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0 中国的主要产业
填图速记“过”考点
考点 1 中国的农业(基础产业)
1.广义的农业:包括 等部门。
2.农作物的分布
(1)粮食作物
北方以 为主(东北地区是春小麦、华北地区是冬小麦)
南方以 为主
(2)经济作物(如右图)
① 作物:北方 D 产地
南方 C 产地
② 作物:北方 B 产地
南方 A 产地
③纤维作物: 分布在
(3)我国四大热带经济作物基地: 等地。
3、畜牧业
(1) 畜牧业:分布在我国的 、 。
四大牧区(优良蓄种):A ( )、B ( )、C
()、D()。
此外,还有宁夏的滩羊。
(2)畜牧业:分布在我国的。
(饲养的牲畜占全国的80%)是我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
4、我国商品粮食基地
①②③
④⑤⑥江淮地区⑨
考点2中国的工业(主导产业)
1.工业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如钢铁工业、
机械工业等)和(生产生活资料,如食品
工业等),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
等。
2.重要的基础工业部门
(1)能源工业:第一大能源是,产量居世
界第一,省产量最多;第二大能源是,
目前我国最大的该工业基地在黑龙江的;水能主要集中在。
(2)钢铁工业:东部沿海有:鞍山、唐山、邯郸、莱芜、张家港和,中部地区有:太原、、湘潭、新余、马鞍山;西部地区有:包头、攀枝花。
(3)机械工业:集中分布在、山东半岛、武汉、重庆。
(4)纺织工业:以最为重要,主要有上海、武汉、天津、
青岛、石家庄、郑州、西安等基地。
3.我国四大工业基地
①: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②: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③: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④: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4.高新技术产业
(1)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为中心的环渤海
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
集区、以的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2)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
北京中关村的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考点3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经济的先行官和纽带作用)
1.重要作用:发展经济的先行官和纽带作用。
3.铁路运输
(1)主要铁路干线
南北向(五纵):、、③-④京广-京哈线、、。
东西向(四横):、、、。
(2)铁路枢纽(③京哈线、①京沪线、④京广线、②京九线、⑦京包-包兰线)、(①京沪线、⑧陇海线)、(④京广线、⑧陇海线)、(⑦京包-包兰线⑧陇海线、⑨兰新线)、(①京沪线、⑩沪昆线)、(④京广线、⑩沪昆线)、(⑩沪昆线、⑥宝成-成昆线)
重点突破和方法点拨
1. 影响我国工业布局的条件
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有很多,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条件:
(1)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水陆交通便利;
(2)城市密集,工业基础好;
(3)农业发达;
(4)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消费市场广
阔。
2.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达标训练
基础训练
1.我国著名商品农业基地与其优势农产品的对应,正确的是( )
A.江汉平原——水稻、棉花、油菜
B.太湖平原——水稻、棉花、甜菜
C.成都平原——棉花、甜菜、油菜
D.松嫩平原——甘蔗、亚麻、水稻
2.下列关于工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B.工业只和生产有关系,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关系
C.工业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D.合理分布工业是工业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3.下列关于我国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北方电力工业的主体形式是火力发电
B.黑龙江省的大庆目前是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
C.我国现已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相对合理的工业体系
D.上海钢铁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是靠近铁矿和煤矿
4.台湾果农将大量的水果运到福建,较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
A.河运
B.铁路
C.公路
D.海运
5.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不合适的行为是( )
A.在西藏建立水产品加工基地
B.在内蒙古建立皮毛、乳制品加工厂
C.在黑龙江建立豆制品加工基地
D.在山东沿海大力开展海洋水产养殖
6.同一亩耕地如果充分利用,一年中收获庄稼次数最少的省区应是( )
A.海南省
B.四川省
C.山东省
D.黑龙江省
7.下面农业生产布局可行的是( )
①在河北省大面积种植甘蔗、香蕉②在江苏省大面积种草,大力发展畜牧业③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面积种植甘蔗④在河南大面积种植冬小麦、花生
⑤在太湖平原扩大花卉、蔬菜种植面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8.关于我国工业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型工业基地在全国分布比较均衡
B.大型工业基地集中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
C.工业集中分布在资源丰富的地区
D.我国西部地区无现代工业
能力提升
1.我国主要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关系,说出下图中序号代表的运
输方式分别是( )
A.①铁路、②水运、③空运、④公路
B.①公路、②空运、③铁路、④水运
C.①水运、②铁路、③空运、④公路
D.①公路、②空运、③水运、④铁路
2.暑假期间,滨州的的月月随父母去外地旅游。
途中,她观赏了洛阳龙门石窟、秦陵兵马俑,品尝了兰州拉面,还领略了静谧的青海湖风光与连绵的雪山景观。
月月家此次旅游,最有可能是沿着( )
A.陇海线、兰新线
B.陇海线、青藏线
C.京广线、青藏线
D.京沪线、浙赣线
农谚是指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谚语,能有效指导农业生产活动。
《绿水青山看中国》节目中出现过一句谚语“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
据此,完成4-6题。
3.依据谚语中展现的农耕景象推断,这里的山是指 ( )
A.秦岭
B.昆仑山
C.天山
D.南岭
4.“山北”黄牛下地耕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小麦
C.青稞
D.花生
5.下列叙述属于谚语中“山南”区域特征的是( )
①以水田为主②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③河湖众多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甘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读“我国种植业主产区分布图”、“河套地区地形及年降水量分布图”、“西藏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种植业主产区大多分布在__________(地形)上;粮食生产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
(2)河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主要受__________因素影响,该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毫米以下,气候比较干旱,河套平原发展种植业得益于引用__________河水的灌溉。
(3)西藏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降水少,农作物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
(4)归纳总结:影响农作物分布的自然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至少两点得分)。
中考面对面
与2018年相比,2019年春运有
诸多变化。
表1为2019年春运第
一周统计数据。
下图为春运期间
铁路回家耗时大数据。
据图文资
料,完成1-5题。
1.运营人次增长幅度最大的交通
运输方式是( )
A.铁路
B.公路
C.航空
D.水运
2.运输人次最多的交通方式是( )
A.铁路
B.公路
C.航空
D.水运
3.乘火车在12小时之内能到家的占比( )
A.约30%
B.约40%
C.约50%
D.约60%
4.乘火车回家耗时最长的省会及自然原因是( )
A.海口——气温高,降水多
B.昆明——地势高,车次少
C.拉萨——海拔高,距离远
D.拉萨——车次少,运量小
5.平原地区,高铁建设多采用高架桥梁,主要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降低技术要求
2019年5月23日,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在该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高速磁浮列车作为目前可实现的、速度最快的地面交通工具,它拥有“快起快停”的技术优点,也适用于中短途客运,可连接城市群内的相邻城市。
据此完成6-7题
6.我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主要得益于我国( )
A.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新能源的利用
C.新原料的发现
D.新市场的开拓
7.高速磁悬浮列车的使用,带来的影响有( )
①出行选择的多样化②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逐步代替高速公路④促进城市群“同城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