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6第六讲 司法鉴定原理(原则、科学基础、一般方法和技术方法)解析
6第六讲 司法鉴定原理(原则、科学基础、一般方法和技术方法)解析
来自实事求是和客观原则
与客观性相关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指导鉴定活动的根本准则。 1.受理鉴定时实事求是
被指派的鉴定人,在受理案件时要了解鉴定要求(委托鉴定事项),如 果发现要鉴定的事项非鉴定人专业所长、或本单位不具备检验条件时, 应拒绝受理。 鉴定人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客观事实,按照鉴定客体的本来面貌作出 符合实际的分析判断和科学结论。每一鉴定结论都应来源于客观实际, 来源于对鉴定客体的正确判断,切忌有任何偏见,更不能主观臆断和无 知妄断。 要求鉴定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受案情、人情、私利、政府、外界压力 等因素影响而违背客观事实,造成鉴定结论失误。 鉴定人必须对鉴定结论的真实性负责,倘若有意作虚假结论,要受到 法律追究。
华东政法大学 孙大明
2.鉴定结论是鉴定人意志的表现
3.鉴定人的鉴定活动不受政法机关职能的约束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公开原则有利于全社会的监督,最大限度地防止和 克服腐败,维护司法公正。当前积极创造条件,首 先可使面向社会的司法鉴定活动坚持公开的原则。 如:(1)鉴定项目公开;(2)鉴定收费公开;(3)鉴定项目标准公
华东政法大学 孙大明
科学原则
2.结果判断应符合科学原理
司法鉴定是科学技术检验结果的判定。对检验结果的含义作科学 分析,得出概念或抽象的结论,才能满足鉴定的要求。分析的时 候要根据科学原理,恰如其分的阐明其意义及各个征象的内部联 系。切不可超越科学规律、超越事实能证明的限度,作跳跃式的 推理。如检见颈部皮肤有表皮剥落,就推导出扼颈,以表皮剥脱 的“事实证明扼颈的存在,这是不科学的。因为颈部皮肤表皮剥 脱可以是抓伤、擦伤、碰伤等等,不一定是扼颈。扼颈可有颈部 表皮剥脱,但颈部表皮剥脱不等于扼颈,这是常识性逻辑。又如, 因为胃内容毒物分析呈阴性,就否定中毒,这也是超越能证明的 限度。因为胃内容毒物分析呈阴性,只能说明胃内容没有检验出 毒物,不等于血液或其他组织没有毒物。
开;(4)鉴定程序公开;(5)鉴定人姓名和技术背景公开等。
公平原则要求对不同委托主体委托的鉴定要一视同 仁。不论是来自公、检、法、司等机关还是来自企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甚至是犯罪嫌疑人, 在委托鉴定业务的地位上是平等的,应平等地对待。
公正原则则是司法鉴定活动与司法活动永恒的价值最求
华东政法大学 孙大明
3. 尊重科学是最重要的鉴定原则
华东政法大学 孙大明
独立原则
鉴定人在不受任何干扰的情况下,独立表达意思,根据对鉴定客体检 验的结果,作出科学的判断,称为鉴定独立原则。表现为:
1.鉴定人的不可替代性
专门性问题的司法鉴定,必须指聘有相应知识的人进行鉴定,不能以他人代 替,这是因为鉴定本身就是科学技术的高层次、高特异性的实践,没有专门 知识及技术的人是无法进行这种实践的。而这种实践的理解和解释只有直接 进行实践的人才能胜任。 鉴定人通过技术检验,根据检验结果,综合其他情况,经分析判断形成概念, 得出结论。任何结论都是鉴定人大脑对客观的反映,而这个客观是鉴定人通 过检验而认识的。没有经过实践的人就没有这种认识。所以,鉴定意见是鉴 定人负责制,其他任何人都不能也不该负责,鉴定机构领导也不能将个人意 见强加给鉴定人;若几个鉴定人意见不一致,也不得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 统一鉴定结论。 鉴定人一旦被招聘,就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独立鉴定的权力,不受 任何干扰。不考虑本机关职能和利益,只忠于法律,忠于事实,忠于科学, 忠于鉴定人职责。 鉴定人也不能参加自己鉴定的同一案件中的侦查、检察、审判等司法活动 具体体现在回避制度中
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通则》 case---亲权鉴定,消失的第三者,无助的女方当事人
华东政法大学 孙大明
监督原则
与公开原则相关 内部监督(内审员、领导机构、职能部门) 外部监督
委托人监督 司法机关监督 舆论监督 党的监督 群众监督
华东政法大学 孙大明
时限原则
效率是诉讼活动价值目标之一----迟到的正义是非正义 鉴定工作本身有时间性,需要准确及时把握鉴定时机
鉴定客体及其反映形象随时都在发生变化,改变着本身的基本属 性。如某些物证存在腐败变质问题,某些毒物在血液保存期间浓 度很快下降,因此,鉴定必须及时进行。鉴定人完成鉴定的时间 一般在接受委托15天内,少数疑难鉴定项目或需要时间条件的项 目可增加鉴定时限,如伤情鉴定要看损伤当时及治疗过程与预后 情况,即要待伤情稳定,才能作出损伤程度的结论。
若鉴定人不能按期完成鉴定任务,应提前向委托机关提 出延长鉴定时限的申请。 通则专门规定
2.鉴定意见客观真实
3.捍卫实事求是原则
华东政法大学 孙大明
保密原则
保守案内秘密,维护国家利益和委托人的合法利益是有关 人员在司法鉴定活动中应重视的一条原则 同时也是鉴定人的义务之一。 任何案件都有一定的秘密,有些情况是不能泄露的。
如不得泄露侦查手段和取证手段的秘密; 不得散布案内人员的隐私; 不得透露案内证据情况; 不得将鉴定结果告诉委托机关以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 一定时期内不得披露案情; 不得向亲属谈论鉴定内情等
华东政法大学 孙大明
依法(合法)原则
依法原则包括:
从程序到实体 从形式到内容 从技术手段到各项标准
华东政法大学 孙大明
科学原则
1. 以科学的态度讲行鉴定
鉴定人开展鉴定活动时,应以严肃的科学态度, 认真地制定鉴定方法及步骤,细致地进行全面 检查,切不能以点带面、以表带里,更不能未 经检验,就凭经验作出有什么或没有什么的检 验结果。
第六讲 司法鉴定原理
第一节 司法鉴定原则 第二节 司法鉴定科学基础(同一认定、 种属认定) 第三节 司法鉴定的技术方法
第四节 司法鉴定的标准及标准化
华东政法大学 孙大明
司法鉴定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依法原则 (合法原则) 二、科学原则 三、独立原则 四、三公原则 五、客观原则 六、保密原则 七、监督原则 八、时限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