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经营管理1.跨国公司的名称国际公司(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多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MNC)全球企业(Global Enterprise)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TNC)2.跨国公司定义:指为获取巨额利润,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生产,销售,服务等经济活动的国际性公司集团.3.跨国公司的定义标准1.结构标准2.控制标准3.人力资源标准4.业绩标准5.行为标准4.三个基本要素:(1)位于多国的经营实体,母公司通过股权或者其他方式对其他实体进行控制,也即施加有效影响。
简言之,即母公司控制下的多国经营实体。
(2)统一决策体系下的共同战略和配套政策。
(3)分享权利和分担责任。
5.跨国指数,也称跨国程度指数(Transnationality Index,TNI),它是衡量跨国公司“国际参与程度”的一个平均数据,它由三个比率的平均值构成。
即TNI=(国外资产/总资产+国外销售额/总销售额+国外雇用人数/雇员总数)/3×100%6.早期的跨国公司特点是:(1)以出口商品市场为导向,贸易推动资本输出。
(2)实施跨国投资的国家只局限于西欧和美国少数几个资本主义强国,且主要的对象都是当时的殖民地国家。
(3)跨国公司的投资主要发生在当时资本主义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其他经济落后的国家之间。
这种纵向的垄断资本跨国投资占到了当时各国对外投资总额的70%以上。
(4)以原材料为目的的后向垂直一体化成为当时跨国公司投资的主要行业指向。
7.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跨国公司(1)跨国投资的来源国别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美国跨国公司发展较快;(2)跨国投资的部门结构发生转变,制造业跨国公司发展迅速;(3)跨国投资竞争苗头初现,大型跨国公司奠定国际化基础;(4)由纵向直接投资向横向直接投资转变8.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跨国公司的恢复和发展(1)跨国公司数量上、规模上的大发展(2)投资来源国多元化,“大三角”形成(3)跨国投资部门指向制造业和服务业,第一产业比重减少(4)跨国公司国际投资行为日益多样化9.20世纪90年代后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1)跨国公司数量急剧增长(2)集中化趋势更加明显(3)国际化经营程度更高(4)知识型经济日益成为跨国公司的制胜之道(5)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取得长足的进步10.经济全球化(1)概念: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整体。
(2)要求各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各国经济改革政策要与国际接轨(3)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4)经济全球化促使公司和产品国籍日益模糊化公司国籍日益模糊化,跨国公司已具有了双重属性,即民族性和国际性。
产品国籍日益模糊化,产生了国际综合性产品。
11.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以控制国(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对外投资。
是投资主体以对外投资为媒介,以取得企业经营控制权为手段,以最终获取利润为目标的一种投资行为。
12.垄断优势论(Monopolistic Advantage)(1)代表人物:海默(Stephen Hymer)、金德尔伯格(2)理论内容主要解释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决定直接投资的因素是企业所拥有的垄断优势垄断优势体现在技术诀窍、规模经济、管理技能以及资金等方面企业可凭所有的垄断优势抵消海外经营的不利因素,从而压倒竞争对手,获得更高利润13.产品周期理论(The Product Cycle)(1)代表人物:维农(R.Vernon)(2)理论内容产品的生命周期由产品创新、成熟和标准三个阶段构成在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投资战略(3)产品创新阶段:国内生产新产品非标准化,产品的生产要素投入、加工工艺和规格变化很大产品差别大,新产品需求价格弹性低,生产成本的差异对厂商生产区位的选择影响不大(4)产品成熟阶段:可以考虑在国外寻找生产成本低,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低的地方,进行直接投资设厂。
市场上出现仿制者和竞争者,价格需求弹性增大.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竞争的关键(5)产品标准化阶段:逐渐减少国外投资,厂商已失去垄断优势14.内部化理论(The Theory of Internalization)(1)代表人物:巴克莱(P.Buckley)、卡森(M.Casson)外部市场存在不完整性和交易成本上升,导致企业附加成本建立企业内部市场能够克服外部市场不完整性所造成的风险和损失(3)市场内部化过程和4种因素有关产品特定因素:如产品性质,外部市场状况,规模经济等区位特定因素:如区位的距离,文化差异等国家特点因素:有关的政策和财政制度公司特定因素:不同企业内部的市场管理能力(4)市场内部化带来的效益有助于企业之间的供需协调和控制能力可以对“知识产品”进行较为准确的定价,制定出区别性价格能够排除政府的外来干预,避免反常的市场不完整性带来的损失可利用转移定价来减少税收,有效配置公司的内部资源15.国际生产综合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代表人物:约翰.邓宁(2)理论内容:一国企业要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由三种优势所决定所有权优势:一国企业所有外国企业无法获得的资本。
如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资金优势等内部化优势: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其资产或所有权内部化过程中所拥有的优势。
区位优势:可供投资的地区在某些方面具有的优越性。
如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原料供给、运输成本、贸易壁垒和政府有关政策等。
16.企业的法律组织形式16.1个人独资企业个人企业不是法人,不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个人企业的资产与出资人的个人财产在法律上没区别,即出资人对企业的债务负无限责任。
出资人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决策权和控制权。
16.2合伙企业合伙企业原则上不具有法人地位,合伙人的死亡、退出、破产都将导致企业解体。
合伙契约是合伙企业成立的基础,契约规定了合伙人的权利和义务。
合伙人对企业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即合伙人以个人财产作为企业债务的担保,且债权人有权向任何一个或几个合伙人提出清偿要求。
16.3公司1、法律特征公司是法人,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
股东按照对公司投资的比例享有经营管理的权利,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债务,公司的资产与股东的个人财产在法律上是分离的。
公司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对外签订合同,经营业务,享受权利,承担责任,公司是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
公司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应诉。
公司有日常的经营管理权。
股东的死亡、退出、破产在原则上不影响公司的存续。
无限责任公司(Un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有限责任公司(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法律特征)股份有限公司(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by Share,or with Share Capital)(法律特征)注:我国《公司法》中规定公司的形式可以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不包括无限责任公司。
17.有限责任公司(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法律特征)(1)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由发起人集资,不能通过发行股票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
(2)股东人数往往有上限要求。
(3)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证明是出资证明书,该出资证明不能流通,也不可以随意转让。
(4)有限责任公司属于封闭公司,财务会计报表无须通过中介机构审计和认证后进行公布,可以只按规定送交股东。
(5)有限责任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程度相对较低,董事往往就是股东,并且常常兼任公司高级管理职员。
18.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特征(1)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条件比较苛刻,它可以向社会公众公开募集资金。
(2)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人数只有下限要求,而没有上限。
(3)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证明是股票,股票可流通和转让。
股权的转让不影响公司的存续。
(4)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通常被认定为最高权力机构和权力执行机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程度较高,有利于公司独立开展日常经营活动。
(5)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法律规定应当公开披露重要交易信息,并且执行财务公开制度。
财务报表均须经中介结构审计之后定期予以公布。
19.母公司19.1概念:母公司对其他公司的控制,一般采取两种形式19.2特征母公司实际控制子公司经营管理权。
母公司以参股或非股权安排行使对子公司的控制。
母公司对子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20.分公司(法律特征)(1)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责任,其一切行为后果及责任由总公司承担;(2)分公司由总公司授权开展业务,自己没有独立的公司名称和章程;(3)分公司没有独立的财产,其所有资产属于总公司,并作为总公司的资产列入总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总公司对分公司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4)分公司与总公司同为一个法律实体,设立在东道国的分公司被视为“外国公司”,仍然受到母国的外交保护;(5)分公司从东道国撤出时,只能出售其资产,而不能转让股权,也不能与其他公司合并。
21.子公司(法律特征)(1)子公司是独立法人;(2)子公司在经济上和业务上被母公司实际控制;(3)子公司在东道国注册登记被视作当地公司,须受东道国法律管辖,不受母公司政府的外交保护;(4)子公司在东道国除缴纳所得税外,其利润作为红利和利息汇出时,还须缴纳预扣税(5)子公司从东道国撤出时,可以出售资产,也可以转让股票,或与其他公司合并。
22.避税地公司:"纸上公司",指跨国公司为了获得转移定价,优惠税率等利益,名义上将货物或劳务的法律所有权归于设在避税地的公司.23.国际销售部(出口业务部)•优点:–省掉出口商或管理公司的利润或佣金–有一个统一的对外机构来引导和协调企业的对外经营,\有利于了解国际市场行情,扩大企业产品的出口•缺点:–简单的出口部结构难以适应企业随后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业务的要求–出口部起初隶属于销售部,容易与国内的其他部门产生利益矛盾24.国际业务部•优点:–有效协调国外子公司的经营活动,有助于企业利润最大化–减少各子公司启筹资金时需要付出的利息–通过制定内部转移价格,降低税收负担•缺点:–国际部资料信息不全–决策不及时–国际部要依赖国内各产品部,容易使国内、国外业务发生矛盾设立国际业务部的跨国公司的一般特征:产品品种有限,海外销售规模小于国内销售;分支机构与管理总部在地理上不太分散,经营受国外环境影响程度不大,产品的差异化营销不很重要。
25.全球性分部结构1、全球性职能组织结构•优点:–企业各种职能专业化,有利于增强全球性竞争力–强调集中控制,便于协调各部门的利益关系•缺点:–不易管理,要求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都应熟悉不同产品–容易工作相互脱节,生产目标和销售目标会产生差异和矛盾–同职能内地区协作存在一定的困难2、全球性产品组织结构•优点:–促使企业把全球作为目标,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不同地区同一产品的生产技术进行内部转移,促进技术提升–有利于实现产品的全球销售,提高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缺点:–不同产品管理线的职能机构设置有可能重复–内部机构设置的重叠性容易导致内部协调工作的困难3、全球性地区组织结构•优点:–重视国外各子公司作为利润中心的地位,减少了总部协调的工作–有利于国外子公司根据区域内环境的条件与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缺点:–产品品种增多时,难以协调多种产品的经营活动–各地区都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造成人才浪费–各地区容易增长地区本位主义而忽视全球战略4、全球性混合组织结构•优点:–可根据企业的特殊需要,灵活地调整组织结构,弥补单项结构造成的经营管理上的不足•缺点:–组织结构不规范,部门之间差异大,难以协调与管理,增加了企业总部协调的复杂性5、全球性矩阵式组织结构•优点:–较强的高效性与灵活性,能充分利用两个部门的信息和经验–不同专职部门根据业务开展的需要,派出合适的人员–战略业务单位可在需要时适时适地地组成或撤销•缺点:–结构复杂,一个下级要同时对两个上级负责,与管理的基本要求冲突–权利与利益、责任与义务难以分清和落实,妨碍整体决策26.影响跨国公司组织结构选择的因素(1)内部因素:经营的指导思想企业战略企业经营的国际化程度和规模人力资源产品种类和业务范围(2)外部因素法律法规和政府政策行业发展和行业竞争状况政治因素环境的变化状况27.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营战略含义跨国公司从全球经营的总体角度出发,以全球性的视野来综合考虑来自于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激烈竞争和各种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对其在全球范围内可以利用的有限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使用,以期获得跨国公司最佳的整体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