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任务一:先了解一下所用电脑的各种配臵
每3位同学一个小组,交流讨论如何查看电脑配臵,并写在下面。

CPU:
内存:
硬盘:
系统软件:
局域网IP地址:
二、本节作业
1.阅读课本,填空理解:()同()、()一样,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一。

2.古人眼中的信息
古人对信息的企盼,请同学们思考思考,想想、说说有关‚信息‛的唐诗、宋词吧!(当然,可以不仅仅局限在包含‚信息‛这两个字的诗词上)
①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②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信息无处不在
(1)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是信息吗?
(2)信息与载体是什么关系?
4.阅读下面文字,进一步理解信息。

因为信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需要有东西来记录,表示出来,让大家可以看到,摸到,感觉到,这些东西就是载体。

很久很久以前,原始人没有语言,没有文字,如何来传递信息?
通过动作,表情来传递,交流信息。

但动作,表情有一个缺点,就是不容易表达,容易引起误解。

于是就产生了语言,这是人类社会第一次信息革命。

然而,语言有一个缺点,它不能记录。

于是就产生了文字,这是人类社会第二次信息革命。

然后那个时候没有纸,文字记录在哪儿?石头,甲骨上,不方便记录。

于是就有了纸和印刷术,人类可以方便地记录信息,交流信息。

然而信息受地理条件限制,不容易传播。

于是有了电话,电报。

信息可以容易地从某地传递到另一地。

计算机和网络的出现,使我们处理信息越来越方便,越来越高效。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计算机技术只是信息技术的一种,计算机是帮助我们人类处理信息的一种工具。

小结:信息无处不在,信息必须通过()表示、传播、存储5.阅读下面资料,找出每段资料分别主要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资料1:在古代,烽火的含义是为了报警有外敌入侵。

但是点燃的烽火本身只是信息的载体,它里面包含的意义即有外敌入侵,这才是信息。

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2:同学们根据课程表和时间表知道什么时候上什么课,各科老师根据课程表和时间表知道什么时间给同学们上课。

一个面包分给大家吃,分的人越多,每人吃的越少;而一句赞美的话说给大家听,听的人越多,快乐的人也越多。

信息是可以共享的,是可以无限复制的,大家不要吝啬自己赞美的话。

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3:医生根据以往的病人病历分析对各种病痛选择更好的治疗措施。

信息必须依赖一定的载体才能体现出来,但是信息不随载体的物理形式而变化。

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4:目前汽油价格高涨,青岛许多加油站用油非常紧张。

车子加油要排很长的队,甚至要开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加油站才能加到油。

司机和同学们都获知了这么一条信息,起的作用一样吗?说明信息具有什么特征?
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5:7月5日,天气炎热,李先生在翻阅7月1日报纸时看到一条信息:‚今明两天到港丰家电商场购买空调1台即获得300元现金券‛。

于是,李先生便前往港丰家电商场,却被告之他不能享受优惠。

为什么?
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6:《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蒋干从周瑜那里偷回人家事先伪装好的蔡瑁、张允的投降书,曹操阅毕,即将两人斩首示众,致使曹军损失了通晓水性的将领;曹操还听信庞统的计谋,将船首尾相接,结果被前来诈降的黄盖用载满燃烧物的小船攻入,落得个‚火烧三军命尽丧‛
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7:‚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例如,对于同一件事情,每个人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
资料8:DNA生物遗传信息()
资料9:通过卫星电视,世界各地的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巴塞罗那游泳世锦赛男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孙杨以14分41秒15的成绩
夺得冠军。

孙杨身披五星红旗出场,夺冠
的他忘情怒吼,双手捶胸彰显男儿本色。

图为孙杨夺冠瞬间。

这个案例说明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
资料10:信息沟通促进了人类的进化和文明的演变。

从烽火台、鸿
雁传书,到电报、电话、互联网,再到移动电话,沟
通的手段日益丰富,人类的社会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巨
大的变化。

如图所示画面内容与选项中的哪种信息传
递方式有关()
A.鸿雁传书B.烽火台C.鲤鱼传书D.驿站古道
资料11: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政府就发动朝鲜战
争中国会否出兵的问题展开了反复的讨论。

讨论的结果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自顾不暇,不会也不敢出兵。

当时,欧洲德林公司也围绕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就在美国政府发动侵朝战争前8天,德林公司打算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500万美元的价格(相当于当时一架战斗机的钱)卖给美国对华政策研究室。

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朝鲜停战后,美国才以300万美元买下德林公司的研究成果:主题是‚中国将出兵朝鲜‛,另附几百页的论证材料。

美军侵朝司令麦克阿瑟谈起这件事时大为感慨地说:‚我们最大的失策是,舍得几百亿美元和数十万军人的生命,却吝惜一架战斗机的代价。

‛()
小结信息的基本特征有:
【拓展阅读材料】:请大家阅读两个故事,思考养成善于收集、分析信息的习惯、训练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一个故事
鲍勃和托德的故事
鲍勃和托德在同一家公司上班,他们年龄相当,参加工作的时间也差不多,他们工作起来也很卖力。

但是,托德参加工作后不久就得到总经理的赏识,一再被提拔,从领班到部门经理。

鲍勃象被人遗忘了似的,一直在基层。

鲍勃是在忍无可忍了,有一天他想总经理提出了辞职,并大胆的指出总经理太没眼光了,总偏爱那些热衷于吹牛拍马的人,而辛勤工作的人得不到提拔。

总经理一言不发的听他讲完,他知道鲍勃工作很能吃苦,但他身上缺少一些东西,如果他只说他肯定不服,于是总经理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说:"好吧,也许我的眼睛真的有点浑了,不过我很想证实一下,你现在到集市去,看看有什么卖的。

"
鲍勃很快从集市上回来了,说刚才集市上有一个农民拉了车土豆在卖。

"一车大约多少斤?"总经理问。

鲍勃立即赶回去,过了一会儿会来说,车上有40多袋土豆,每袋约20斤。

"多少钱一斤?"总经理问。

鲍勃又要跑回去,但总经理把他拉住了:"鲍勃先生,请休息一会吧。

看看托德是怎么做的。

"他派人把托德先生叫来,对他说:"托德先生,你马上去集市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
不一会儿,托德回来了,他想总经理汇报说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40多袋,共800多斤,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已经带回几个土豆让总经理过目。

这位农民今天下午还要拉车西红柿上市,据说价格还可以,他准备在和这个农民联系一下。

鲍勃一直在一旁看着,他的脸渐渐红了,他请求总经理把辞职报告还给他,现在他终于知道自己和托德之间的差距了。

第二个故事
日本人是如何得到大庆油田的情报的
世界上一直关心中国有没有大油田,今年4 月20日,中共的《人民日报》登载了《大庆精神大庆助的文章,肯定了中国有大油田,日本人把这一信息储存到计算机里去,但是大庆油田在哪里呢?以后《中国画报》又刊登了大庆油田'王铁人'的照片。

日本人从王铁人戴的皮帽子及周围景象推断:大庆地处零下三十度以下的东北地区,大概在哈尔滨和齐齐哈尔之间。

日本人又利用到中国的机会,测量了运送原油火车上灰土的厚度,大体上证实了这个油田和北京之间的距离。

以后,大陆《人民中国》杂志有一篇关于王铁人的文章,提到了马家窑这个地方,并且还提到钻机是人推、肩扛弄到现场的。

日本人推断此油田靠车站不远,并进一步推断就在安达车站附近。

日本人对中国东北的地图非常清楚,从地图上,他们找到了马家窑是中国黑龙江海伦县东南的一个小村。

并依据马家窑推测出大庆油田地址。

进而,日本人又从一篇报道王铁人1959年国庆节在天安门广场观礼的消息中分析出,1959年9 月王铁人还在甘肃省玉门油田,以后便消失了,这就证明大庆油田的开发时间自1959年9 月开始。

日本人又对《中国画报》上刊登的一张炼油厂的照片进行研究,那张照片上没有人,也没有尺寸,但有一个扶手栏杆。

依照常规,栏杆高一米左右,按比例,日本人推断了油罐的外径,并换算出内径为五米,判定日炼油能力为九万千升,加上残留油,再把原油大体上30%的出油率计算进去,判定原油加工能力为每天3000千升;一年以330 天计算,每口井年产原油为一百万千升,大庆油田有八百多口井,那么年产量约为360 万吨。

这样,日本人就弄到了大庆油田的情报......
完成后以‚学号姓名‛命名上传至ftp://192.168.0.144下对应文件夹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