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那条白蛇说起-白蛇传赏析

从那条白蛇说起-白蛇传赏析

从那条白蛇说起
最近实在太忙,我就不要多写别的了,且开门见山的说说吧。

想要说些什么的直接缘起是上周看了电影《白蛇传说》,我不想就电影本身多说些什么,至于各界评论诸如黄圣依没有五官表情、阿Sa搔首弄姿、片子风尘味太重云云,我不想多做深入的评论。

只是勾起了对白蛇故事的一些记忆,就随意地谈谈吧。

白蛇传说由来已久,各种版本的故事中以冯梦龙《警世恒言》中《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和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给我的印象尤深。

大体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也有赖于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的广泛传播。

我不想给故事增加那么多的插曲,多出各种的结局。

所以我就不讨论许士林的部分了。

白素贞和许仙的故事最浪漫的情节莫过于断桥的相遇。

西湖的美景,伞下的爱情,烟雨朦胧的邂逅,这个爱情故事的起源该是有多么地浪漫!这是独一无二的开头,梁祝、董永、牛郎以及之前之后许许多多的爱情故事都比不上。

可是太罗曼的开头并不预示真善美的结局,法海横空出世,硬是拆散了这对所谓的“人妖之恋”。

故事以悲剧收尾,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至于许仙有没有出家,许士林后来有没有祭塔,一家人是否得以团圆都不重要。

故事说到白娘子被镇压就已经是最终的结局,不管观众愿不愿意看到。

我们流传的传统爱情故事多以悲剧收束:牛郎织女一年一面长期分离;董永的故事也有多个版本,其中《天仙配》说七仙女被剔除仙
骨才得以与董永厮守;即使梁祝化蝶,也还是不能相守于人类的世界。

老百姓喜欢这样的故事,后来也会给它们加上一个看上去圆满的结局,但需要知道,这些爱情故事的悲剧本质是遮不住的。

然而悲剧却始终无法撼动它们的美丽,相反,正是这悲剧,让爱情感动天地。

不妨细看这些故事,牛郎织女与董永七仙女类似,悲剧是缘于人神之恋。

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这个故事始于一千四百年前,它的悲剧原因就在于自由恋爱。

如果这时再来说白蛇你就会发现,它的悲剧几乎是注定的。

在人人、人神间自由恋爱都以悲剧收尾时,人妖是无论如何也走不到一起的。

这是很大的一个悲剧诱因。

妖,即使是一只好妖,人们也不会允许人和动物谈恋爱的,这是莫大的乱伦。

我们无法也不必去苛责是不是白蛇害了许仙,破坏了人伦,爱情这个东西,分不来也分不了太多的彼此。

自始至终他们双双都没有放弃对伟大爱情的追求,这便是爱情的力量,也是这些故事们所以为人们所流传、所歌颂的原因。

但白娘子与其他故事大为不同的,是那场水漫金山。

这无疑是一次灾难,即使是出于对伟大爱情的坚守与维护,所有以无辜人受害为代价的手段都必须得以惩罚。

白蛇因此被监禁,这是最直接的缘由。

如果说她们的爱情故事不被某些人同情,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电影可以以极尽恢弘的场景构筑一个震撼人心的画面,这就表现白素贞“妖”的一面。

其他爱情给故事当然不具备发生这样情节的条件,以危险的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白蛇的故事也近乎于必然地成为了悲
剧。

老百姓从来不去管他们是不是遵守于礼教,自由贯穿了这些故事的始终,他们乐意歌颂自由的恋爱,而不去顾及其他。

故事也都有封建卫道士的角色,譬如玉帝王母、法海等等。

冯梦龙在《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就是站在卫道士的立场,批评白蛇;而鲁迅则批评法海多管闲事、破坏美好的爱情。

时代不同而已。

冯梦龙生存的年代虽然与西方的文艺复兴基本在同一时期,但毕竟是封建占据了全部;鲁迅自然站在了歌颂自由、打破封建礼教束缚、鼓励新思潮的立场上,两人对于这个爱情故事的解读也大相径庭。

我看来,这样的传统爱情故事,各有各的说法,一千个读者观众,就会有一千个白蛇许仙,赵雅芝版,刘涛潘粤明版,黄圣依林峰版,各有各的优缺点,也包含了编剧、导演、演员们的理解与诠释。

但是无论什么时候,这些所有的经典故事们,不管遭到怎样的解读,它传递出的精神总是不变的——此生不换的美丽爱情。

林间子
2011年10月26日23:20: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