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炎症介质

炎症介质


TNF 细胞因子 IL-1 化学趋化因子 活性氧
激活的巨噬细胞、肥大 细胞和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
导致平滑肌松弛,引起小血管扩张 内皮细胞、巨噬细胞、 抑制炎症过程中的细胞反应,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和脱颗 脑内某些神经细胞 粒,抑制肥大细胞引起的炎症反应,并抑制白细胞渗出 NO被认为是调控炎症反应的内源性因子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肺和胃肠道的神经纤维 杀伤、降解吞噬的微生物,引起组织损伤 传导疼痛,引起血管扩张和血管通透性增加
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种类 炎症介质 组胺 5-羟色胺(5-HT) 来源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 胞、血小板 血小板 功能 通过内皮细胞H1受体,使细动脉扩张和细静脉通透性增加 引起血管收缩
血管活性胺
前列腺素(PG)
PGD2、PGE2、PGF2协同引起血管扩张并促进水肿发生 血管内皮细胞(PGI2) PG还可能引起发热、疼痛 、肥大细胞(PGD2) E2使人对疼痛敏感 I2引起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扩张 肥大细胞(C4、D4、 E4) C4、D4、E4可引起明显支气管痉挛和静脉血管通透性增高 B4是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和白细胞功能反应的激活因子 白三烯的内源性拮抗剂 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反应及黏附于内皮细胞 可能与炎症的消散有关 血小板 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收缩
花生四烯酸 代谢产物
白细胞三烯(LT)
脂质素(LX) 凝血素A2(TX A2)
血小板激活因子
激活血小板、增加血管通透性以及支气管收缩作用; 嗜碱性粒细胞、血小板 极低浓度下,可使血管扩张和小静脉通透性增加,比组胺作 、中性粒细胞、单核巨 用强100-10000倍。PAF还可促使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白 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趋化和脱颗粒反应 促进内皮黏附因子的表达以及其他细胞因子的分泌,促进肝 脏合成各种急性期蛋白,促进骨骼向末梢血液循环释放中性 粒细胞,并引起患者发热、嗜睡和心率加快 刺激白细胞渗出以及调控白细胞在淋巴结和其他组织中的分 布 中性粒细胞 少量可促进趋化因子、细胞因子、内皮细胞-白细胞间隙黏附 分子的表达,增强和放大炎症反应 大量可促进组织损伤
白细胞溶酶体酶 神经肽
ps:(1)血管活性胺储存在细胞的分泌颗粒中,急性炎症中最先释放;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称为脱颗粒 (2)花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