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贸市场说明(结构)-

农贸市场说明(结构)-

和田·昆仑综合市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说明第一部分建筑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1、地理位置昆仑综合市场位于和田最繁华的地段,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临乌鲁木齐北路,南侧为和睦路,北临315国道,用地面积约56928.0平方米。

北临火车站约3公里,交通便利,是商家必争之地,东北方向紧临昆仑屠宰厂、天然气公司;东临客运站、交通局、红星市场;南临市政府、水利局、财政局、国土局、交通大队、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单位。

良好的地理位置为本地块的建设、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项目背景本地块规划为综合市场,部分沿街建设高层住宅,使商业和居住相互依托发展,进而带动周边地块发展,使之成为和田地区最大的综合市场。

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欢迎,为老百姓谋得更好的利益。

二、设计依据1、甲方所提供的用地红线图,原始地形图及相关要求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版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6、《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49-88)7、《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8、其它现行国家及省、市规范、规程和规定三、区域现状综合市场是由昆仑农产品有限公司为方便百姓生活、解决百姓就业、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在当地政府和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建设的。

本公司2007年被批准为“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

2009年被认定为“国家商务部双百市场工程项目单位”在本公司的积极努力下,该市场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有效地带动了周边地区居民脱贫致富。

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已营业,其中一期工程B、C、D三栋面积为14551平方米,冷藏保险库面积3000平方米。

综合市场的建设和使用关系到当地百姓的切身利益,市里领导对综合市场的建设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帮助。

在市场总裁——艾海提的陪同下,市里领导也亲自到市场里视察、参观,关切的询问了有关于市场产品储存、销售、经营情况等一些问题。

政府的关心和帮助有力的促进了综合市场有条不紊的发展建设,老百姓的生活也会过得更加红红火火。

四、设计原则本规划方案是根据和田市现有人口密度和经济规模发展现状,按照和田市政府带动综合市场的要求做的。

在设计工程中,本着振兴当地经济、宣传和推广当地产品、造福和田人民为主要的设计方向,对该地块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设计。

地块充分利用现有地势和该区域产品经营的品种和方式,将该地块的地下部分设计成为和田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全(家具、建材、服装、家电等)的综合市场。

该市场的形成必将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更多的为国家、政府纳税,更实在的解决百姓的就业、生活问题,更好的造福于国家、造福于社会。

地上根据周边商业情况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建设为市场,为当地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使百姓购买生活之需更加方便、快捷。

上下市场的立体建设模式不仅节约土地,减少政府对城市配套的重复投资建设,也使市场之间相互依托、共同发展。

该地块积极响应政府的政策,在沿街商铺和内部商铺上建设住宅,减轻了政府和社会的负担,也实实在在的解决经营者的衣食住行等问题,使市场里的经营者和有需要的人们居住的更加舒适、便利,免受来回颠簸之苦,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良好的生活保障也更快、更好的带动市场的繁荣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更好的为百姓服务、为社会服务。

五、规划结构及功能布局在地块整体规划用地中,采用“立体建设”的方式,将综合市场和附属部分分别设置于地上与地下,使二者既不相互干扰,但又相互紧密联系。

地上部分以2层市场为主,周边辅以2层沿街商铺、高层住宅。

因地块较为狭长,在台北西路和乌鲁木齐北路交叉口处,设计一幢二十一层的高层建筑,作为整个项目的标志性建筑,在场地的西侧布置带两层商铺的十八层的高层住宅楼。

地下市场部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地下二层设计为停车库,考虑到市场的特殊使用要求以及对周边住宅产生的不良影响,故将地下的车行主入口分别设置于地块的南面和东面,使地下停车的车辆快速的进入市场减少对地面的影响,同时市场内部设置两个长方形的下沉广场,不仅为人们进出市场提供便利条件,也使市场的采光、通风得到良好的解决。

市场的东面、西面和北面也分别设置了市场的人流入口和车行次入口,使进出市场更加方便快捷。

六、道路交通组织地上市场主干道为6米,采用环路形式,方便人们进出区域。

环状的交通流线不仅方便于各种车辆的通行和停放,也更加有助于消防,使消防车能够快速、准确的到达各个位置。

环路在适宜的部位提供的露天停车位,弹性缓解停车需求。

市场车行主入口分别设置于南面、西面,东侧设计地下市场人行出入口和地下车库车行出入口,交通发达,合理的出入口设置不仅使狭长的地块得以贯通,为市场的交通带来方便,也为本地块的分期开发建设做好准备。

七、建筑设计1、户型设计根据该地块位置和使用人群对居住的要求,本小区住宅户型以多种户型为主,其中5#6#楼设计50平方米的廉租房,其他楼设计一些70多平方二室一厅和100多平方米三室二厅的户型,丰富的户型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居住需求。

2、建筑风格沿街住宅在建筑外形上,采用檐口坡屋面,配以具有地中海风格符号的建筑元素,创造性地组合一个美观大方,形态优雅、独特的居住建筑。

独有的风格特点不仅表明了本区域建筑的风格个性,还充分体现了其在建筑群中的空间构图地位,鲜明、有力的表达了有极富韵律感的建筑构成方式,地块的中心商铺区立面风格与沿街商铺立面风格相统一,同时又不失现代风格。

内部市场通过连廊相连接,有机成为统一的整体。

营造了非常活跃的商业氛围,无形中创造了商业街景。

3、建筑色彩及材料建筑色彩也是规划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协调整个区域色彩格调的基础上,考虑建筑的主色调统一,局部色彩又有变化,使建筑整体有一个统一的品味格调,同时又体现各单体的可识别性,增强建筑的领域感。

外门窗为彩铝门窗配以透明玻璃,外墙壁涂料以米黄色为主色调,底部配以浅褐色砂岩,使建筑的细部得到完美的展现。

八、经济技术指标第二部分结构设计说明一、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二、自然条件1. 风雪荷载2. 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三、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1. 本工程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规定及规程(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6)《建筑地基设计规范》(DB33/1001-2003)(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9)电算软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编制的PMCAD、SATWE。

2. 活荷载标准值四、结构选型1. 地基基础:根据本场地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高层拟采用筏板基础,地下室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2. 结构选型:1、上部结构体系:本工程分多层商铺和18-21高层住宅;高层住宅结构体系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7层以下商铺采用框架结构;地下室的抗震等级均同上部。

大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层。

2、地下结构:部分住宅下设两层地下室,结构中间不设缝;为防止砼收缩裂缝,特采取以下措施:1)在砼中掺加微膨胀剂及抗裂纤维。

2)设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

3)地下室顶板以上无建筑物处采用地面覆土保温。

3.特殊结构处理:由于地下室结构长度超长,为预防地下室裂缝的产生,采用以下几种措施相结合控制裂缝。

(1)优化配合比,采用低收缩高性能混凝土或添加各种混凝土外加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2)增加构造钢筋,配筋尽可能做到细、密,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以起控制裂缝扩展和减少裂缝宽度的作用。

(3)设置后浇带(膨胀带),采用后浇带分段施工,以使混凝土较能自由的完成大部分收缩,亦可设置膨胀加强带或留设施工缝采取间接跳仓施工。

(4)掺加改性工程纤维,地下室外墙、底板、顶板结构超长,在以上结构部位混凝土中掺加ZR-L 等改性工程纤维,可有效缓解因温度应力产生混凝土收缩开裂。

(5)在一定的位置设置伸缩缝。

五、主要建筑材料材质和强度等级1. 混凝土(1) 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见下表(2) 混凝土耐久性分类室内正常环境为I类,室内潮湿、露天及与水土直接接触部分为II-A类。

2. 钢材:钢筋:地下室及上部结构梁、柱、墙采用HRB400级钢筋,箍筋采用HPB300;板采用CRB550钢筋。

型钢、板材等: Q235B钢。

3. 焊条HPB235钢筋,Q235钢焊接: E43系列;HRB400钢筋焊接: E55系列。

4.墙体±0.000以下,MU10实心水泥砖,M7.5水泥砂浆砌筑;±0.000以上,外墙采用陶粒砌块,M5混合砂浆砌筑。

大开间二次分隔内墙采用轻质隔墙。

第三部分给排水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版(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年版)(6)建筑方案设计图二、设计范围本工程红线内的给排水设计三、生活给水系统(1)水源:本工程考虑从台北西路和乌鲁木齐路市政管引入两根DN150给水管,绕建筑成环状布置,供应生活及消防用水。

(2)供水方式本工程五层以下用水量器具采用市政给水管直接供水,六层以上采用水泵供水方式,用水点压力不大于350KPa。

在地下室设生活水箱及生活给水泵。

四、消防本工程按建筑物性质属一类高层建筑。

各楼内设消火栓及自喷给水系统。

(1)消防用水量室内消火栓20L/S,持续供水保证2小时。

室外消火栓15L/S,持续供水保证2小时。

自喷给水30L/S,持续供水保证1小时。

(2)室外消防给水室外消防给水管与生活给水管各用一根,从台北西路和文乌鲁木齐路市政管网引两条DN150管线绕大楼成环状布置。

满足大楼室外消防水量要求。

(3)室内消防给水各楼设室内消火栓系统及自动喷淋系统,在大楼外面设两套SQ-A-150型消火栓水泵接合器,设二套SQ-A-150型自喷水泵接合器,大楼消火栓和自喷系统竖向不分区,相互独立。

在27#楼屋顶设一只贮存10分钟消防水量(18m3)水箱,屋顶设一只试验消火栓。

地下室消防水池容量252m3。

1)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布置保证同层任何部位均有两股充实水栓同时到达,充实水柱不小于10米,在消防电梯前室设DN65消防箱一套,消火栓管道在地下室及屋顶形成平环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