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分类的管理办法(草)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物资的分类
第三章物资分类的管理职责
第四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物资管理,保证物资管理信息传递的一致性,为公司的科学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奠定基础,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物资分类的管理目标:
为公司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规范相关基础工作,为逐步实现公司物流全部流程的电子化运作打好基础;
分类规则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逻辑性;
第三条本办法是公司内部进行信息传递交换的共同语言,是公司物资编码制度的基础,供研发、营销、生产、财务、物资管理等业务及管理领域使用,。
第四条本办法分类对象包括组成公司有形资产的所有物资。
第五条办法适用于全公司范围所有子公司和部门。
第二章物资的分类
第六条为有利于管理,本办法对同一物资在公司经营中由于形态发生改变而形成新性能的物资也给出划分。
第七条本办法对物资分类采用分类层次分级模式,共分为两个大类、。
四个级别依次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一级分类是二级分类的母项,二级分类是三级分类的母项,依此类推。
第八条本办法目前给出物资分类一级、二级分类目录。
三级、四级的分类目录由成本管理部拟订,经财务部审核认定后实施。
第九条物资分类的两个大类:
1、生产物资,称为A类物资;
生产物资指与公司产品生产或订单标的物直接紧密相关的物资;
2、非生产性物资,称为B类物资。
除生产物资之外的所有物资称为非生产物资。
对于主要用于生产,但也能用于非生产的一些通用物资,归属于生产物资。
第十条 A类物资的一级分类目录:
1、钢材;
2、铸锻件;
3、焊材;
4、耐火保温材料;
5、气体;
6、五金;
7、工具;
8、劳保用品;
9 、电料;
10、备品备件
11、管道阀门仪表、
12、辅机;
13、外协部件;
14、杂件;
15、产品工件;
16、生产性固定资产。
第十一条 B类物资的一级分类目录:
1、非生产性固定资产;
2、办公器材;
3、物业耗材;
第十二条物资分类的第二级目录见本办法的附表:物资分类表。
第十三条三级、四级的分类要求:
1、三级分类的原则,一般应按照该物资的材料属性或功能用途划分;
2、四级分类是物资分类的最底层,一般按其自身规格型号划分;
3、对于少数物资在确定分类序列时可能缺少一级和四级之间的中间级别概念,应将其暂归属第四级。
4、在用文字、表格排列物资分类序列时统一按规格型号进行升序排列。
第三章生产物资分类的管理职责
第十四条成本管理部是公司生产物资分类的综合主管部门,负责开展以下工作:
1、物资分类的标准拟订、修订,保证分类标准科目与财务会计成本核算科目的最大一致性;
2、负责在公司全范围内推行物资分类的标准,对全公司范围内物资分类的标准实施进行监控,确保标准实施的严肃性、统一性和全面性;
3、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对物资的使用和流动环节实施监督和控制,确保物资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4、负责按物资分类的规定,对物资进行物料编码的标准化管理。
第十五条财务部负责对物资的分类规定的执行进行审核,负责开展以下工作:
1、协助成本部进行物资分类的标准的制定、修改;
2、对物资分类的标准及其运行进行审验,确保其符合会计成本核算体系的要求;
3、对物资分类可能影响成本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进行规范性的指导。
第十六条生产车间是公司物资运用的主要部门,负责做好如下工作:
1、建立生产物资的分类消耗台帐;
2、认真严肃执行物资分类和编码标准,规范运作各类表单;
3、按物资分类标准及编码填写各类物资领用或物资申请的票单。
第十七条产品制造部是生产物资物流控制的责任部门,负责开展如下工作:
1、对车间各类物资的管理控制承担监管责任;
2、贯彻执行物资分类和编码标准,规范生产各类报表。
第十八条产品开发部、工艺部职责:
1、熟悉物资分类的标准;
2、新增物资的属性,应向全面成本管理部管理及使用部门交代清楚,避免因歧义产生差错。
3、新增物资应尽可能与现有物资属性相近,以便于采购和使用;
第四章附则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由成本管理部负责解释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