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居建筑
目录
1·中国传统民居的总体特征 2·中国传统民居的分类 3·中国传统民居的结构形式 4·中国传统民居的地域分布 5·华北民居的具体分析 6·总结
一·中国传统民居的总体特征
1.种类繁多,形式复杂 2.民族文化,地域特色 3.选址讲究,环境风水 4.坐北朝南,采光通风 5.主体突出,层次渐进 6.中央为尊,四面围合 7.外观朴素,封闭内敛 8.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土坯墙,多绘有彩画。大土楼
大土楼是中国福建西部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围成环形 的楼房。一般为三至四层,最高为六层,包含庭院,可 住五十多户人家。庭院中有厅堂、仓库、畜舍、水井等 公用房屋。这种住宅防卫性很强。客家人为保护自己的 生存创造独特的建筑形式,至今仍在使用。
• 窑洞式
•
窑洞式住宅主要分布在中国中西部的河南、山西、陕西、甘肃、
主要类型
• 1.北京四合院 • 2.山西大院 3.关中大院
华北民居--窑洞
• 窑洞式住宅主要分布在中国中西部的河南、 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黄土层较厚的 地区。利用黄土壁立不倒的特性,水平挖 掘出拱形窑洞。这种窑洞节省建筑材料, 施工技术简单,冬暖夏凉,经济适用。窑 洞一般可分为靠山窑、平地窑、砖窑、石 窑或土坯窑三种
敞口,与天井内外连通。后面几进院的房子多为楼
房,天井更深、更小些。屋顶铺小青瓦,室内多以
石板铺地,以适合江南温湿的气候。江南水乡住宅
往往临水而建,前门通巷,后门临水,每家自有码
头,供洗濯、汲水和上下船之用。
• 一颗印式
• 云南省的“一颗印”式住宅可以作这类住宅 的代表,在湖南(中国南部)等省称为“印 子房”。这类住宅布局原则与上述“四合院” 大致相同,只是房屋转角处互相连接,组成 一颗印章状“一颗印”式住宅建筑为木构架,
2.狭义的华北 文化地理分区的华北指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六盘山一、贺 兰山以东的地区,即黄河中下游和海河流域地区,包括今天的北京、 天津、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等省市。 今天我们常说的华北地区指包括首都北京市、天津市及河北、山西, 内蒙一带的广阔地区。 从民居的类型看华北地区的民居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地区。
5·按地理因素、人文因素划分
从生活习俗、行为特征 与空间模式的互动角度, 大体上分为
(1)院落式民居 (2)楼居式民居 (3)穴居式民居
三·中国传统民居的结构形式
• 木构架庭院式
•
中国传统住宅的最主要形式,其数量多,分布广,为汉族、满族、白
族等族大部分人及其他少数民族中的一部分人使用。这种住宅以木构架房
(9)宗教建筑,如佛教的寺院,道教的观、宫,清真寺等; (10)娱乐性建筑,酒楼、茶肆、戏院等皆属其中
2·按造形分类
• 平面布局分为一下九种类型 • 1.圆形(如内蒙古包) • 2.纵长方形(如原始穴居形式) • 3.纵长方形(我国民居的基本形式) • 4.曲尺形 (常见于南方农村) • 5.三合院(常见于浙江、广州、云南等地) • 6.四合院(东北及北京等地) • 7.三四合院混合(常见于四川、浙江等地) • 8.环形(常见于福建等地) • 9.窑洞(常见于河南、陕甘宁等地)
中国可分为六大窑洞区:晋中南、豫西、 冀北、陕西、陇东、宁夏
窑洞民居的主要类型
• 1.靠崖式窑洞 • 2.独立式窑洞 • 3.下沉式窑洞
三·西南民居
• 我国西南部地区包括贵州、云南、四川、重庆等省区,在这片美丽富 饶的土地上,聚居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如苗族、侗族、纳西族、藏族、 羌族等。民族的多样性使得这一地区建筑文化的多样性尤为显著,在 此土壤中孕育出的传统民居也显得异彩纷呈,具有独特的魅力,是我 国民居建筑领域的一朵奇葩。西南民居不仅表现边远山区少数民族的 精神和性格,而且我们从民居本身,还能够看出一个时期的文化背景 与社会精神。因此,西南民居也是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中国建筑文化古 老悠远和绚丽多姿的风貌,体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和淳朴简洁、 华美精巧的审关内涵。
成的楼居。它是单栋独立的楼,底层架空,用来饲养牲畜或存放东西,
上层住人。这种建筑隔潮,并能防止虫、蛇、野兽侵扰。
四·中国传统民居的地域分布
(一)江南民居 (二)华北民居 (三)窑洞民居 (四)闽粤民居
(一)江南民居
• 江南民居普遍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一般布 置紧凑,院落占地面积较小,以适应当地人口密度较高,要求少占农 田的特点。
民居中的特征,主要是指民居在历史实践中反映出本民族地区最具有本质的和代 表性的东西,特别是要反映出与各族人民的生活生产方式、习俗、审美观念密切 相关的特征。民族的经验,则主要指民居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如何满足生活生产需 要和向自然环境斗争的经验,譬如民居结合地形经验利、适应气候的经验、利用 当地的材料的经验以及适应环境的经验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因地制宜、因材致 用的经验。
中国的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民间建筑体系 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我国传统建筑有两大体系,官式的和民间的。官式的建筑如 宫殿、坛庙、陵寝、寺庙、宅第等,民间建筑如民居、园林、祠堂、会馆等。民 居,作为传统建筑内容之一,因它分布广,数量又多,并且与各民族人民的生活 生产密切相关,故它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民族特色。从民族的历史实践 中,总结出它的优秀特征和经验,在今天的建筑创作中也有加以借鉴和运用。
• 住居围护结构轻薄通透,象征性的院墙——篱 笆使住居十分开敞。这就是传统傣族民居的三 大特征之一适应自然环境。第二大特征是形式 语言:根据地区特有的自然、社会条件和文化 习俗,形成了又由整体到细部一系列完善、独 有的造型语言,即纤细、含蓄和柔媚的风格。 而其三则是住居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文化形 态认识过程的一种注解。傣族人温和、善良、 内向、细腻的心里气质决定了其居住的阴性特 征——朴实、轻盈、柔媚,。
青海等黄土层较厚的地区。利用黄土壁立不倒的特性,水平挖掘出拱形
窑洞。这种窑洞节省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简单,冬暖夏凉,经济适用。
窑洞一般可分为靠山窑、平地窑、砖窑、石窑或土坯窑三种。
• 干阑式
•
干阑式住宅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贵州、广东、广西
等地区,为傣族、景颇族、壮族等的住宅形式。干阑是用竹、木等构
北京的四合院、蒙古族的蒙古包、陕西、河南的窑洞、 福建的土楼等等。而其中我认为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是传 统傣族住居。傣族民居是傣族人民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 和自然经济条件,在比较原始状况下发展起来的一种传 统民居形式,有着很强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历史特征。傣 族住居因地处偏远的热带地区,形成了与内地迥然不同 的建筑风格。
1.依山傍水,选址讲究 2.木制构架,抬梁屋架 3.粉墙黛瓦,色调淡雅 4.天井采光,布局紧凑 5.精雕细刻,装饰丰富
江南民居的主要类型
• 1.徽州民居 • 2.水乡民居 • 3.上海里弄民居
(二)华北民居
文化地理分区的华北指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六盘山一、贺兰山以东的 地区,即黄河中下游和海河流域地区,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 陕西、山东、河南等省市。 今天我们常说的华北地区指包括首都北京市、天津市及河北、山西,内蒙一带 的广阔地区。 从民居的类型看华北地区的民居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地区。
• (四)华北地区民居的基本特点
• (五)华北地区民居的主要类型
北京四合院 1、北京四合院形成的历史条件 2、北京四合院的布局 3、明清北京四合院型制 山西民居 1·布局 2·内部空间处理 3·构造与细部
(一)华北的概念
1.广义的华北(自然地理分区) 指秦岭—淮河以北除东北、西北以外的广大地区,包括今天的北京河 北、山西、陕西、内蒙古、山东、河南等省市和安徽、江苏两省北部
屋为主,在南北向的主轴线上建正厅或正房,正房前面左右对峙建东西厢
房。由这种一正两厢组成院子,即通常所说的“四合院”、“三合院”。
长辈住正房,晚辈住厢房,妇女住内院,来客和男仆住外院,这种分配符合
中国封建社会家庭生活中要区别尊卑、长幼、内外的礼法要求。这种形式
的住宅遍布全国城镇乡村,但因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各
与中原汉式住居浑厚、粗犷、墩实的造型形成了鲜明 的对照。 总之,随着不断调查和发展,随着民居传 统特征和经验的不断总结、提炼以及在新的条件下的 不断改造,绚丽多姿的民居文化将为我国社会主义新 建筑的创造提供源源不断的信息和养料
二·中国传统民居分类
1·按具体功能划分
(1)宫廷府第建筑,包括皇宫、衙署、殿堂、宅第等。 (2)防御守卫建筑,如城墙、长城、烽火台; (3)纪念性和点缀性建筑,如凉亭、牌坊、影壁等; (4)陵墓建筑,主要指帝王陵寝、墓群及其祭台等附属物; (5)园囿建筑,包括园林、御园等; (6)祭祀性建筑,如天坛、文庙、武庙、祠宇等。 (7)桥梁及水利,赵州桥、卢沟桥、都江堰是其中典范; (8)民居,各地风格各异的民居
(二)华北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
1.地形地貌 华北地区位于黄河下游,地形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太行山区,二是黄淮
海平原。 2.气候降水 季风性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夏秋季高温多雨,冬春气候干燥寒冷。
(三)华北地区的人文环境特点
1.华北地区地理条件适中,是主要的产棉区和小麦、粟米作物产区。 2.华北地区是近代中国的政治中心,政权建筑和皇家贵族民居建筑较集
中。 3.华北地区北接少数民族地区,有胡汉相杂的特点。 4.华北地区注重伦理道德,民风较朴素
3·按建筑构造方式分类
砖石、木材、泥墙木骨、竹等。 (1)由砖土建造的砖墙结构的北方中原地区的住宅; (2)以木结构为主的云南、西南地区的住宅; (3)江南地区内部主体木结构外包砌墙体的砖木混合结构住宅
4·按地域分类
(1)华北及东北区 (2)晋豫陕北之穴居区 (3)江南区 (4)云南区
地理环境对人居的影响:依山而建,逐水而居 坐北朝南,采光通风,结构稳定,材料讲究 布局紧凑,院落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