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单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分解

2014单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分解

单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大庆油田化工有限公司二○一四年九月二十八日目次1 总则 (3)1.1主题内容 (3)1.2 离心泵设备结构图 (3)1.3 适用范围 (3)1.4 编写修订依据 (3)2 检修周期与检修内容 (4)2.1 检修周期 (4)2.2 检修内容 (4)3 检修作业 (4)3.1 检修前准备 (4)3.2 解体 (5)3.3 检查检测 (6)3.4 回装 (9)3.5 校正联轴器同心度 (10)4 检修质量标准 (11)5 验收 (14)6 维护与故障处理 (15)1 总则1.1主题内容本规程规定了大庆油田化工有限公司离心泵的检修周期和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维护与故障处理。

1.2 典型设备结构图轴承图1 离心泵1.3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石油化工常用离心泵的维护检修。

1.4 编写修订依据SY-21005-73 炼油厂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HGJ1034-79 化工厂清水泵及金属耐腐蚀泵维护检修规程HGJ1035-79 化工厂离心式热油泵维护检修规程GB/T5657-1995 离心泵技术要求API610-1995 石油、重化学和天然气工业用离心泵2检修周期与检修内容2.1 检修周期(见表1)根据状态监测结果及设备运行状况,可以适当调整检修周期表1 检修周期2.2 检修内容2.2.1小修项目2.2.1.1清洁外部,应无锈蚀和油迹。

2.2.1.2检查各联接部的密封情况。

2.2.1.3双支承泵检查清洗轴承、轴承箱、挡油环、挡水环、油标等,调整轴承间隙。

2.2.1.4检查修理联轴器及驱动机与泵的对中情况。

2.2.1.5处理在运行中出现的一般缺陷。

2.2.1.6检查清理冷却水、封油和润滑等系统。

2.2.1.7检查紧固件连接螺丝。

2.2.2大修项目2.2.2.1包括小修项目。

2.2.2.2检查修理机械密封。

2.2.2.3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腐蚀和冲蚀情况。

泵轴、叶轮必要时进行无损探伤。

2.2.2.4检查清理轴承、油封等,测量、调整轴承油封间隙。

2.2.2.5检查测量转子的各部圆跳动和间隙,必要时做动平衡校验。

2.2.2.6检查并校正轴的直线度。

2.2.2.7检查轴套、压盖、封油环、口环、隔板、衬套、中间托瓦等间隙。

2.2.2.8测量并调整转子的轴向窜动量。

2.2.2.9检查泵体、基础、地脚螺栓及进出口法兰的错位情况,防止将附加应力施加于泵体,必要时重新配管。

2.2.2.10检查清洗入口过滤器3检修作业3.1 检修前准备3.1.1检修施工的时间安排已经确定。

3.1.2检修所需的零配件和相应的材料已备齐,作业许可证等资料已经开好。

3.1.3检查检修专用工具和经检验合格的量具、器具已备齐。

3.1.4查阅离心泵振动、轴承温度、压力及泄漏点。

3.1.5 查阅上次检修资料和有关图纸,准备好最新版本的检修作业规程。

3.1.6了解离心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1.7 确认已经进行能量隔离,安全准备防范工作已经做好.3.1.8 地面铺好塑料布,在泵下铺上毛毡等防护品。

3.2 解体3.2.1拆卸离心泵附属管线,并检查清扫。

严格执行《管线设备打开安全管理规定》中的内容。

3.2.2拆卸联轴器护罩,设定联轴器的定位标记。

3.2.3拆除联轴器连接螺栓。

3.2.4检查联轴器膜片、螺栓有无缺陷及损坏。

3.2.5拆除泵端联轴器。

半联轴器与轴配合为H7/js6。

3.2.6 拆卸泵盖、叶轮、轴承箱。

3.2.6.1拆卸检查轴承箱放油丝堵,放掉轴承箱内的机油。

3.2.6.2安装吊卸设备。

3.2.6.3拆下泵盖螺栓,放净泵内介质。

3.2.6.4将叶轮从泵腔内抽出,擦净叶轮和泵腔内的介质。

3.2.6.5拆卸叶轮,取出键。

3.2.6.6拆卸轴承箱。

3.2.7 拆卸检查机封。

3.2.7.1拆卸机封压盖。

3.2.7.2拆卸机封动环、轴套,检查磨损情况。

3.2.7.3拆卸机封静环、静环垫子,检查磨损、完好情况。

3.2.8 拆卸轴承箱配件,检查轴承磨损情况;3.2.8.1拆卸轴承箱两侧的油封。

3.2.8.2拆卸轴承箱两端端盖。

3.2.8.3拆卸泵轴。

3.2.8.4拆卸轴承。

3.2.8.5清洗轴、轴承及轴承箱。

3.3 检查检测3.3.1检查轴承箱、轴承3.3.1.1检查轴承支撑架是否损坏。

3.3.1.2检查轴承有无磨损、裂纹、重皮等明显缺陷。

3.3.2 检查轴承箱壳体。

3.3.2.1检查轴承箱有无裂纹、冲刷、腐蚀。

3.3.2.2检查确认轴承箱由视窗清洁透明无渗漏。

3.3.2.3检查后用干净布封闭。

3.3.3检测叶轮、泵轴;3.3.3.1检查叶轮,有无裂纹、腐蚀等缺陷,3.3.3.2检查轴有无腐蚀或凹陷,检查轴颈处有无沟痕。

3.3.3.3测量泵轴径的圆度、圆柱度。

轴圆柱度3.3.4测量轴弯曲度、端面垂直度。

轴弯曲度3.3.5测量轴与键的配合。

键与轴键槽的过盈量表mm3.3.6转子做动平衡:遇到以下情况时转子必须做动平衡。

1)转子跳动严重超标时。

2)转子上其它零部件修磨或补焊后。

转子作动平衡3.3.7壳体检测。

3.3.7.1 测量壳体口环与叶轮口环间隙。

口环、托瓦、轴套配合间隙表mm3.3.7.2 检查两个支架与底座必须接触均匀,塞尺不能塞入。

3.3.7.3 地脚螺栓应无松动。

3.4 回装3.4.1回装前确认。

3.4.1.1确认转子的磨损和损坏等缺陷已经全部修复或更换,并符合本作业规程的要求。

3.4.1.2离心泵所有零部件按要求清洗和吹扫干净。

3.4.2回装轴承。

3.4.2.1 清除轴承箱两侧盖垫子残留物,重做两侧盖垫子。

3.4.2.2 将电机端轴承装在泵轴上。

3.4.2.3 回装电机端轴承锁片、锁帽。

3.4.2.4 将非电机端轴承回装在轴承箱上。

3.4.2.5 回装泵轴。

3.4.2.6 回装轴承箱两侧垫子、端盖。

3.4.2.7 回装轴承箱放油丝堵。

3.4.2.8 回装轴承箱两侧油封。

3.4.3 回装机械密封,调整机封压缩量。

3.4.3.1回装机封静环垫。

3.4.3.2回装静环。

3.4.3.3回装机封动环在轴套上。

3.4.3.4回装机封轴套。

3.4.3.5回装动、静环。

3.4.3.6回装泵盖。

3.4.3.7 调整压缩量,锁定机封固定环。

3.4.4 回装泵轴键、叶轮、整体;3.4.4.1回装轴键、叶轮。

3.4.4.2回装泵盖。

3.4.5 回装半联轴器。

3.5校正联轴器同心度。

3.5.1 采用双表法校正泵轴和电机轴同心度。

联轴器的对中要求表mm3.5.2回装联轴器护罩。

4检修质量标准4.1联轴器4.1.1半联轴器与轴配合为H7/js6。

4.1.2联轴器两端轴向间隙一般为2~6mm。

4.1.3安装齿式联轴器应保证外齿在内齿宽的中间部位。

4.1.4安装弹性圈柱销联轴器时,其弹性圈与柱销应力为过盈配合,并有一定紧力。

弹性圈与联轴器销孔的直径间隙为0.6~1.2 mm。

4.1.5 联轴器的对中要求值应符合表2要求。

表2 联轴器的对中要求表mm4.1.6轴器对中检查时,调整垫片每组不得超过4块。

4.1.7热油泵预热升温正常后,应校核联轴器对中。

4.1.8叠片联轴器做宏观检查。

4.2轴承4.2.1滚动轴承a、承受轴向和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配合为H7/js6。

b、仅承受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与轴配合为H7/k6。

c、凡轴向止推采用滚动轴承的泵,其滚动轴承外圈的轴向间隙应留有0.02~0.06 mm。

e、滚动轴承拆卸时,采用热装的温度不超过120℃,严禁直接用火焰加热,推荐采用高频感应加热器。

f、滚动轴承的滚动体与滚道表面应无腐蚀、坑疤与斑点,接触平滑无杂音,保持架完好。

4.3密封4.3.1机械密封a、压盖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为0.75 ~1.0mm,压盖与密封腔间的垫片厚度为1~2mm。

b、密封压盖与静环密封圈接触部位的粗糙度为R a3.2。

c、安装机械密封部位的轴或轴套,表面不得有锈斑裂纹等缺陷,粗糙度R a1.6。

d、静环尾部的防转槽根部与防转销顶部应保持1~2 mm的轴向间隙。

e、弹簧压缩后的工作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f、机械密封并圈弹簧的旋向应与泵轴的旋转方向相反。

g、压盖螺栓应均匀上紧,防止压盖端面偏斜。

h、静环装入压盖后,应检查确认静环无偏斜。

4.3.2填料密封a、间隙环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一般为1.00~1.50 mm。

b、间隙环与填料箱的直径间隙为0.15~0.20mm。

c、填料压盖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为0.75~1.00 mm。

d、填料压盖与填料箱的直径间隙为0.10~0.30 mm。

e、填料底套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为0.50~1.00 mm。

f、填料环的外径应小于填料函孔径0.30~0.50 mm,内径大于轴径0.10~0.20 mm。

切口角度一般与轴向成45°。

g、安装时,相邻两道填料的切口至少应错开90°。

h、填料均匀压入,至少每二圈压紧一次,填料压盖压入深度一般为一圈盘根高度,但不得小于5 mm。

4.4转子4.4.1转子的跳动a、单级离心泵转子跳动应符合表3要求。

表3 单级离心泵转子跳动表mm4.4.2轴套与轴配合为H7/h6,表面粗糙度R a1.6。

4.4.3平衡盘与轴配合为H7/js6。

4.4.4根据运行情况,必要时转子应进行动平衡校验,其要求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一般情况下动平衡精度要达到6.3级。

4.5 叶轮a、叶轮与轴的配合为H7/js6。

b、更换的叶轮应做静平衡,工作转速在3000r/min的叶轮,外径上允许剩余不平衡量不得大于表6的要求。

必要时组装后转子做动平衡校验,一般情况下,动平衡精度要达到6.3级。

表5 叶轮静平衡允许剩余不平衡量表c、平衡校验,一般情况在叶轮上去重,但切去厚度不得大于叶轮壁厚的1/3。

d、对于热油泵,叶轮与轴装配时,键顶部应留有0.10~0.40mm间隙,叶轮与前后隔板的轴向间隙不小于1~2mm。

4.6 主轴a、主轴颈圆柱度为轴径的0.25‰,最大值不超过0.025 mm,且表面应无伤痕,表面粗糙度R a1.6。

b、以两轴颈为基准,找联轴节和轴中段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值为0.04 mm。

c、键与键槽应配合紧密,不允许加垫片,键与轴键槽的过盈量应符合表6要求。

表6 键与轴键槽的过盈量表mm4.7壳体口环与叶轮口环、中间托瓦与中间轴套的直径间隙值应符合表7要求。

表7 口环、托瓦、轴套配合间隙表mm4.8转子与泵体组装后,测定转子总轴向窜量,转子定中心时应取总窜量的一半;对于两端支承的热油泵,入口的轴向间隙应比出口的轴向间隙大0.5~1.00mm。

5验收。

5.1清扫现场。

5.2试车前准备5.2.1检查检修记录,确认检修数据正确。

5.2.2单试电机合格,确认转向正确。

5.2.3热油泵启动前要暖泵,预热速度不得超过50℃/h,每半小时盘车180°。

5.2.4润滑油,封油、冷却水等系统正常,零附件齐全好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