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PPT课件
• “ 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 三叹息”(洪迈《稼轩记》)。
17
稼轩的词获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就,是与 他非同寻常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的。他不是传统 意义上的文人,而是具有雄才伟略,可以出将入 相的人物。23岁时,即“壮岁锦旗拥万夫,锦谵 突骑渡江初”,仅带数十骑,突入五万人的金军 大营,活捉叛徒张安国,率军南归而被委任为江 阴签判。但此后,或赋闲散居,或沦为下僚,天 生英才却无处可用,只好将一腔爱国之情,报国 之志,寄托于吞吐八荒,独立浩茫,“横绝六合, 扫空万古”(刘克庄《辛稼轩集序》)的诗词中, 从而将苏东坡创立的豪放词,进一步发扬光大。
10
和所有时代的其他词人都不同,辛弃疾是 以英雄的身份登上词坛的。
辛弃疾终其一生,没能实现他的宏伟理想: 就是收复北方被金人占领的国土。要为民 族报仇雪耻。
11
• 南宋词坛领袖 • 文武兼长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 尚武任侠的英雄气质 • “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12
• 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金人再度撕毁 和议南侵,金军分三路大举南侵,重占北 宋首都开封,宋军在许多抗金名将指挥下, 宋朝军民抗战英勇,金军在川陕、两淮的 进攻皆告失败。北方义军也纷纷响应岳飞。 以至于金人叹“撼山易,撼岳家军 难”。 但此时高宗连下十二道金牌催促岳 飞班师,北伐之功毁于一旦。
• 就是说党怀英得到了一个坎卦,辛弃疾得 到了离卦,根据《易经》的说法:坎是北 方之卦,而离是南方之卦,于是党怀英便 决定留在北方,后来他果然做了金朝的大 官,而辛弃疾则决意南归,也就是投奔南 宋。
16
尚武任侠的英雄气质
• 长相奇伟,身材高大魁梧,目光犀利,到 老年还健壮如虎。
• 陈亮:眼光有梭,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 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
• 陆游: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送辛幼安殿撰造朝》)
20
• 有着超凡的胆识和魄力的伟丈夫 • 桀骜不驯智勇双全的奇男子,绝非一般传
统文人士大夫可比。 • 南宋文人谢枋对辛弃疾佩服的五体投地,
认为辛弃疾的精忠大义、文韬武略不在岳 飞之下。可惜的是一个足以担当复国重任 的英雄豪杰,被南宋朝廷所埋没,却成就 了一位伟大的词人。
18
• “仇虏六十年必亡,虏亡则中国之忧方 大。”——《论亡虏疏》
• 就是说金国肯定六十年后会灭亡,金国灭 亡了,宋朝的忧患才真正地大起来。他说 的这个宋朝的真正的大忧患就是指的蒙古。
19
• 可叹的是,辛弃疾的预言,不幸在几十年 后成了现实。金国终于灭亡,而偏安一隅 的南宋小朝廷很快步其后尘。
• 周密的宋末的著名词人,他在整理南宋历 史资料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份报告,他一 声长叹,“惜乎斯人之,不用于乱世也”。 深深地为青玉案》
• 还有脍炙人口的“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羞,欲说还羞,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
3
铁继 板东 铜坡 琶高
唱 大 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去
美冀 芹南 悲宋 黍莫
随 鸿 雁 南 飞
4
而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 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豪杰壮志难遂的 悲愤。所以,同属于豪放雄阔的风格,苏轼词 较偏于潇洒疏朗、旷达超脱,而辛词则给人以 慷慨悲歌、激情飞扬之感 。
7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 东济南)人。
作品题材广阔,风格多样, 以豪放为主,善于用典,也善 于白描,成为南宋词坛最杰出 的代表作家。与苏轼并称“苏 辛”。有《稼轩长短句》。
13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 风 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
14
身在曹营心在汉: 回归南宋,恢复中原
少年横槊,气凭陵、酒圣诗豪馀事。 朱熹:“经纶事业,有股肱王室之心;游 戏文章,亦脍炙士林之口。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15
• “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 《离》,遂决意南归”。 —《宋史·辛弃疾传》
5
•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献芹”所献之物菲薄,不一定和您胃口, 只以此物聊表诚意,谦辞。辛弃疾曾于 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 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 计。
黍离之悲:国破家亡之痛,今不如昔的哀叹。
6
东坡词旷 稼轩词豪
苏轼、辛弃疾的词都以境界阔大、感情豪 爽著称。不同的是: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与超 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 悟,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 于深沉的平静。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
•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 遇乐》;
• “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贺新郎》;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 每一首都能够让真正的男子汉血气上涌、慷慨落 泪。
2
• 他还有一些词,虽然不能说是慷慨悲壮的英雄壮 词,但是呢,它浸透了深刻的人生体悟,同样倾 倒了无数读者。
8
豪放词派 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其前驱是范仲淹。北宋 时期,以苏轼为首的一批诗文革新派诗人打破传 统柳词的词风,以“豪放”评词写诗,其特点是不 拘守音律,气象恢宏雄放。到了南宋时期,文人已 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 遂相沿用。豪放派对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 大的影响。
9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 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 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 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 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 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 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 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 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21
• 辛弃疾也曾上书朝廷《美芹十论》,上宰 相虞充文的《九议》都十分详尽的阐述了 自己的北伐主张和抗金谋略。这些闪耀着 天才光芒的军政文章,即使完全从军事、 政治的角度讲,也足以留名青史。其中分 析敌国军事、政治形势之透彻、抗敌策略 之完备、对朝廷尽忠之情的恳切,都令人 悚然动容。可是这些文章最后都如泥牛入 海,绝无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