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平衡公式》说课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使学生在掌握了会计要素的基础上理解各要素间
的关系。 • 通过具体经济业务理解会计平衡公式
能力训练目标 :
• 本节课的能力训练,主要体现在对知识学习的主
动性上,通过实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自 己找到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理解能力。
情感与价值目标: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 上课伊始,教师先从复习提问六大会计要素入手,
导入新课。举一个贴近生活的例子引出会计要素之 间的关系。
讲授新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 会计平衡公式:由数学上的等式关系结合上面的例
子,从资产与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引出静态 的会计平衡公式。这一过程由教师设问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说出动态的等式关系,然后在由静态转入 动态。达到重点的掌握。
《会计平衡公式》
说课稿
讲授人:
教材分析
地位作用:
• 本节课使用的教材是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的《会计基础》,选取的章节为第一章第 三节。本节内容不仅是第一章的重点,也 是全书的重点,是会计核算是基础。会计 基本等式是设置帐户、复式记帐、帐户试 算平衡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学 好本节内容,为会计知识的重新构建打下 基础,也为会计实务操作奠定了根基。
做”、“为什么”)来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大 胆创新。
举例法:
• 举出贴近生活的、有代表性的例子,引导学生学
习,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练习法:
• 在教学中利用课堂练习达到对知识的巩固与应用,
同时教师进行指导,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法指导
学情分析:
• 现在的中专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程度参差不齐,
作业布置:
• 为什么资产和权益之间存在平衡关系。 • 试举例说明经济计
公式
T型帐户
图表总结
谢谢观看
再见
• 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
今后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 理解和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
一会计平衡公式。
教学难点:
• 对会计基本等式的理解及为什么经济业务
发生后不会影响会计等式的平衡。
教法运用
启发思考法:
• 在教学中通过梯度设问(“是什么”、“怎么
教学过程
• 经济业务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由教师 预先精选出九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在黑板 上开设一个大的T型帐户,让学生回答引起
了什么会计要素的变化,并且要回答出有 没有影响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然后由教 师针对学生的回答作深入的讲解,使学生 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知识。并在 此基础上达到对重难点的突破。
教学过程
课堂练习:
• 通过对例题的探究,学生对新知识已基本
掌握,为了巩固知识,课堂根据例题式样 重设九笔业务题,由学生讨论后作答。通 过这一组精心设计的问题来引导和激发学 生的参与意识,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提 升思维的层次。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对知 识做到随堂消化。
教学过程
归纳总结:
• 学生总结: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均不会破 坏“资产=权益”这一平衡公式。 • 教师总结:1、通过图表形式将学生的总结 进一步深化。2、会计平衡公式的重要地位。
但他们这个年龄段好奇心强,争胜心强,有潜力 可挖。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
学法指导:
•
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的前提,因 此使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即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是非 常重要的。本节课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应用对比 教学,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打 破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模式,充分发挥学 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主动思考,归纳总结的 能力,变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探索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