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花色素的提取及测定

原花色素的提取及测定

原花色素的提取及测定
一、实验原理
原花色素,也称原花青素,是一类从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在热酸条件下能产生花色素的多酚化合物,它既存在于多种水果的皮,核和果肉中,如葡萄,苹果,山楂等。

也存在于如黒荆树,马尾松,思茅松,落叶松等的皮和叶中。

原花色素属于生物类黄酮,它们是由不同数量的儿茶素或表儿茶素聚合而成,最简单的原花色素是儿茶素的二聚体,此外还有三聚体,四聚体等。

依据聚合度的大小,通常将二至四聚体称为低聚体,而五聚体以上的称为高聚体。

从植物中提取原花色素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分别是用水抽提或用乙醇抽提。

其抽提物为低聚物,称之为低聚原花色素(OPC)。

原花色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清除人体内过剩的自由基,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可作为新型的抗氧化剂用于医药、保健、食品等领域。

利用低聚原花色素溶于水的特点,用热水煮沸抽提原花色素,再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洗脱得到原花色素。

D101树脂是一种球状、非极性交联聚合物吸附剂,具有相当大的比表面和适当的孔径,对皂甙类、黄酮类、生物碱等物质有特殊的选择性,适用于从水溶液中提取类似性质的有机物质。

原花色素(I)的4~8连接键很不稳定,易在酸作用下打开。

反应过程(以二聚原花色素为例)是:在质子进攻下单元C8(D)生成碳正离子(II),4~8键裂开,下部单元形成(-)-表儿茶素(III),上部单元成为碳正离子(IV),失去一个
质子成为黄-3-烯-醇(V),在有氧条件下失去C2上的氢,被氧化成花色素(VI),反应还生成相应的醚(VII)。

若采用正丁醇溶剂可防止醚的形成。

(如下图所示)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原花色素的量与光吸收值呈线性关系,利用比色法可测定样品中的原花色素含量。

但盐酸-正丁醇法受原花色素的结构影响较大,对于低聚度原花色素及儿茶素等单体反应不灵敏。

二、实验器材
新鲜山楂,烧杯,玻璃层析柱,大孔吸附树脂D-101,具塞试管*9,移液枪,紫外分光光度计,水浴锅;
三、实验试剂
60%乙醇,95%乙醇,原花色素标准品(1.0mg/mL),HCl-正丁醇,2%硫酸铁铵,
2.0mol/L HCl;
四、实验步骤
Ⅰ原花色素的制备
1、称取新鲜山楂10.0g,剪成块状,置入锥形瓶中,加入40.0mL蒸馏水,沸水浴30min,间期混匀。

冷却后加入20mL蒸馏水,过滤(或离心),滤液备用。

2、取一根层析柱(1.5*20cm),洗净,竖直装好,关闭出口,加入蒸馏水约1cm 高,用烧杯取一定量已处理好大孔吸附树脂D-101,搅匀,沿管内壁缓慢加入,待柱底沉积约1cm高时,缓慢打开出口,积蓄装柱至高度10cm,液面高于树脂约3cm。

3、平衡:用蒸馏水洗2倍柱床体积,控制流速在1mL/min左右,至洗出液的pH 呈中性。

4、滤液上样,上样时控制流速在2mL/min。

上完样后,先用蒸馏水洗两倍柱床体积,然后换60%乙醇进行洗脱,控制流速在1mL/min。

待有红色液体流出时开始收集,直到收集到无红色为止。

5、将收集液用60%乙醇定容至50mL,作为下次测定的样品。

Ⅱ原花色素的测定
1、制作标准曲线:
取干净试管7支,按表1进行操作,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各标准液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得标准曲线。

2、样品含量测定
分别吸取样液0.10mL,0.20mL置于两支试管中,按表1操作。

表1
五、实验结果
表2
由于(300,0.885)一点明显偏差较大,在作图时剔除这一点,得到以上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得到以下结果:
表3
六、分析与讨论
1、本次实验测得原花色素的百分含量为0.329%,两份样品的平行性较好。

剔除最后一个点以后作出的标准曲线的线性也较好,实验较为成功。

2、作标准曲线时,最后一点偏离直线原因可能是此时色素浓度太大,与Lambert-Beer定律出现了负偏差,导致浓度过大时与吸光度不再呈线性关系。

3、山楂的原花色素主要存在于果皮中,果肉中也含有部分,但含量较少。

实验中部分同学在取材时只使用了山楂皮,故最终测得的原花色素含量较高。

这启发我们如果在生产中以山楂为原料提取原花色素,为求产量高,应尽量多用山楂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