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参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参考答案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1.shèn,máo,yōng,bǐ,tì,hǎn,qí,záo, dǐng.2.C3.①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朝花夕拾》回忆早年生活《呐喊》、《彷徨》②碧绿;光滑;高大;紫红;长吟;伏;窜;缠络;臃肿。

4.B 5.D 6.C 7.A4.①一个“可”字表达了儿童对下雪天的喜爱之情。

②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离开百草园时的无奈和恋恋不舍之情。

二、(一)1.详写的是:泥墙根一带,略写的是:整个园景。

2.空间,低,高;高,低3.单是……无限趣味。

4.视觉、听觉、触觉、味觉。

例子略。

5.两个“不必说”与后面的“单是”呼应,既表达了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感到事物美好有趣而自得的心理。

6.不能。

“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7.表现出“我”好奇的心理,想找一块像人的何首乌;又表现出百草园,既富有神秘感又富有吸引力。

8.表明童年时代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9.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二)1.略。

2.捕鸟的条件: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

捕鸟的结果: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

3.具体生动地表现了捕鸟的过程也表现了儿童在捕鸟时的乐趣。

4.是和夏季百草园相比较。

冬天百草园的乐趣是下雪后捕鸟。

5.拍雪人,塑雪罗汉,捕鸟。

冬天的百草园雪后捕鸟也有无限的乐趣。

三、1.走进大自然,感悟大自然。

2.第一次是因为插队来到吕梁山的腹地。

第二次是因为无意中闯进了河西走廊。

作者认为这两次经历,自己被真正的大自然陶醉和震撼了,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忘却了自我,所以才是“刻骨铭心”的。

3.本句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四季交替使山林变了颜色,自然的变化给峡谷增添了声音。

4.示例:自然是伟大的,我们要认识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和自然和谐相处,在自然和社会中锻炼自己。

2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1.襟惰掸骊嘱,徊栅惧圃簪蒲2.扎:zā捆扎zhā扎针zhá扎挣夹:jiā夹缝jiá夹袄3.D4.①拖抄倒转抡②床头床角床上床下混合5.①城南旧事林海音台湾②哀而不伤。

爸爸爱花儿;毕业典礼。

6.A 7.B 8.A9.(1)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好弟弟和妹妹”暗示爸爸病重,将不久于人世;“今天早晨妈妈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暗示妈妈对爸爸病情的担心;“我好象怕赶不上什么似的”是爸爸去世的一种预感;最后写夹竹桃“垂下好几枝”暗示爸爸去世。

(2 )我迟到了那段“爸爸气急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在空中一抡,发出咻咻的声音”将爸爸打我的动作写得很细。

有爸爸生气时打我的动作描写:拖、倒转来拿、抡;有打我时藤鞭“咻咻”的声音,写出爸爸的严厉。

(3)爸爸表面上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鼓励孩子要坚强,无沦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很重感情,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特别爱花。

二、1.……表示话没说完2.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

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

3.“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识到“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后就对老高说话,而且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4.略。

5.对。

在爸爸爱的浇灌和孕育下,虽“花落”但“果熟”,“我”的成长,“我”的坚强,是对他最好的报答。

6.提示:要有辩证的思维,从“成长”的两面性上来谈。

三、1.以后真是神了,我的统计学成绩竟然次次得A!因为“我”得到鼓励之后以为自己真的有这方面的天赋,我用心学习,成绩就好了。

2.提示:从激励的重要作用方面去答题。

3.A.急切地、焦急地、不解地、吃惊地…… B.瞪得出奇地大、闪着泪光……(注意与眼睛的搭配)4.今天是你的幸运日!5.对几何缺乏天分,就可能在统计学上拿A。

不存在,这是老师为了鼓励我而故意编出来的一个说法,目的是树起我的信心,让我学好统计学。

6.心理学教授。

因为他善于把握推测人们的心理,还善于用心理学的原理去开导别人。

3 《丑小鸭》一、dù zhuó shàn zhǎo hài 屐陋沮二、1.讥笑2.灰心失望 3.简单粗陋,不完备 4.形容来势很猛三、骇采汹辨截悚屈碧四、想象幻想夸张《安徒生童话故事选》丹麦安徒生五、1.出生后受到全体鸡鸭的嘲笑和啄打;他的兄弟姐妹对他生气;妈妈嫌弃他;女佣人用脚踢他;在沼泽地遭到猎狗追赶;在老太婆家受到猫和母鸡的讽刺;冬天昏倒在结冰的河上。

2.善良、谦虚、有坚定的信念、对理想执着追求3.一个人无论地位如何,环境怎样,只要你有着自己一份美好而执着的理想,并且能为自己的理想不懈的奋斗,总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因为“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

六、 D七、是的。

两句话的语义重复了。

根据专稿意思,下任秘书长还是非洲人。

标题中的“乃”即为“是”之意。

“莫属”还是“属于、是”之意,语意重复。

删去“乃”或“莫属”。

八、1.它认为自己是粗笨的,丑陋的,不配接近美丽的天鹅。

2.作为一只天鹅,渴望与同类接近,那是他的本性,同时,“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是丑小鸭心中的梦想与追求,为了实现梦想,哪怕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所以,丑小鸭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天鹅。

3.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4.“这儿苹果……春天的气息”,一方面,美丽的自然界与美丽而高贵的天鹅相映成趣,使故事充满诗情画意。

另一方面,用自然环境的美丽来烘托丑小鸭美好的心灵,衬托人物的命运:丑小鸭变天鹅了。

5.只要你不懈地追求,是金子总会闪光的。

6.许多大天鹅在他周围游泳,用嘴来亲他。

小孩子给他面包和麦粒称赞他是最美的。

7.感到难为情,太幸福了,一点也不骄傲。

九、1.cǔn mèi2.植物根——黑色绳索地下水的细流——颤动的亚麻纤维3.挖苦树根丑陋。

4.底下细流汇聚成地表渠水,流到地面上。

5.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6.如同只有黑色丑陋的玫瑰花根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一样,只有那些卑微,粗笨,像土地一样被践踏的下层劳动者才创造了人间的幸福。

7.B8.篇末点题,揭示中心。

4 《诗两首》1.略2.略3.略4.B5.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6.“一切”强调了所有的不幸和挫折所带给人的忧郁都是暂时的,一会儿就过去了,劝诫人们正视“忧郁”,向往“未来”。

7.D8.示例:你定的那个日子正是上级来检查工作的时候,这样吧,到时如果没有什么要紧事,我会抽空过去聚一下。

9.示例:有什么种子就有什么果子。

要想收获果子,必先裁种种子。

撒下爱心的种子,必收爱心的果实。

勤撒善种并辛勤耕耘的人,必获丰富的回报。

10.依次填:廖化;猪八戒;孔明;李逵11.人生遭受挫折12.人生难免会遭受挫折,我们要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对待,“心地永远向往着未来”,这样,越过坎坷之后回首过去,那一切艰难困苦都将变成“亲切的怀恋”,欲见彩虹必先经历风雨。

(意近即可)13.生活中的不幸、失意是暂时的,我们不要因为眼前的困难挫折就失去了对未来的信心。

14.不能。

因为诗中充满了诗人面对困难和挫折的镇静和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15.无论我们生活遇到什么损失和挫折,都不要失去战斗的决心,要相信一切都是短暂的,光明必将驱走黑暗,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意近即可)16.péngpài、shuò17.抓住了风景中三个典型形象:在幽暗时和岸石游戏;电闪闪出了她的形象;在冲激和飞旋中扬起了她的云裳。

18.彭湃、轰响的海水;紫红的闪电;冲激和飞旋的海风。

19.从她的穿着、站姿、背景等方面来描写的,着力刻画了她静穆、素洁、勇敢的形象。

20.以疯狂的风暴来衬托少女柔韧而有力的美。

风暴”象征革命浪潮,“少女”象征革命者,表现了诗人对革命者坚定的信念、英勇的气概的赞扬之情。

21.第一节:面对选择困惑迷茫第二节:作出选择第三节:路径绵长难以回返第四节:人生之路不可回头22.提示:慎重选择。

23.略。

象征手法。

《走一步再走一步》。

24.略。

未选择之路充满诱惑,也是正常人的普遍心理。

25.提示:独立思考,慎作选择,坚持不懈5 《伤仲永》一、yìyèchèn lì泯乞二、属于曾经书写立即题上自己的同乡四处拜访相称听说的情况三、同“攀”,牵引。

对……感到诧异,名作动。

把……当作宾客,意动用法。

以……为利,意动用法。

以……为奇意动用法四、从自己;听说听到见闻;到,介词在比被。

五、1.C 2.B 3.C六、1.(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3)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⑴吾吾仲永⑵其父仲永七、1.仲永长到五岁时,还不认识书写工具。

2.最后成为了普通人,就是因为后天受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啊。

3.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4.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八、略。

九、 1.略。

2.略。

3.(1)不仅仅是。

作者主要借方仲永的惨痛教训,阐明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从而告诫人们一定要重视并加强后天的学习。

(2)原因是其父贪图小利,眼光短浅,“不使学”。

(3)运用先扬后抑的写法。

先写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后写他变得平庸无奇,前后互为反衬,对比鲜明,既令人对他的不幸结局感到警醒、惋惜,又表现了对“不使学”的错误做法的否定、批判的态度,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4)第一阶段指物作诗立就;第二阶段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泯然众人矣。

(5)略十、1.(1)很,十分(2)都,一起(3)看望(4)破旧(5)入迷、专注(6)穿2.不完全相同。

都是年少有才,有较高的文学天赋,这是相同的;但相比之下,仲永的天资比江革更高一些,未识书具即能诗。

3.不同点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家境不同;第二,江革与弟“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而仲永却被父亲拉着“环谒于邑人”,不学习;第三,江革后学有所成,而仲永却“泯然众人”。

4.“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一分辛劳一分才。

”第一单元测试卷一、1.略2.A 3.D 4略5.①无论是哪个年级,初中生成长的烦恼来自自身的最多,然后依次是来自家庭、学校、社会;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中生成长的烦恼来自自身的越来越多,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则越来越少②略③略二、(一)6.碧绿、光滑、高大、紫红、肥胖、轻捷7.短短的泥墙根一带8.既写了百草园丰富多彩的自然风物,又突出了“单是”的局部景观,让人体会百草园到处皆有乐趣9.静态;由低到高;动态;由高到低;整体;局部10.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率真、充满乐趣的童年的怀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