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垫层及防水保护层施工方案

垫层及防水保护层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设计依据 0
1.1、设计依据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1)
2.1、设计概况 (1)
2.2、现场概况 (2)
第三章施工准备 (2)
3.1、施工材料准备 (2)
3.2、施工器械准备 (3)
3.3、施工人员准备 (3)
第四章施工方法 (4)
4.1、施工顺序 (4)
4.2、施工方法 (4)
第五章质量保证 (7)
第七章安全措施 (9)
第一章设计依据
1.1、设计依据
2010年9月廊坊万达广场A区综合体设计图纸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地下放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地下工程防水》08J6-1
2010年9月30日图纸会审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设计概况
地下室底板顶标高为-10.85,综合商业体底板厚度为600mm,写字楼部底板厚度为800mm,垫层厚度为100mm,防水层及防水保护层厚度为60mm,防水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

垫层混凝土标号为C15,防水保护层为C15豆石混凝土。

承台厚度为1400mm 至1800mm不等,具体尺寸以施工蓝图为准。

垫层范围由结构外向外皮延伸360mm的整个地下室,防水保护层范围为覆盖整个结构防水层上表面。

2.2、现场概况
现场工程桩已施工完毕,并经检验合格;
验槽合格,桩间土清除完毕,已具备垫层施工条件;防水层经验收合格,已具备防水保护层施工条件;
隐蔽工程验收合格。

第三章施工准备
3.1、施工材料准备
3.1.1、垫层材料准备
3.1.2、防水导墙材料准备
3.1.3、防水保护层材料准备
3.2、施工器械准备
3.3、施工人员准备
第四章施工方法
4.1、施工顺序
桩间土清除完毕→测量放线→抄标高→场地平整→由后浇带及施工缝划分块区→以块区为单位支垫层模板→浇筑垫层并抹平→养护→拆模→抹平→砌筑防水导墙→铺贴防水卷材→做防水保护层→养护
4.2、施工方法
4.2.1、测量放线:
1)、由测量组基于建筑轴线和施工蓝图定位后浇带,并用石灰标出后浇带位置,作为垫层和防水保护层施工块区划分。

2)、由结构外皮向外延伸360mm定位垫层浇筑范围,并在现场标示清楚。

3)、在结构每3㎡范围内设置一个垫层浇筑标高控制点,做好保护工作。

标高控制点用现场废木方,将木方钉到控制点,木方顶标高同垫层顶标高。

4)、对于集水坑、降板等结构标高有变化的地方,由建筑轴线定位具体位置,并在该区域四周设置标高控制点。

并在放坡起点和终点用木方作出标记,木方顶标高同垫层顶标高。

4.2.2、场地平整
清完桩间土之后,由测量组复测基底标高,并由工长负责将标高平整到设计要求标高,平整完之后要求测量组复测。

重点复测集水坑、降板等标高有变化的部位。

4.2.3、浇筑垫层
混凝土的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至现场,由专门人员对混凝土的塌落度等指标进行检验,不合格混凝土严禁入场。

到场混凝土在4小时内必须用完。

砼应按顺序和方向浇筑,顺序和方向可由工长按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浇筑砼时,使砼均匀上升,在倾斜面上浇筑砼时,从最低处开始直至保持水平面。

每一层砼浇筑时,其各层厚度应根据搅拌能力、振捣能力、及振捣器性能及气温因素确定,一般情况不应超过砼浇筑层的允许最大厚度。

4.2.4、振捣
浇筑砼时,采用振动器振捣。

振动器振捣时,符合下列规定:
(1)表面振动器的移位间距,以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10cm左右为宜。

(2)对每一振捣部位,必须振捣到该部位砼密实为止。

密实的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4.2.5、养护
砼浇筑完毕后,养护前避免太阳光暴晒,及时洒水养护,保持砼表面湿润。

混凝土在砼浇筑完毕后6~14h内开始进行洒水养护,早开始洒水养护。

4.2.6、施工缝的处理
在浇筑分层的上层砼浇筑前,对下层砼的施工缝面进行高压水冲毛或凿毛处理。

缝面冲毛后清理干净,保持清洁湿润。

4.2.7、温控措施
运输砼工具有隔热遮阳措施,缩短混凝土暴晒时间。

将砼浇筑尽量安排在早晚和夜间施工。

选用水化热低的中热水泥。

4.2.8、防水导墙砌筑
立皮数杆→摆砖样→铺灰→砌筑→拉毛→抹灰→铺贴防水卷材
防水导墙放线尺寸允许偏差:
放线尺寸允许偏差
砌筑形式采用全丁形式,砖墙的水平灰缝厚度和垂直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砖墙的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垂直灰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法,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抹灰厚度为20mm,抹灰面必须抹光,并在墙与垫层交接处做出弧面,
以便铺贴防水卷材。

4.2.9、防水保护层
防水保护层标高控制:用同水灰比的砂浆每3㎡一个的密度打点,将
砂浆点上表面标高控制在和保护层同标高上,砂浆点尺寸大小控制在100mm×100mm。

4.2.3、浇筑垫层
混凝土的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至现场,由专门人员对混凝土的塌落度等指标进行检验,不合格混凝土严禁入场。

到场混凝土在4小时内必须用完。

砼应按顺序和方向浇筑,顺序和方向可由工长按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浇筑砼时,使砼均匀上升,在倾斜面上浇筑砼时,从最低处开始直至保持水平面。

4.2.4、振捣
浇筑砼时,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

振动器振捣时,符合下列规定:
(1)表面振动器的移位间距,以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10cm左右为宜。

(2)对每一振捣部位,必须振捣到该部位砼密实为止。

密实的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4.2.5、养护
砼浇筑完毕后,养护前避免太阳光暴晒,及时洒水养护,保持砼表面湿润。

混凝土在砼浇筑完毕后6~14h内开始进行洒水养护,早开始洒水养护。

4.2.6、施工缝的处理
在浇筑分层的上层砼浇筑前,对下层砼的施工缝面进行高压水冲毛或凿毛处理。

缝面冲毛后清理干净,保持清洁湿润。

4.2.7、温控措施
运输砼工具有隔热遮阳措施,缩短混凝土暴晒时间。

将砼浇筑尽量安排在早晚和夜间施工。

选用水化热低的中热水泥。

第五章质量保证
5.1、保证项目
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子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士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3、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试块,并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评定标准的规定。

4、带有坡度的垫层、散水,坡度应正确,无倒坡、积水现象。

5.2、基本项目
1、混凝土应振捣密实,无蜂窝、孔洞等现象。

2、混凝土垫层厚薄均匀,无厚薄不均、凸凹不平、下陷断裂等现象。

5.3、允许偏差项目
混凝土垫层尺寸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下表:
5.4、成品保护
1、垫层施工防止碰撞、损坏门框、管线、预埋铁件及已完的装修面层。

2、垫层内设计要求预留的孔洞和安置固定地面与楼面镶边连接件所用的锚栓(件)及木砖,均应事先留好和埋好,避免以后剔凿,损伤垫层。

3、已浇筑的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5.0Mpa以上,始可在其上行人或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在有防水层的基层上施工时,应认真保护好防水层,严禁直接在其上行车或堆放材料,砸伤防水层,如发现有损坏情况,应立即修补好,始准在其上进行作业。

第七章安全措施
1、清理地楼面时,不得向场外乱废土杂物。

2、使用电动机具应设触电保护器,每机应单独设置,不得共用,以保用电安全。

第八章施工注意事项
1、雨、冬期施工,露天浇筑混凝土垫层,应编制季节性施工措施,制定有效的防雨、防冻措施,以确保垫付层质量。

2、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配合比准确,振捣密实,防止漏振、欠振,或操作不当,而造成混凝土不密实。

3、垫层施工应严格控制各道工序的操作质量,基土必须均匀一致,混凝土配料应准确,搅拌均匀,垫层铺料应厚薄一致,振捣密实,大面积应分段分块浇筑,混凝土终凝前应抹压1—2遍,以避免出现裂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