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讲学稿导学案
反思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讲学稿导学案反思》这是一篇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叙述详略得当。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讲学稿导学案
十四、《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叙述详略得当。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根据提示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不认识的字词。
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莫泊桑,及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的国别和代表作品。
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kuí()梧mèi()力戏xuè()简lòu()suǒ()事滑jī()轮kuò()脚huái()
4、给加点的字注音。
迸()发捋()着荒谬()白皙()
5、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义愤填膺忘乎所以
一拍即合寻欢作乐
6、细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a.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b.核心人物是谁?依次出场的是谁?出场的标志性词语是那些?
c.简要概括本文内容。
二、课堂研讨
1、检查预习
2、福楼拜家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下午七点,一直都有客人来。
以至于新来的人只好到餐厅里去。
是什么原因吸引着众多的客人前往呢?找出原句读一读,并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
3、文章是如何描写这四位作家的?作者分别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认真思考,并在文中找到原句,完成下面的表格。
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特点性格特征
福楼拜
屠格涅夫
都德
左拉
(提示:1、用不同描写方式的详略侧重来凸现人物品性。
2、同一种描写方式在不同人物中的对比,区别人物品性。
3、不一定要用上所有的人物描写方式也能凸现品性。
4、肖像描写不是每篇作文必有的,人物的肖像与个性有契合点就写,否则不必写。
5、写人的作文必须要有细节描写。
6、举出突出人物个性贴近生活的例子,能够增加人物个性的真实感与生动性。
)
三拓展延伸
1、同学们想想她们分别是《红楼梦》中具有什么品性的人物呢?是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1)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双柳叶吊梢眉。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2)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提示:同是描写眉眼的文字,个性却各异,让我们感受到曹雪芹三寸柔毫笔力的大家风范。
)
2、福楼拜是作者莫泊桑的文学导师。
莫泊桑以其《羊脂球》闻名于世。
假设在这个星期天里,四位文学巨匠都在,这时莫泊桑来了,四人会谈些什么?表情如何?莫泊桑又会说什么?他会有什么表情?发挥你的想象,写出两百字的短
文,注意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十五、《孙权劝学》
年级:七年级课型:新授执笔:王晓莉时间:2021、4
学习目标:
1.掌握关键字词及重要的文学常识,翻译课文。
2.理解文章内容,背诵课文,理解文章主旨。
3.深入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疏通字词,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读音准确,停顿正确。
2.了解司马光:
3.了解《资治通鉴》:
4.给下列文中的字注音。
卿()岂()邪()孰()遂()更()
5.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归纳出来。
二、课堂研讨
1.文言文学习应该以读贯穿,在朗读中体会文意,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积累词汇。
首先,注音听课文范读,校正自己没有读准的字音及节奏。
2.根据括号里的提示,读出下面句子的正确语气。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
强调学的目的,有责怪的语气。
)
C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
否定吕蒙托辞的理由。
要重读强调。
)
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惊讶赞叹的语气)
E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句,带有自豪的语气。
)
3.现在,请你自己大声朗读课文两遍,注意重点字音及朗读的语气停顿。
4.参照注释或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
认真记忆重要字词的理解及难句的翻译。
并把易错的地方归纳出来。
5.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并尝试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6.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
对话言简义丰,生动传神,富有情味。
仅寥寥
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我们读书不仅要用嘴读,更要用心读。
也就是说,读书时要细心揣摩,要真正走进作者心里,走进作品人物心里。
下面请你和你的搭档模拟人物的语气进行对话。
用心揣摩文章语言,感受人物的心理世界。
7.本文虽然没有直接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但由于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因而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点,下面请你结合刚才的揣摩分析,归纳出文中的人物形象。
8.自由朗读,熟读成诵。
三、拓展延伸
1.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
积累关于读书学习的名言诗句。
2.吕蒙由不学习到学有所成的过程给你哪些有益的启示呢?假如他没有听取孙权的劝告,还是昔日的吴下阿蒙,鲁肃还会有如此的举动吗?结合课文的内容,写下自己的感想。
3. 我们学过《方仲永》,大家一定还记得那个天才少年,那么,请以《方仲永巧遇吕蒙》为题,展开想象,写篇小作文,文体不限,只要你觉得能表达出你的意思就行。
【反思】
就这节课来说,我觉得比较成功之处在以下几点:
1、学习目标初步达成。
我引导学生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地学习,让学生理解了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技巧。
2、在教学环节上注意了学生的活动。
如:请从文中筛选出描写福楼拜的语句,并谈谈这些语句表现了福楼拜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此题的设计意在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设计的问题能够以点带面。
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充分的感知,筛选有用的信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并掌握写人的方法。
3、在对人物进行分析时,没有对四位作家平均用力,而是以其中一位为代表作为范例进行重点分析,让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然后其他三位作家的分析就完全放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以能在课本插图中准确找到人物的相应位置为准,这样一来,加深了学生对人物群像描写方法的印
象,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既省时,效果也好。
4、这节课还有比较好的地方就是在掌握了人物描写方法之后,以自己最熟悉的一位同班同学进行人物描写练习,让大家当场猜一猜写得是谁。
这一活动,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写完之后,纷纷要求展示自己的作品,课堂上掌声不断,异常活跃。
当然,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以及在授课的过程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1、在教学过程中,时间安排有些仓促,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还不够。
2、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时,就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没有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仔细查找答案。
3、我想应增加人物特征比较环节。
比如:都描写了胡子,各人的胡子有什么不同;都有动作描写,各人的习惯动作有什么不同;都德与福楼拜都能言善辩,可是又有什么区别。
如果能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差异,就会对莫泊桑抓住特征刻画人物有更深的理解。
4、由于缺少了对比这个环节,学生谈收获,悟写法就谈得不够深,也由于学生谈得不够深,就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展示给学生看;另一方面,是担心练笔这个环节时间不够,就草草结束。
如果能让学生在悟写法这个环节中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有所悟,宁可删掉练笔这个环节。
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兴奋点来取舍教学环节,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精和深。
5、教学中最大的不足我感觉是朗读这一环节做得不够,应该把朗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而不是集中在某一时段。
6、这篇文章的选用,很显然是多元化文化的补充。
因此对于此文的设计是否还可以考虑加一些内容。
这些文学大师们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浅层次的印象,更多的是他们对于生活的不懈追求,对待问题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如果在这方面能够设计相应的问题,势必会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有厚度。
作为一节创新课,我觉得是不太理想的,尤其是在创新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有一种创新精神,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更新观念,多下功夫,研究教学,力求在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讲学稿导学案反思这篇教案共13534字,适合用于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