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测试题一一、填空(10分)1.()已成为全球通用的非处方药的简称。
2. 甲硝唑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0%(w/v),如果使用水-乙醇混合溶剂,则溶解度提高5倍,这种现象称为(),水-乙醇混合溶剂称为(),提高药物溶解度的原因一般认为是两种溶剂发生()或改变了原来溶剂的()。
3.软胶囊的制备方法有()和()。
4.热源具有()性,所以才能用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
5.控制区洁净度要求为10万级, 洁净区的洁净度要求为(),无菌区洁净度要求为()。
二、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糖浆剂的含糖量应为()g/ml以上A.65%B.70%C.80%D.85%2.当处方中各组分的比例量相差悬殊时,混合时宜用()A. 过筛混合B. 湿法混合C. 等量递加法D. 直接搅拌法3.在一定灭菌温度(T)、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min)为()。
A. D值B. F值C. F0值D. A 值4.下列不属于脂质体质量评价的是()。
A. 包封率和载药量B. 形态与粒径分布C. 渗漏率D. 体外释放度5.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最后取样点的累积释放率应()。
A. <50%B. >50%C. <75% D .>75%6.流通蒸气灭菌温度为( )。
A. 121℃B. 100℃C. 115℃D. 80℃7. TDDS中不属于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材料是()。
A. 丙二醇B. AzoneC. 硬脂酸钠D. DMSO8. 利用电阻与粒子体积关系原理测定粒径的方法为A.库尔特计数法B.比表面积法、C.沉降法、D.气体透过法9.具有起昙现象的表面活性剂是()A.卵磷脂B.肥皂C.吐温-80D.司盘-8010. 吸入气雾剂的药物粒径应控制在()以下A. 1μmB. 20μmC. 10μmD. 5μm三、处方分析(20分)1、肾上腺素注射剂肾上腺素1gNaHSO30.1gNaCl 8gEDTA-2Na 0.3g注射用水加至100ml2、呋喃唑酮胃漂浮片呋喃唑酮100g十六烷醇70gHPMC 43g丙烯酸树脂40g十二烷基硫酸钠适量硬脂酸镁适量四、分析讨论题(30分)1.根据Noyes-Whitney方程讨论影响药物溶出速度的因素及改善溶出速度的方法。
dC/Dt=KS(C s-C) K=D/Vσ2、用Fick第一扩散公式讨论中药浸出成分的扩散过程。
dM=-DF(dc/dx)dt五、论述题(30分)1、简述片剂制备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分析原因。
2、研制靶向制剂有何意义?将药物制成靶向制剂主要解决哪些问题?综合测试一参考答案一、 填空1、OTC2、潜溶,潜溶剂,氢键缔合,介电常数3、滴制法,压制法4、不挥发性5、1万级100级二、单项选择题1.A 2.C 3.C 4.D 5.D 6.B 7.C 8.A 9.C 10. C三、处方分析1、肾上腺素注射剂肾上腺素1g (主药)NaHSO30.1g (抗氧剂)NaCl 8g (等渗剂或渗透压调节剂)EDTA-2Na 0.3g (络合剂)注射用水加至100ml (溶媒)2、呋喃唑酮胃漂浮片呋喃唑酮100g (主药)十六烷醇70g (疏水性、密度小悬浮辅料)HPMC 43g (亲水性凝胶骨架材料)丙烯酸树脂40g (减缓释药作用)十二烷基硫酸钠适量(表面活性剂,增加亲水性)硬脂酸镁适量(润滑剂)四、分析讨论题1.dC/dt=K (C s-C)K=D/VσdC/dt-药物溶出速度,K-溶出速度常数,D-药物扩散系数,σ-扩散边界层厚,V-溶出介质量,S-溶出界面面积,C-溶液主体药物浓度,C s-药物溶解度(或固体表面药物饱和浓度)在漏槽条件下,C 0,dC/Dt=K (C s-C),表明药物溶出速度与溶出速度常数K,药物粒子表面积S,C s药物溶解度成正比。
增加溶出度方法:①增大药物溶出面积;②增大溶出速度常数;③提高药物溶解度。
2.用Ficks第一扩散公式讨论中药溶出浸出成分的扩散过程dM= -DF(dC/dx )dtdM-扩散物质量,dt-扩散时间,F-扩散面积,代表药材的粒度和表面状态,dC/dx-浓度梯度,D-扩散系数,负号表示药物扩散方向与浓度梯度方向相反。
由式可知,dM值与药材的粉碎度、表面状态、扩散过程中的浓度梯度、扩散时间与扩散系数成正比。
当D,F,t值一定时,dC/dx值如能保持最大,浸出即能很好地进行,这与溶剂性质、药材与溶剂相对运动速度有关。
五、论述题1.⑴ 裂片:药物压缩成形性差,压片机使用不当,造成压力分布不均匀;⑵ 松片:粘性力差,压力不足;⑶ 粘冲:颗粒不够干燥,吸湿,润滑剂选用不当或用量不足,冲头不光滑等;⑷ 片重差异超限:a.流动性不好 b.细粉太多:料斗内颗粒时多时少;⑸ 崩解迟缓:压力过大,崩解剂使用不当,量少;⑹ 溶出超限:不崩解,颗粒过硬,药物溶解度差;⑺ 片剂药物含量不均匀:a.片重差异超限 b.可溶性成分迁移。
2.靶向制剂能够将药物通过局部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的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等结构,可以提高药效,降低毒副作用,提高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和患者的顺应性。
① 药剂学方面的稳定性低或溶解度小;② 生物药物学方面的吸收小或生物不稳定性(酶,pH值等);③ 药物动力学方面的半衰期短和分布面广而缺乏特异性;④ 临床方面的治疗指数(中毒剂量和治疗剂量之比)低和解剖屏障或细胞屏障等。
综合测试题二一、填空(10分)1.()为药物传递系统的英文缩写。
2. 在混合物溶剂中各溶剂达到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这种溶剂称为()。
3.制备混悬剂的方法主要有()和()。
4.根据乳滴的大小,将乳剂分类为()、()和()。
5.等渗溶液系指渗透压与()相等的溶液二、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片剂辅料中既可以做填充剂又可以做粘合剂和崩解剂的物质是( )。
A.糊精 B.微晶纤维素C.羧甲基纤维素钠 D.微粉硅胶2.下述哪种增加溶解度的方法利用了增溶原理( )。
A.制备碘溶液时加入碘化钾B.咖啡因在苯甲酸钠存在下溶解度由1:1.2增加至1:50C.洋地黄毒苷可溶于水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D.用聚山梨酯80增加维生素A棕榈酸酯的溶解度3. 下列关于冷冻干燥的正确表述 ( )A.冷冻干燥所出产品质地疏松,加水后迅速溶解B.冷冻干燥是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所出产品不利于长期储存C.冷冻干燥应在水的三相点以上的温度与压力下进行D.冷冻干燥过程是水分由固变液而后由液变汽的过程4. 以下关于等渗溶液和等张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0.9%的氯化钠既等渗又等张B.等渗是生物学概念C.等张是物理化学概念D.等渗溶液是指与红细胞张力相等的溶液5.可作为缓释型薄膜包衣材料的是( )。
A. 甲基纤维素B. 乙基纤维素C. 聚维酮D. 玉米朊6.表面活性剂中毒性最小的是( )。
A.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B.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D. 氨基酸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7.当处方中各组分的比例量相差悬殊时,混合时宜用()。
A. 过筛混合B. 湿法混合C. 等量递加法D. 直接搅拌法8. 固体分散体中药物溶出速度表述正确的是( )。
A.分子态>无定形>微晶态B.无定形>微晶态>分子态C.分子态>微晶态>无定形D.微晶态>分子态>无定形9. 缓控释制剂的体外释放度至少应测( )个取样点。
A.1B. 2C.3D. 410.下列有关药物透皮给药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药物分子量大有利于吸收B.药物熔点高有利于吸收C.透皮给药能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避免首过效应D.剂量大的药物适合透皮给药三、处方分析(20分)1.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C 104 g ( )依地酸二钠 0.05 g ( )碳酸氢钠 49.0 g ( )亚硫酸氢钠 2.0 g ( )注射用水 加至 1000 ml ( ) 2.复方新诺明片磺胺甲基异噁唑(SMZ)400g ()三甲氧苄氨嘧啶(TMP)80g ( )淀粉40g ( )10%淀粉浆 24g ( )干淀粉 23g ( )硬脂酸镁 3g ( )制成 1000片四、分析讨论题(30分) 1.写出下列计算公式的名称及各符号的意义。
)(W M G W DV −−= 2. 写出下列计算公式的名称及各符号的意义。
五、论述题(30分)1.什么是去离子水、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各有何应用?2.简述乳剂放置过程中产生分层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综合测试题二参考答案一、填空1、DDS2、潜溶,潜溶剂3、分散法,凝聚法4、普通乳,亚微乳,纳米乳5、血浆渗透压二、单项选择题1.B 2.D 3.A 4.A 5.B 6.C 7.C 8.A 9.C 10. C三、处方分析1.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C 104 g (主药)依地酸二钠0.05 g (金属离子络合剂)碳酸氢钠49.0 g (pH调节剂)亚硫酸氢钠 2.0 g (抗氧剂)注射用水加至1000 ml (溶剂)2.复方新诺明片磺胺甲基异噁唑(SMZ)400g (主药)三甲氧苄氨嘧啶(TMP)80g ( 主药)淀粉40g ( 稀释剂)10%淀粉浆24g ( 粘合剂)干淀粉23g ( 崩解剂)硬脂酸镁3g ( 润滑剂)制成1000片四、分析讨论题1.置换价(DV):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称为该药物对基质的置换价G:纯基质平均栓重M:含药栓的平均重量W:每个栓剂的平均含药重量2、Fick’s第一扩散公式用于描述溶质在边界层内扩散速度规律。
dM:扩散物质量;dt:扩散时间;F:扩散面积;dc/dx:浓度梯度;D:扩散系数;-:负号药物扩散方向与梯度相反五、论述题1、⑴纯化水:为原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它适宜方法制得的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
纯化水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的溶剂或试验用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⑵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注射用水为配制注射剂用的溶剂。
⑶灭菌注射用水:为注射用水经灭菌所得的水,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解或注射液的稀释剂2、分层;乳滴上浮或下沉现象,原因:分散相和分散的介质密度差造成的,符合stokes公式,可以通过减小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密度差,或增加分散介质粘度,减少分层速度。
也可通过增加相容积比减少分层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