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负数认识
备注:导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
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
应用数学的能力。
导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2、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前准备:熟悉教材准备游戏资料
导学过程:
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
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
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
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
(亏了500元)。
④零上10摄式度(零
下10摄式度)。
自主探究: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请同学们选择一例,
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
2.认识正、负数。
在8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8人,添上“-”表示转走8人。
介绍:像“-8”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八。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
“+”是正号。
像“+8”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八。
我们可以在8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8)。
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3.进一步认识“0”。
(1)课件: 16 ℃~- 16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
读出来。
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
(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
正数也不是负数。
)
4.数的重新分类。
正、负数能把所有数写完吗?
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
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
称负数。
对“数”进行重新分类:正数、0、负数。
5.负数的历史。
合作交流展示:
1.小组研讨:
(1)你知道“℃”和“°F”各表示什么吗?
(2)在数学上是怎样区分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的呢?
(3)负数的前面有“-”号,正数的前面也一定有“+”号,这句话对吗?2.交流解惑
(1)某天扬州市区的最高气温是10℃,最低气温是-1℃,这天的温度相差多少摄氏度?
(2)海拔高度为-30米,其中的“海拔高度”是以什么为标准?
(3)0是正数还是负数?
(4)甲冷库的温度为-8℃,乙冷库的温度为-5℃,哪个冷库的温度高一些?
知识拓展:
1.第2页的“试一试”和第3页的“练一练”第2题。
2.练习一的第1、3、4、5、6题(第3题的正数有两种写法;第6题图中的每格表示10℃,0刻度线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3.计算温差:(1)0℃分别与5℃和-5℃温差分别是几?一样吗?(2)12℃与8℃温差是多少?-2℃-6℃?-11℃与9℃?
课堂检测:
1.零下17摄氏度记作();零上80摄氏度记作(),这两个温度相差()℃。
2.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最深的海沟,最深处低于海平面11034米,它的海拔高度为()米;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水面的海拔高度是-28米,读作()米。
3.汽油的凝固点是-18℃,表示汽油的凝固温度比0℃低()℃。
电视台播报天气预报时,画面上显示23℃,表示气温比()℃高23℃。
4.某天早晨的气温是-3℃,中午的气温比早晨上升了7℃,中午的气温是()℃;晚上的气温比中午的气温又下降了5℃,晚上的气温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负数的认识
相反意义的量
正负数和0;温差
负数的历史
课题: 用数轴表示正负数
备注:导学目标:
1、认识数轴,理解数轴表示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同
时能够由数轴上的点说出其所表示的数。
、能够正确比较负数的大小、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使学生
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
的能力。
导学重难点:
1、认识数轴,并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和0,能够正确比较负数的大小。
2、理解比较负数大小的方法
课前准备:小黑板、大树与学生图片
导学过程:(一)导入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8 5.6 +0.9 - +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
晚黄山的
气温是()摄氏度。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
2、
3、
4、
5、
6、7)
2、游戏中体会运动变化中的负数
出示例3,学生观察后提问: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
(1)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
学生画完交流。
(2)教师在黑板上画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提
问:怎样用
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
应起来)。
(3)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
上其他几个
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4)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
轴。
(5)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 1.5和-1.5对应的点。
如果从起点分别到.5和-1.5处,应如何运动?(设计意图:利用运动的路线结合接触过的用直线表示数的知
识把运动情况记录在直线上,从而使学生认识数轴,也在此过程中学会数轴
的画法。
)
(二)教学例4: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
表示出来,
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
右的顺序
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
比较大小时,
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设计意图:明确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关系,结合生活常识和温度计的刻度
排列特征使学生能够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
课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