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一: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

专题一: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

-
地图缩放的计算中注意的问题
地图缩放的计算往往会出现错误: “放大(缩小)”,“放大到(缩小到)” 和“放大了(缩小了)”不分。
“放大”或“放大了”2倍,都是原为1, 现为3。“放大到”2倍,是原为1,现为2. 同样,“缩小”或“缩小了”8/10,原图为 10/10,现为2/10,“缩小到”8/10,则原 为10/10,现为8/10。

4、表现形式 数字式
1 500000
或1:500000


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5千米

线段式
比例尺越大,图上表示的实地范围越___小_______,

图幅相同 但表示的内容越_详____细_____。比例尺越小,则表示
大小与范围、

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内容的关系

相同实地 比例尺越大,图幅越大,反映的内容越_详____细_____;
范围 比例尺越小,图幅越小,反映的内容越_简____略_____
(2016·乌鲁木齐一模)为了遏制全球变暖,联合 国气候变化大会每年召开一次,2013年11月11日 气候变化大会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2014年12月1 日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读图,完成3~4题。
3.与图甲比较,图乙( C )
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 较大 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 较小 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 较大 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 较小
①▲
②1 729
③天堂寨
④▲和1 729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二、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和相对高度
甲地 海拔为1000米
500米 甲乙两地的相对
高度为500米
乙地 海拔为500米
500米
1000 米
海平面
看 一 看
高程:与海拔、绝对A 高度等概念的含 义完全相同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值
问题:观察陡崖处的等高线是否相交?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那么该如何计算陡崖高度呢??
(2)两地的相对高度的计算
⑴公式:(n-1)d<△H<(n+1)d
两地之间的等高线数值必须是递增或递减
如图中A-B之间 的相对高度是?
200<△H<400
假设等高距为d,重叠等高线的条数为n,重 叠等高线中最高等高线的海拔为H大,最低等 高线的海拔为H小
2.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Hale Waihona Puke 100100100
200 100
100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坡陡的 地方
等高线原理

400
坡缓的
300 20地 0 方
100
等高线 密集 。 等高线 稀疏 。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各种地形(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山顶、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③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后图幅面 积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或 缩小)到倍数的平方。
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 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比例尺 变化
变化后的 比例尺
变化后的 图幅
将原来比例 尺缩小到 1倍 n
为原来比例 尺的 1 倍
缩小的图幅为原来的

n
n
将原来 为原来比例 缩小后的图幅为原来
⑴相对高度:(n-1)d≤△H<(n+1)d
地图三要素 认识比例尺
1、概念: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地距离 (详略程度)
2、公式:比例尺= 图上距离 ( B= T )
实地距离
S
3、三种表现形式的转换:(1)图上距离和实
地距离单位要统一,千米转换成厘米加5个0;
厘米转成千米去掉5个0.(2)三种比例尺要灵
活转换。1公里=1千米=1,000米=100,000厘
2.读“经纬网图”,确定方向。
S W
S
E
E
E
(1)甲在丙的__东_北__方向, 丙在甲的_西__南_方向。 (2)乙在丙的__西_北__方向, 丙在乙的_东__南_方向。
3.图例和注记
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 地图上地理事物的名称、性质、 属性或数据等的文字或数字。
当堂训练
1、下图中,属于注记的是( B )
• 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大小的判 断。等高距相等时,比例尺越大,坡 度越大;反之坡度越小。
4.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 为( D ) A.① B.② C.③ D.④
当堂训练
1.读“经纬网图”,确定方向。
N N S
(1)A在B的_正__北___方向,B在A的_正___南__方向。 (2)C在D的_正__西___方向,D在C的_正___东__方向。 (3)A在D的_西__北___方向,D在A的_东___南__方向。
比例尺缩小 尺的
1 倍 ( 1- 1 )倍
n
n

( 1-
1 n

• 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 (1)量算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 计算出的实地距离应换算成千米或 米表示。
• (2)计算面积 • 实地面积=图上面积÷地图比例
尺的平方
• (3)比例尺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应用
• ①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比例尺所表示 的两点间的实地距离,是两点之间的 水平距离,它不考虑两点之间地势的 高低。
关于两图中河湖补给关系的说法,正确 的是( B ) A 甲河补给A湖 B A湖补给甲河 C B湖补给乙河 D 乙河属于外流河 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
(三)鞍部与陡崖
鞍部
A
B
问题:鞍部左右两侧等高线是闭合还是不闭合?等高线 数值大小是否相等?
鞍部:两侧等高线闭合,海拔相等。 两峰各对,鞍部居中
火山锥 等高线封闭,呈较有规 律的环状,上密下疏。 突出特点为中心海拔突 然降低。
等高线闭合,海拔中高周低
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间低。
(二)山脊与山谷
山脊:中部海拔较两侧高;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
凸低为高
分水岭
集水线
问题:观察山谷等高线海拔向中心升高还是向两侧升高? 观察A′点较C′、B′、E′、D′海拔高还是低?
山谷:中部海拔比两侧低; 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
凸高为低
读图,回答题.河流在山谷中;凸高为 底
比例尺的缩放
比例尺的缩放要特别注意“扩大”与“扩大 到”“缩小”与“缩小到”的区别
1,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 x n 2,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 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 x (n+1)
3将原比例尺缩小到n倍,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 x 1/n 4将原比例尺缩小n倍, 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 x (1-1/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