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动漫——动起来的漫画
◆本课知识技能:
观察、比较、感知不同国家动漫作品的形象特征、动漫风格和表现手法,理解动漫创作中所蕴含的艺术与文化。
提高学生对于动漫作品的观察、分析和评价的能力与水平。
◆本课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动漫艺术的赏析能力与水平。
◆本课教学难点:
感受动漫世界所蕴含的艺术与文化。
一、教材分析
(一)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特别是故事性漫画的合称。
它融合了文学、历史、绘画、雕刻、表演、语言、音乐、摄影等多种艺术元素,通过或讽刺、或颂扬的形式,再现和触动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甚至情感认知。
其精美的画面、丰富的表现手段、富有想象的情节和多姿多彩的动漫形象对于观者而言是一种美的视觉体验。
我们不仅可以在动漫世界中自由地游走于过去、现在与未来,还能在动漫作品中领略其折射出的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内涵、生活智慧和民族精神。
动漫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更是一座瑰丽的艺术殿堂。
学生对于这一主题的学习,应该首先建立在对这种艺术形式深层次的理解与认知甚至尊重的基础上。
本课教材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感知不同国家动漫作品在造型、内容、手法上的特点与风格,在欣赏和评述的过程中拓宽学生对于动漫创作的认知视野,提升学生对于动漫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将学生对于动漫单纯的喜爱提升到对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理解和感知层面,深层次地触摸和感知动漫这种表现形式所蕴含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对前面的学习加以提升,也为后面相关历史的了解以及动漫的创作奠定必要的情感与认知基础,从而实现2011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提出的“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美术家。
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语言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的目标。
(二)教材版面分析
教材分为两个页面,在第24页中呈现了四幅中国动漫作品,漫画《郎雀》是北京画家孙晓纲的作品,是一部原创长篇故事漫画,塑造了一个梳着“牛角”发型的小男孩郎雀,作品通过这个性格朴实、开朗、武艺高超的小男孩的视角去看待身边的人与事。
漫画《幸运儿》是我国台湾画家几米的作品,他的作品色彩清新,人物造型可爱.两部作品中蕴含的对于社会生活的思考,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漫画所具有的诙谐、讽刺、批判和颂扬的创作特点。
《郎雀》单线平涂的表现方式与《幸运儿》绘本创作的表现方式,从人物造型、表现手法、色彩感觉上截然不同,可以帮助学生在比较、评析的过程中对漫画创作手法的丰富性形成
初步认知。
动画作品《牧笛》采用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手法,将水墨画的诗情画意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勇士》是中国近期出品的一部民族史诗动画作品。
本片运用了现实主义风格的写实手法,结合现代人的审美对人物进行了适当的美化。
学生既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国动画创作对于民族特色的坚持,也能感受到其吸纳时尚元素的发展变化。
第25页中呈现了多部优秀的国外动漫作品,其中两部美国动画作品分别是1984年上映的《变形金刚》和2014年上映的3D电影《眼镜狗和眼镜男孩》。
《变形金刚》通过机器人创意故事,展示了美国人大胆的科幻想象。
3D作品《眼镜狗和眼镜男孩》又名《天才眼镜狗》讲述了小狗用他的超级智商帮助它的朋友谢尔曼的故事。
日本动画《给桃子的信》是近期日本动画界的巨作。
在这部动画片中,学生会发现角色造型和他们看过的很多日本动画相似,带有日本民族素雅的色彩感觉、流畅的线条、细腻的叙事与表现风格等都是他们比较熟悉的。
《亚瑟和他的迷你国王》体现了法国动漫特有的清新、浪漫和小幽默。
真人与动画的完美结合、三维动画的精美效果将亚瑟的冒险经历表现得既梦幻又“真实”,让学生与片中的人物一起重拾记忆中那份童年的童真与童趣。
《蓝精灵》最早源于比利时,1958年比利时漫画家皮埃尔·库利福德创造了“蓝精灵"这个艺术形象。
这些只有几个苹果高的、大鼻子、小尾巴、带着白帽子、只有四根手指的蓝色矮小精灵们,是孩子们最为熟悉和喜爱的卡通形象之一。
教材的文字部分有动漫的定义界定,有关于水墨动画发展的提示。
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部分,建议学生对动漫形象的造型、手法、色彩等进行观察与思考,并体会不同国家、地区动漫作品在风格、内容、形式上的不同,由此进一步领略动漫作品中折射出的不同国家、地区的艺术与文化。
教材中提出的艺术实践要求,不仅可以在写与画的过程中巩固学生对于动漫的形象塑造、表现手法、风格特色的已有认知,也会提升他们对于动漫艺术的热情和欣赏水平。
二、学生情况分析
相比其他艺术形式,学生对于动漫这种表现形式具有更高的热情与兴趣,生活的积累也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本的认知基础。
但学生对于动漫的关注与喜爱大多会停留在故事情节与动漫形象上,很少去探知动漫创作中所蕴含的艺术与文
化内涵。
而且相对于低中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对于动漫的关注,不再仅仅满足于色彩的鲜艳和简单的形象、情节,他们对于动漫故事的复杂性、精彩性和制作的难度有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认知已经从形象思维逐步的过渡到抽象思维,所以,本课可以将对动漫外在形象的感知作为平台,引导学生深入的剖析动漫创作背后所蕴含的更为深层次的艺术表现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观察、比较、感知不同国家动漫作品的形象特点、动漫风格和表现手法,理解动漫创作中所蕴含的艺术与文化。
技能:在赏析不同国家动漫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于动漫作品的观察、分析、评价的能力与水平。
过程与方法
本课主要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的过程,加深学生对于动漫创作的感知与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不同国家、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的动漫作品的艺术美感,培养学生对于动漫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理解与尊重。
(二)教学重点、难点
⒈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动漫艺术的赏析能力与水平。
⒉教学难点:感受动漫世界所蕴含的艺术与文化。
四、教学设计过程参考
设计一
设计二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惠卉
《动漫——动起来的漫画》学习单
五、教学建议
本课学习中可以充分的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对不同国家、不同风格、不同艺术形式的动漫作品的比较与分析中,逐步的加深自己对于动漫艺术的理解和感知。
将学生对于动漫的表面认知更为深层次的引入对其文化与内涵的体验与感悟上。
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讨论和交流,充分表达所知所感,提高他们对于动漫艺术的赏析能力和审视水平。
六、相关资料
参考书目
[1]邵文红.动漫概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2]汪宁、高博.中外动漫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编者:田冬秀)古今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声明
访问者可将本资料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文档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