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察欧洲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

考察欧洲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

考察欧洲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笑京中国智能交通系统(ITS)考察团应欧洲智能交通系统协会(ERTICO)的邀请,于2002年1月10日-1月18日对欧洲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考察。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考察团在组成人员有:科技部高新司蔡文沁处长、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王笑京副所长、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王长君副所长、北京市公共交通研究所杨宏伟高级工程师、上海交通大学施鹏飞教授以及理想莱茵公司的陈新愚。

代表团在欧洲期间参加了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中欧信息交流会议,考察了比利时、荷兰和德国等地的智能交通项目,与各方面的政府部门、交通管理部门、交通运营企业以及开发商和设备供应商进行了交流。

一、中欧信息交流会议和访问ERTICO中欧在智能交通领域开展交流和合作已有多年,在这一基础上欧盟委员会的其第五个框架计划中安排了中欧合作项目PEACE,该项目的目的是加强中欧在智能交通系统领域的交流,在中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市场上为欧洲主要工业企业寻找合作和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本次中欧信息交流会议就是该项目的启动工作之一,PEACE项目的承担者ERTICO受欧盟委员会的委托举办了这次会议。

这次会议于2002年1月10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总部所在地)进行,会上首先由欧盟委员会代表Andre Vits先生、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徐海处长和ERTICO首席执行官Olivier Mosse先生致词,他们回顾了中国科技部与欧盟委员会以及ERTICO的合作情况,展望了未来智能交通领域的合作,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和PEACE项目加快中欧在智能交通领域实质性的合作。

接着会议进入交流和讨论,首先,ERTICO的项目负责人Sansone先生介绍了欧洲智能交通的发展趋势,根据Sansone先生的介绍,欧洲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努力提供无缝隙的服务;集成车内和个人通信系统;长时间在线接入服务;标准化等。

目前欧洲每年销售100万套车载导航系统,根据Nokia的估计到2005年所有的新车将至少有1个Internet地址;现在欧洲在ITS 方面主要在进行交通通信、移动通信平台、交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开发和应用,将利用这些系统提供应急呼叫、远程诊断(指对汽车故障)、导航、交通信息、旅游信息和预订、道路收费、货运和车对管理以及针对步行者的定位、找路和实时信息服务等。

可以看出,由于欧洲道路基础设施及交通管理系统已经有一定的水平,因此欧洲已经将眼光放在了与交通和出行有关的通信和信息服务上。

为使欧洲工业界对中国的ITS发展有较多的了解,这次会议的大部分时间是安排中国代表团向欧洲各方面介绍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趋势、中国政府的政策、中国优先开展的项目以及可能的商业机会并进行讨论。

会上科技部高新司蔡文沁处长介绍了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趋势、中国政府在“十五”期间安排的开发项目以及中国政府对智能交通系统的政策支持;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王笑京副所长(兼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回顾了近几年中国与欧盟在ITS领域的技术合作情况,介绍了中国在ITS标准化方面的有关工作以及中国交通部“十五”期间在智能交通系统方面准备进行的开发和应用工作;北京市公共交通研究所杨宏伟高级工程师介绍了北京公共交通近年来的发展以及将要开展的工作;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王长君副所长介绍了中国城市交通管理的现状、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的开发情况以及“十五”期间将重点进行的开发和应用项目;上海交通大学施鹏飞教授介绍了上海近年来经济发展对交通提出的挑战以及上海市政府希望应用ITS的有关技术改善上海交通的打算;理想莱茵公司的陈新愚介绍了广州市开展智能交通系统开发的有关情况。

以上介绍结束后,与会的欧洲工业界人士就交通规划、标准化、交通信息服务、欧洲公司可能进入中国智能交通领域的方式等方面的问题与中国代表团进行了讨论。

1月11日,中国智能交通系统考察团应ERTICO的邀请到ERTICO进行了1天的交流,在交流中,欧方安排六位专家介绍了ERTICO在欧盟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二、考察交通通信和信息服务系统2002年1月14日中国智能交通系统考察团参观了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市的ASTRID有限公司。

这是一家由联邦政府和市政府共同投资组建的企业,主要负责向比利时全国各级警察部门(交通、消防等)及道路交通参与者提供通讯服务,包括发生交通事故后的信息发布、计算机辅助警力自动调配等等。

ASTRID公司内建有一个全国性的数据服务中心。

全国11个省建有11个主站,下有415个无线通讯基站。

主站之间及主站与基站之间都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相互联接,首都区主站就建在ASTRID公司。

一旦全国某条公路上发生突发性交通事件,通过“101”紧急电话、或路边紧急电话、传真等方式到达全国数据服务中心,服务中心通过上述通讯网络系统迅速通知离出事地点最近的警察部门到达现场并进行现场协调和处理,同时自动与现场处理人员保持不间断联系,并为现场一切必要的后续服务提供持续的通讯链路。

根据ASTRID公司的介绍,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将各公共安全部门涉及通信和信息的系统集成在一起,由政府的公司统一进行建设、维护和更新,实现了通信信息基础设施的共享和合理使用,使得有关业务部门能够集中精力处理自身的业务,而将通信和信息基础设施及其服务系统交给更加专业的部门运营。

2002年1月15日,中国智能交通系统考察团访问了位于荷兰首都阿母斯特丹市郊的荷兰国家交通信息中心,该中心是由荷兰运输、水利和公共工程部与荷兰国家警察部门共同组建和管理的。

荷兰的交通管理与中国有类似之处,即城市的交通监控和管理是由警察负责的,而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的监控和管理则是由荷兰运输、水利和公共工程部负责的,两个部门分别建有各自的监控中心。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两部门就开始研究如何协调管理,他们曾经在鹿特丹建立了联合试验场,将两个部门的信息系统连接起来,两个部门的管理人员联合进行工作,试验在信息系统互通互联、信息资源共享的条件下交通管理的新方式。

荷兰国家交通信息中心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建设起来的,这个中心连接公路和城市的交通监控中心,对各监控中心传来的信息进行存储、加工和交换,并将加工后的交通信息提供给媒体和进行增值服务的信息服务商,但是该中心对各监控中心没有控制权,不干预监控中心的工作。

这个中心已经成功的运行了3年多,为出行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服务,也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了信息交换和共享服务。

三、考察城市交通管理系统2002年1月17日,考察团一行考察了德国科隆市的城市交通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

科隆市位于德国鲁尔工业区的中心,该市有100万人、50万辆车(1997年的数字),鲁尔工业区内有居民320万人,在以科隆市为中心的5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1000万人口,每天进出科隆市有41万人次,24万人直接进入市中心区上班,仅科隆市东部的3号高速公路,每天的交通量就达到17万辆。

针对科隆市及鲁尔工业区的发展情况,在已有的城市交通控制系统基础上,科隆市议会决定投资建设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该项的目的是协调小汽车交通和其他方式交通,为居民提供不间断的各种方式的出行和交通信息,包括:目前的交通状况信息;短期交通预测;路线导航;在线出行时间信息;私人和公交出行所花费时间和费用的对比;实时更新的公共交通运营时间表;可用停车位预测;停车预定;天气预报等。

所有这些信息将被采集和广泛的传播,使得每个出行者都能够随时随地的使用。

总之将使科隆的交通透明。

整个系统由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电视监视系统、停车诱导系统、可变标志交通诱导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及交通控制和信息服务中心组成。

(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不包括在内,但向该系统提供道路实时信息。

)交通信息采集系统收集道路施工、重大活动、公交信息、停车信息、环境与天气相关信息。

交通控制和信息服务中心负责所有到达交通信息的处理、存储和发布。

停车诱导系统通过250块动态停车诱导标志、180块静态显示牌来提供35个停车场(楼)的19000多个停车位、27000多个路侧停车位的停车状态。

可变标志交通诱导系统通过进入城市方向的高速公路上设置的19块光纤发光显示屏来显示桥梁交通信息、气象信息、重大活动,特别是实时交通状况。

此外,系统还通过电视节目、图文电视、交通广播、报纸、INTERNET、车载查询等方式向社会发布交通状况信息。

目前该系统已可为居民提供以下信息服务:在出行前,居民在家中和办公室可通过广播、电视节目、图文和互连网了解出行信息,报纸提供长期预测和建议;在出行过程中,出行者通过可变信息板了解科隆交通管理和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或者在公交车站上了解最新乘客信息;车载导航系统、车载无线电和手机也可用来传递信息;该系统于1992年开始部分投入运行,现已经全部建设完成,根据近10年来的统计,由于该系统的应用,使得市中心每年减少2100万车公里,每年可以节省1800万马克,产出投入比约为6.3,可以说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四、考察公共交通系统(一)比利时福兰德斯(FLANDERS)地区公交ITS应用情况德林(De Lijn)公司是一家由福兰德斯地区政府控股的公交公司,主要业务是在市区、郊区和地区范围内,为乘客提供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公共汽车等常规和预约客运服务,年客运量2.4亿人次。

员工5,813人,车辆总数2,820(其中无轨电车:20辆,有轨电车:291辆,公共汽车:2,509辆)。

为了解决城市中的交通问题,提高公交客运服务水平,以便吸引更多的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德林公司在96年实施了旨在改善公共交通服务的计划。

1、计划的原则:满足乘客、地区及当地政府的需求2、计划目标:市区、郊区和地区一体化;换乘方便;票务系统一体化;明确服务观念;客运服务多元化(从轻轨到预约客运服务);3、开发的系统收费系统(PRODATA);乘客信息系统(JUPITER);车辆监控系统(TRAMVISION)目前,德林公司有600辆公共汽车安装了GPS设备和无线通讯,并建立了车辆调度中心和开发了相应的调度管理平台,调度人员可从屏幕上监控车辆的运行状况,在必要时与司机通话,下达调度指令。

由于ITS技术的应用使得公司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将公共汽车服务拓展到人口相对稀少的地区,乘客可提前电话预约出行服务,然后由公司根据需求编制行车计划。

公共交通改善计划的实施提高了公司的客运效率和效益,增强了公共交通系统的吸引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年客运量从1996年的2.15亿猛增到2000年的2.4亿。

(二)科隆市的公共交通系统科隆市的公共交通主要由KVB公司经营,KVB公司是德国最大的公交企业之一,拥有3,000多名员工、300辆最现代化的公共汽车和340 辆有轨电车,为乘客提供舒适、安全的市区和地区公交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