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学习任务单

课程学习任务单

1 学习任务1 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简介

单元编号 1 单元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介绍 学时 1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

1. 查阅资料,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的逻辑结构与内容体系 。

2. 请在学校网站上查出本专业教学计划,在下表中写出每学期对应的课程名称。 学期 对应课程名称

1

2 3 4 5 6

3. 预习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二、毛泽东思想 2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3.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四、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单元学习小结 (学完本单元后有哪些收获、感想、期望、建议等)

学习任务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单元编号 2 单元名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学时 6 教学目标 1. 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科学内涵和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之间的关系;理解认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理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2. 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社会革命和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3

领会实践和理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规律,提高将自身的学习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的自觉性 一、课后思考,并回答:(组长检查) (一)神奇的货币

1.货币是如何产生的?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纸币的发行规律是什么?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2.信用卡、支票和外汇的含义各是什么?什么是外汇?什么是汇率?、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有何意义?

(二)多变的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价格和价值有什么关系?价值规律的内容有哪些?它是如何表现的?

2.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有何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怎样? (三)多彩的消费 1.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居民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有何影响?

2.消费类型有哪些?什么是恩格尔系数的含义?生存资料、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

二、课堂展示作业(学生点评、小组互评): 小组汇报 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1. PPT制作(小组协作) 2. 小组汇报记录 (学会倾听是综合素质中的一项重要能力,请在听其它小组汇报时,适当的在下面做一些笔记)

三、课外练习(用作业本做,由教师批改) 知识运用

1.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2年8月2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00美元兑人民币634.78元,而8月16日,100美元兑换人民币634.95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外汇执行货币的什么职能? (2)外汇和汇率是一回事吗? 4

(3)对比2012年8月20日与8月16日情况,分析人民币汇率是升高了还是降低了? (4)评析:人民币汇率升高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要使人民币升值。

2.温家宝在2012年工作总体部署时,谈到调控物价,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反弹。温家宝总理曾指出,控制物价上涨关键是要采取四方面的措施:第一,控制货币流动性,也就是管好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第二,要努力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要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第三,要搞好流通,特别是要减少流通环节;第四,要管好市场,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使整个市场有序地发展。 结合材料,说明政府降低物价所采取措施的经济生活依据。

3. 某校一位同学购买了一款iPhone5手机,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和思考。iPhone5手机上市后颇受消费者欢迎。这款手机是由美国公司设计研发、中国公司参与组装、高技术集成、有独特的好用的人机交互,同时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时尚元素。 依据材料,运用价格与消费的知识,阐明企业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原因。

4.撰写小论文:以我的金钱观、艰苦奋斗是不是已经过时或适度消费之我见等为题定一篇600字左右的小论文。

单元学习小结 (学完本单元后有哪些收获、感想、期望、建议等) 5

学习任务3毛泽东思想 单元编号 3 单元名称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学时 7

教学目标 1. 了解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 2. 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3. 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4. 了解企业的含义及基本分类。 5.了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知道如何从政府及劳动者两个方面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6.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懂得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与方式。 7.了解储蓄存款的含义及主要种类。 8.了解股票的含义、特点,股票投资收入的来源。 9.了解债券和商业保险的含义、种类和特点。 10.了解我们所消费的财富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在财富创造过程中,参与经济生活的基本身份有劳动者、经营者、投资者等。 一、课后思考,并回答:(组长检查) (一)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怎样?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企业与劳动者 1.什么是企业?企业是如何分类的?如何才能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

2.劳动者应该树立的怎样的就业观?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与方式是什么? (三)投资理财的选择 1.什么是储蓄存款、它的主要种类有哪些?商业银行是什么性质、它的基本业务主要有哪些?

2.为什么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建立和发展股票市场有什么重要意义?投资理财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二、课堂展示作业(学生点评、小组互评): 小组汇报 综合探究二“做好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准备” 1. PPT制作(小组协作) 2. 小组汇报记录 6

(学会倾听是综合素质中的一项重要能力,请在听其它小组汇报时,适当的在下面做一些笔记) 三、课外练习(用作业本做,由教师批改) 知识运用 1.材料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支付的不断完善,加上物流业的配套建设,网上购物方式获得更多人群的青睐。据统计,2012年上半年网上支付交易额同比增长66%。作为一个正在发展的产业,不仅直接产生了美术设计、网购服务、仓储、配送、系统开发等行业,而且还催生了网模、职业砍价师、网购推销员等新兴衍生职业。

材料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更要在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新的成效。从投资和消费结构看,既要稳定投资,更要努力扩大消费,通过增加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同时完善促进居民消费的政策,改善城乡消费环境,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与消费知识,分析网购这一经济现象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二,请你为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几点建议。 2.从收益最大化的角度,你会选择下表中哪种理财产品( ) A.股票 B.债券 C.基金 D.保险 3.某商业银行发售的一款理财产品期限为133天,认购金额在5万至10万元之间的预计到期年化收益率(即当前收益率换算成年收益率)为6.20%。一市民购买7万元该产品,其预期收益的计算方法为( )

A.70 000×6.20% B.70 000×6.20%÷365 C.70 000×6.20%÷365×133D.70 000×6.20%×133 4.假设2013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14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最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4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5.假设2013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14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最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6.刘某将7万元人民币以整存整取的方式存入银行,存期为1年,年利率为3.5%。如果存期内CPI平均涨幅为5%。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存款到期后,他的存款实际收益为( )

A.1050元 B.-2450元 C.2450元 D.-1050元

单元学习小结 (学完本单元后有哪些收获、感想、期望、建议等) 7

学习任务4收入与分配 单元编号 4 单元名称 收入与分配 学时 5 教学目标 1. 了解财富分配的有关知识。 2. 了解参与经济生活的基本身份有:生产要素提供者、国家管理者、纳税人。 3. 了解我国的个人收入是如何进行分配的。 4. 了解国家是如何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 一、课后思考,并回答:(组长检查) (一)个人收入的分配 1. 什么按劳分配?为什么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什么是收入分配的公平?我国实现社会公平的政策举措有哪些?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如何?怎样处理?

3.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理论依据 4. 填写下表: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存在的根本区别 按劳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

区 别

所有制 [

分配 方式

劳动者向企业提供劳动,企业将按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支付劳动报酬

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