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地球地图等值线图判读考点一地图与经纬网1、地球概况⑴.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体积10800亿立方千米。
⑵.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旋转椭球体或三轴椭球体(轴半径比极半径仅长21千米)。
⑶.地轴和两极:地轴──地球自转的中心轴;两极:地轴和地球表面的交点。
⑷.经线和纬线:(见下表)⑸.经度和纬度:(见下表)⑹.本初子午线和赤道:(见下表)概念特征图示经线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的线⑴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⑵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⑶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平分地球为两个半球⑷经线指示南北方向⑸任意两条经线间的距离,在赤道上最大,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纬线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⑴纬线是大小不等的圆圈⑵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⑶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⑷每条纬线与每条经线垂直相交经度的度量纬度的度量起始点本初子午线(0°经线)赤道(0°纬线)图示度量方法从本初子午线向东:东经(E)0°~180°从本初子午线向西:从赤道向北:北纬(N)0°~90°从赤道向南:南纬(S)0°~90°低纬度0°~30°;西经(W)0°~180°注:东经180°和西经180°合为一条经线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半球划分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把地球为南北半球最大度数180°90°某地的纬度就是该地和地球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某地的经度就是该地所在的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
⑻.南、北回归线(南、北纬23°26′)和南、北极圈(南、北纬66°34′)经纬网:由经线和纬线相交织;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
2.地图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表面的自然、经济和人文现象,以各种不同的符号和注记在平面纸上缩小成概括的图形,它能反映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以及相互关系。
常见的地图类型有:经纬网图;地球运动图(太阳光照图);坐标图、比例图;分布规律图;区域图;等值线图(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震线….);剖面图;景观图;模式图等1.地图上的比例尺⑴.比例尺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
用公式表示就是: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同一个比例尺可以用三种不同形式表示。
文字式:如“一千万分之一”或“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数字式:如“1/10000000”或“1:10000000”线段式:如如一条25公里的公路,用5厘米画在图上,用文字式这表达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公里;用线段式表示为:;用数字式表示为:1:500000。
⑵.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的大小是指比值的大小,不是分母的大小。
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小,比例尺愈大。
例如,1:10000与1:300000相比,前者较大而后者较小。
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0 200km100100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
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
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
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3).比例尺的缩放①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如将1/2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000,比例尺变大。
②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
(分数倍)。
如将1/12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120000=1/160000,比例尺缩小。
③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考点三、等高线(1)等高线在地图上,把高度相等各点连成的线。
(2)等高线密集处,坡度大,叫陡坡,等高线稀疏处,坡度小,叫缓坡;山峰处,闭合等高线数值从里向外逐渐减小,盆地(或者洼地)处,闭合等高线数值从外向里逐渐减小;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数值高处,叫山谷,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数值小处,叫山脊;等高线重叠处叫陡崖(或者叫峭壁)。
3、经纬线的应用1.利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表示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
(1)方格状经纬网图:判读时要注意以下规律:○1经线和纬线:图中横线代表纬线,纵线代表经线。
○2东.西经和南.北纬:图中所标的纬度数,由南向北增大的是北半球,为北纬度;由北向南增加的为南纬度;图中所标的经度数,由西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度,由东向西增加的为西经度。
○3度数的判定:同一幅经纬线地图上,相邻的两条纬线之间的纬度间隔.相邻的两条经线之间的间隔一般都是相等的。
(2)极地经纬网图○1经线和纬线:在极地的经纬线图上,以极点(南.北纬90°)为圆心,纬线为同心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放射状的一条直线。
○2东.西经和南.北纬:在极地地图上,各点所属的南北纬度应由中央点来确定。
如极点为北极点,则以该极点为中心的北半球范围,各点纬度均为北纬度;相反,则为南纬度。
极点的判读方法:a.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来判断如图所示旁侧表明地球的自转方向的箭头是逆时针方向,则可以断定为北极极地图。
如表明是顺时针方向的,则可以断定是南极极地图,为南纬度。
b.根据图中标注的经度数来判定在极地地图上,既未标注南北半球,也没有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的箭头。
但标注着经度数以及东.西经,在判读方法:根据东经度沿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沿地球自转方向减小的规律,标上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的箭头,从而来判定南(北)半球。
c.根据极地附近的海陆分布来确定极地中心是大陆,附近是海洋的,大陆轮廓形状好象“逗号.蝌蚪”的为南极地图;如果极地中心是海洋,四周被陆地包围的,可以判定为北极极地地图。
d.根据极地光照图(晨昏线图)来判读北半球夏至日,极圈内全部为白天(为昼弧),则为北极极地图,全为夜弧,时间为北半球夏半年,则为南极极地地图。
3、利用经纬网定方向(1)根据两地的经纬度来判断南北方向如两地都是北纬度的,纬度数值大的为北,纬度数值小的为南;如两地同为南纬度的,纬度数值大的为南,纬度数值小的为北;如两地分属南北半球的,则北纬度的那个为北,南纬度数值那个为南;北极点前后左右都为正南方向,南极点四周均为正北。
(2)根据两地的经度判断东西方向东西方向要两点间经度差小于180°的弧度确定,也就是劣弧定东西。
同为东经区的两个点,数值大的为东,如同为西经区的两个点,数值大的为西;如果两个点分处于东西经度区域,两个点经度差小于180°,位于东经区的点为东,位于西经区的点为西,假如两个点的经度差大于180°,则东经区的点为西,西经区的点为东。
特别提示:在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地图上,判断东西的最简捷的方法是;在相比较两地之间的劣弧上,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箭头,箭头为东,箭尾为西。
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南极点的标注,先画出A.B两点之间的地球自转方向,根据上述规律,A在西,B在东,B在A的东侧。
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等(1)在同一纬线上的距离计算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约4万千米,赤道上的经度1°弧长约为110千米。
任意一条纬线上的经度1°弧长约为110千米*c0sφ(φ为所求的纬线的纬度数)。
(2)在同一经线上的计算所有经线长度相等,长度为赤道的一半,即约为2万千米,任何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弧长约为111千米。
4、方向的应用1.河流流向的判断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高度的变化以及山谷的分布,写出河流的流向,一般用“自XX 想XX流”或者“向XX流”。
根据河流的流向来判别地势高低的变化.山谷和山脊的分布,注意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在河流流向的判别时要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2.山脉的走向根据山脉的分布,写出山脉的走向,一般采用的从北到南,从西到东的原则。
一般山脉的走向有“东西向”如秦岭.阴山等.“南北向”如太行山.巫山等.“东北——西南走向”如大兴安岭.阿巴拉契亚山等.“西北-东南走向”如阿尔泰山等。
山脉的走向一般影响风的运动.河流的分水岭的分布等。
3.风向根据气压高低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再根据地转偏向力的规律来判别风向。
风向同时受到地形.植被等影响将发生偏转和转向等。
4.其他物体运动飞机飞行一般沿某条经线到极地,而后在沿另一经线到目的地,同时要考虑往北极点还是南极点,主要选择的是劣弧。
当晨昏线是一个大圆的时候,选择沿晨昏线的运动。
在运动方向测试中要关注纬线不等长的特点,譬如沿某条经线和纬线分别向东南西北走一定距离,出发点和目的地之间的位置关系。
关注根据运动方向和运动距离,来判别物体的位置,譬如东西半球和高中低纬度的判断。
其他涉及方向的有洋流的分布.主要的风带的风向.某地日出.日落和正午的太阳光的方向或者影子的朝向.根据地图判别两个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如杭州与北京的相对位置.依据图来判别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譬如等温线图中判别温度分布规律和变化规律.某条等温线的走向等.动物迁徙方向与季节的关系如天山牧场移到山麓地带为冬季等。
四、等高线1.等高线地形图特点:(1)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
全球的海岸线是最长的一条等高线。
注意在图幅范围内可以只是闭合曲线的一部分。
(2)等高线只能在陡崖处可以重合,重合的地方表示陡崖。
但等高线不会交叉,因为交叉点不会同时有两个不同的海拔。
(3)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陡崖处等高线重合。
(4)山谷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山脊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2.下面以绘制图中AB地形剖面为例,说明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步骤:(1)建立坐标系(横轴表示AB沿线,纵轴表示高程)。
(2)确定垂直比例尺(AB沿线的相对高度小于500米,为了图形能较好地反映地面的起伏,用1厘米表示100米)。
(3)将AB线与等高线的交点平移到横坐标上。
(4)将各点的高程表示在坐标中。
(5)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地形部位的方法(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