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入学是孩子一生当中,特别是学习生活当中,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一年级新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迎接他们的是全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课程等,父母和教师帮孩子过好人生的这个转折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小学老师在教学中发现,孩子在幼儿园和学校之间缺一段内容,这段内容指得不是知识的缺乏,而是一些习惯的培养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字:吃苦,独立,集体,复习
Discuss on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for new student
No. 2 primary school in Kuche county of xinjiang from Amanguli aihemaiti
Abstract: the entrance is particularly meaningful in the child’s life, especially for the study of life, A freshman from kindergarten into primary, they will meet a new environment, new teachers, new classmates, new curriculums and so on, parents and teacher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help a child to the turning point of the good life. Our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in teaching children in kindergarten, found that between school and kindergarten lack of some contents which is not the lack of knowledge, but some habits of training and the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changes. For that, 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 hardship, independent, collective, review
入学是孩子一生当中,特别是学习生活当中,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一年级新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迎接他们的是全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课程等。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顺利渡过这段转折期,尽快适应新的变化?因为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所以入学教育是非常关键的,开展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也关系到班集体能否健康发展下去,因此作为父母帮孩子过好人生的这个转折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学校与家庭教育跟得上,就能使孩子较快地适应并喜爱学校生活。
如果处理不当,会对他今后的学习、心理带来不良的影响,我们应该为孩子做点什么准备呢?大多数父母首先想到的问题是孩子的学习跟不上怎么办,和父母想象的不同的是,我们小学老师在教学中发现,孩子在幼儿园和学校之间缺一段内容,这段内容指得不是知识的缺乏,而是一些习惯的培养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因此我认为老师和家长首先应该培养学生以下几种意识:
1、吃苦意识不吃苦的孩子永远长不大。
现在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独生子”,部分孩子在家中娇生惯养,养成依赖父母心理。
因此班主任应该首先充
分利用开学初的教育契机,以班会形式,通过讲故事,观看图片等,让学生认识到吃苦是福。
只有通过吃苦才能磨砺自己的意志,只有吃苦才能够为以后紧张的学习和未来的竞争做好充分的身体条件准备。
其次,班主任要发挥班内吃苦榜样学生,号召全体同学向其学习,甩掉身上娇气的习惯。
2、独立意识新生进去学校,很多事情需要自己独立处理,他们要学会独立生活,独立学习。
但有些学生依赖父母惯了,一时还无法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因此会出现哭泣或不上学等现象。
因此班主任在这段期间应该多接触学生,多关心和安慰学生,了解学生生活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给与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其次班主任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新的班集体就是温暖的家,号召同学之间互帮互助,这样让学生体会到在家的感觉,逐渐养成独立生活学习的习惯。
三、学习意识:一、培养孩子课前认真准备的习惯。
首先要让他们知道:如今自己已是一名小学生了,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就要课前做好一些准备。
如:每天晚上都要按照课程表提前自己准备好第二天要用的书本、削好的铅笔等学习用品,一样不少地准备齐全,这样做既可避免第二天清晨的忙乱,又可保证第二天能够带齐学习用具,不形成”丢三落四”的坏毛病。
这样让孩子自己坚持一段时间后,她就会慢慢养成习惯。
二、培养孩子课前预习的习惯。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
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
预习是促使孩子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激发孩子求知欲、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所以,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尤为重要。
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一种最有效途径。
三、培养孩子课后复习的习惯。
为了搞好课后复习,要求学生做好二件事:一试图回忆、二认真看书,而试图回忆,就是“过电影”,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老师上课讲的内容。
具体地说,就是下课后自己考一考自己:今天老师主要讲了几个字?哪些生字会写了?那些生字还不会?二认真看书。
复习时的看书,是在预习、听课、回想的基础上进行的,必然会有新的收获和体会。
看书时,还可以不时的加以对照,看看书上是怎样写的,老师是怎样教的,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对于听课中已经记住和理解的部分,可以少用时间;对于没听明白的地方,还得让孩子知道不会的内容应该主动地询问,及时补上没有学习好的知识。
不同的学习内容应该要注意交替复习一句话,这样便于沟通知识的联系,温故而知新,从而牢固地掌握知识。
四、培养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孩子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
要求孩子做到“今日事今日毕”,独立地按老师要求完成当天的全部作业。
这样做既能巩固当天所学的内容,又可防止养成拖拉作业的坏毛病。
四、集体意识
一年级新生来自不同地方,不同的家庭,组成了新的班集体。
班主任要想建立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那么学生必须有强烈的集体意识。
然而部分学生由于受家庭或者其他方面的影响,集体意识淡薄,对集体对他人漠不关心,只
是关心自己,这种情况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更不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
所以开学初班主任老师就应该抓住各种教育契机,采取系列措施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
首先开好入学的第一个班会,在班会中强调缘分把我们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家庭,今后的日子里将要一起生活和学习,所以大家应该一起珍惜这份缘,共同呵护我们的家,互帮互助,为我们的新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次,抓住一切有效的教育契机,利用学校举行的会操比赛、卫生评比等,激励大家共同努力力争第一;同时在班级内部利用课余时间让多才多艺的学生为大家表演,这样不仅活跃气氛还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
最后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诱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和各种班级活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人翁意识。
五、纪律意识
一年级的新生自我约束力较还比较差。
因此开学初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当作中心任务来抓。
首先让学生熟悉学校的纪律制度,同时向学生表明态度:无论谁违反了学校纪律都会依照学校制度接受应有的惩罚。
其次召开专题班会,从学生个人,班级,和学校的角度强调遵守纪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还可以列举其他的一些例子让学生明白纪律对集体的重要性。
最后要引导学生通过协商约定的方式参与制定班规班纪。
当然制度是无情的,人是有情的。
老师需要做好那些因违反纪律而受到处分的学生的后续工作,这样把外在的纪律制度强迫性需要逐渐地内化成学生内在的需求。
六、竞争意识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没有竞争意识的班级,将不会成为优秀的班级。
古曰:虎将底下无弱兵。
首先班主任应该有争优创先的意识,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把自己的竞争思想传达给学生。
其次利用好学校或者班级举行的各种比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为班级争光。
树立学生中的先进典型,总而言之在班级内部强化学生形成拼搏向上,奋勇争先的意识和良好班风。
当然对于新生的入学教育还远不止以上这些。
不过任何一种意识的培养都不是一朝一夕的,还需要我们老师在平时工作中,从细微之处入手,抓住学习生活中点滴教育契机,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健康快乐的渡过小学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