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选择题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A美好的样子 B美好的月色 C美好的女子2、虎门硝烟的英雄是()A徐悲鸿 B邓世昌 C林则徐3、《九寨沟》位于我国的哪个省内?()A云南省 B四川省 C西藏4、盘古临死的时候,流淌的血液变成了()A奔腾的江河 B纵横交错的大道 C雨露甘霖5、“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这句话是()说的A高尔基 B华罗庚 C鲁迅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中的“梨花”指()A雾淞 B梨树的花 C雪花7、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竟走资料夜幕降临B宣闹树稍欣欣向荣C增添熟悉同舟共济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十年树木”和“百年树人”中的“树”意思相同。
B湖光山色、明月清风和江山如画都是描写景色的词语。
C“六畜兴旺”和“五谷丰登”词性相当。
9、“五谷丰登”的“登”的意思是()A成熟 B攀登 C丰收10、下列有语病的一句是()A老师介绍了许多雷锋的感人事迹。
B《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
C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1、仔细读句子,选出标点完全正确的一句()A啊!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你是这样的神奇、迷人。
B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情境吗。
C最近,我看了海的女儿和白雪公主这两本书。
12、以下哪首诗是描写春节辞旧迎新、热闹欢乐气氛的?()A《江南春》 B《元日》 C《春日》13、根据意思选择相应的成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A精疲力竭 B毫不气馁 C力不从心14、春联“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描绘了()A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 B美丽的春光 C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15、“开卷有益”的“益”应解释为()A好处 B利益 C有利16、“疾恶如仇”的“疾”与下列哪个词语中的“疾”意思相同?()A疾病 B疾飞 C愤世嫉俗17、“三顾茅庐”的“顾”应选()种意思?A注意,照顾 B拜访 C转过头来看18、对对子:千帆竞发()A国泰民安 B万马奔腾 C五谷丰登19、对对子:桃花红()A燕歌舞 B雪花飘 C芳草绿20、与“吞吞吐吐”意思相反的成语是()A从容不迫 B欲言又止 C畅所欲言21、“万径人踪灭”的“灭”理解为()A消灭 B消失 C灭掉22、“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一句运用了()的手法。
A拟人 B比喻 C夸张23、下面哪一句不是比喻句()A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蓬蓬勃勃在田野上闪耀。
B入夜,华灯齐放,把广场照得宛如白昼一样。
C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24、黄鼠狼给鸡拜年——()A虚情假意 B没安好心 C真诚期待25、人们常用“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形容()A紧张的心情 B高兴的心情 C难过的心情26、下列哪个成语来自历史故事( 0A螳螂捕蝉 B狐假虎威 C卧薪尝胆27、下列哪个成语来自神话()A自相矛盾 B八仙过海 C门庭若市28、下列跟“银灰”不是一类的词是()A天蓝 B桃红 C青草29、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中央。
A直立 B矗立 C耸立30、下列不是“疲倦”的同义词的词语是()A疲惫 B疲劳 C厌倦31、下列哪首诗是表示思念情怀的()A《塞下曲》 B《九月九如忆山东兄弟》 C《山行》32、被称为诗仙的诗人是()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33、“推敲”这一典故讲的是哪位诗人?()A王安石 B贾岛 C刘禹锡34、下面哪句格言是讲诚信的()A言必行,行必果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C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35、猜谜底“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A雨 B雪 C风36、故人西辞黄鹤楼,()。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A忽闻岸上踏歌声 B碧水东流至此回 C烟花三月下扬州37、“寒山寺”这座名胜古迹位于()A杭州 B苏州 C扬州38、“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该句出自()A《题西林壁》 B《饮湖上初晴后雨》 C《水调歌头》39、赞美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潜移默化,效果好可用()来形容。
A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40、哪句诗表达了感恩的心?()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41、下列不是中国四大名著的是()A《红楼梦》 B《西游记》 C《聊斋志异》42、下列哪个词语不可以用来形容诸葛亮?()A足智多谋 B神机妙算 C阴险狡诈43、梁山好汉的首领是哪位英雄?()A曹操 B武松 C宋江44、《红楼梦》一书描写了贾、()、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A王 B张 C林45、下面哪句诗读来有苍伤、惋惜之感()A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B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46、“青翠欲滴”的“欲”与下列哪个词语中的“欲”意思相同?()A畅所欲言 B欲望 C摇摇欲坠47、古人说的“桃符”指的是()A一种符号 B一种颜色 C春联48、“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曾用过哪个字?()A到 B来 C回49、“桂花雨”是用来形容()A桂花飘落的景象 B桂花被雨打落的景象 C桂花村中下的雨50、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吉林雾淞 B黄山奇石 C九寨沟冰雕三年级语文选择题练习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序号写在括号里。
1、下列不是哪吒的法宝的是()A:混天绫 B:乾坤圈 C:金箍棒2、下面字读音正确的是()A:喝(hè)水 B:累(lěi)倒 C:转动(zhuan) D:血压(xue)3、下面的句子没错的是:()A: 在中队会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B: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克服了错误。
C:张泉写字的姿势。
D:雷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你应该记住这次教训。
”改为反问句正确的是()A:难道你应该记住这次教训。
B:你应该记住这次教训吗?C:难道你不应该记住这次教训吗? D:难道你应该不记住这次教训吗?5、《哪吒闹海》是根据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内容改写的。
()A:《水浒传》B:《西游记》 C:《封神演义》 D:《红楼梦》6、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 掩没建设彬彬有礼B 嘱咐防止迫不急侍C 吩咐形态前仆后继D 治炼蔬菜破在眉捷7、下面字的音序或部首有不正确的是()A 辨(B 辛) B 乘(C 禾) C 玫(M 工)D 奉(P 三)8、下列带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A 羊圈花圈B 相同相声C 喝水喝彩D 茂盛盛开9、中国的国花是()A牡丹 B 莲花 C 玫瑰 D 百合10、下面说法没有错的是()A 《女娲补天》和《夸父追日》都是童话故事。
B “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C “他把零钱用光了。
”与“教室光线充足。
”中的“光”字意思不一样。
D 《学会查“无字词典”》中的“无字词典”是指生活里的学问。
11、下面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数学 ( shu xue )B、羊圈(yáng quān )C、相似(xiāng sì )D、模样(móyàng )1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导口同声诚心诚意B、惟妙惟俏亡羊补牢C、专心致致望梅之渴D、饥寒交迫废寝忘食13、下面的词语本身都构成反义的一项是()A、动静进退B、吞吐开始C、奖罚懒惰D、退步优劣14、“不知细叶谁裁出”的下一句是()A霜叶红于二月花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二月春风似剪刀15、这本书的内容太深了,我看不懂,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A、与“浅”相反B、久,时间长C、深奥,不容易懂 D颜色深16、下面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尽情(jing)B 倒映(ying)C 佛(fu )祖D 编(piān)写1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班纹B 信奉 C访止 D 木浆18、下面不是反义词的一项是()A 沉着—慌张B 严肃—和蔼C 相信—怀疑D 鼓励—鼓舞19、下面词语不属于同一类的有()A 黄金B 鹅黄C 雪白 D 翠绿20、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今天晚上,我不回家吃晚饭了。
B 李时珍处处留心向父亲学习。
C 我们全都到齐了,只有小明没到。
D 五颜六色的红旗迎风飘扬。
21、下列词语中音序、音节都正确的一组是()A 波纹(w wen )B 亡( M máng )羊补牢C 自食(SH shi )其果22、下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 尽(jìn )管尽(jìn )力B 挨(āi )打挨(ái )挤C 才干( gan)干(gan )粮 D湖泊(po)停泊(bo)23、下列词语全对的一组是()A 大才小用招之既来南辕北辙B 崇山峻岭长途跋涉迫在眉睫C 孤单失群连棉起伏专心致致D 好事多磨鱼贯而入即景生情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组是()A “校园里开满了五彩斑斓的红花。
”这句话没有错。
B “秋天的家乡是美丽的季节。
”这句话有错。
C “我挑着满满的一担水,走在在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这句是比喻句。
D “今天下午放学时大雨滂沱,我们无法回家。
”这句话没有错。
25、“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作者是()A 晏子B 晏殊C 杜牡 D 王维26、下列词语全对的是()。
A自生自灭万般无耐报仇雪恨B旭日冬升妇唱夫随落英缤纷C不可思义业精于勤和颜悦色27、下面句子中只有一句是正确的,请指出来:()A.他在海滩上发明了一个贝壳。
B.他在海滩上发觉了一个贝壳。
C.他在海滩上发现了一个贝壳。
28、一轮明月悬挂在灰黑色的空中,好像看见一位美丽的嫦娥正在月宫中,遥望着美丽的人间。
我情不自禁地赞叹:"月亮可真美啊!"这段话描写的景色,是()。
A中秋之夜 B.元宵之夜 C.国庆之夜29、下面有错别字的是()A:信心 B:表示 C:败杖 D:异常30、给带点字选择恰当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①不光我一人,大家都去了。
()②今晚的月光格外明亮。
()③他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
()A.光线 B.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 C.只、单 D.景物2.①小方从信封里抽出信纸。
()②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
()③车夫把鞭子一抽,马儿就跑起来。
()A.收缩 B.从中取出一部分 C.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D.植物长出来E.打3、①爸爸说:“来,吃一口鲜美的鱼肉。
” ( )②舌头上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 )③杨梅熟了,让乡亲们尝尝鲜。
( )A新鲜; B鲜明,鲜艳;C鲜美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