出困境,健康快速发展。

当今,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开放,作为世界上的出口大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标准、先进国家标准和国际认证的重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