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检修规程总则本规程规定了离心泵的完好标准、离心泵的维护、检修周期与检修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
一、离心泵完好标准1、离心泵的基本结构离心泵主要由泵壳、转子、叶轮、轴承及密封等组成。
泵壳体是卧式,由吸入室和排出室组成。
在壳体的两端或一端设有支承转子的轴承室、机械密封室。
转子由主轴、叶轮、轴套、轴承、联轴器组成,各配件以不同的配合方式装配在轴上。
2.设备完好标准(1)电流表、压力表工作正常稳定(2)机封或填料压盖部位的温度正常,机封无泄漏,填料密封渗漏正常。
(3)检查泵的轴承温升正常,轴承温升一般不超过周围温度35℃,最高不能超过75℃。
(4)检查泵的声音和振动是否正常。
二、离心泵的维护1.日常维护(1)保持设备整洁卫生。
(2)注意轴承的油位、油质和温度。
(3)填料内滴水是否正常,随时调整填料压盖的松紧程度。
(4)经常检查各部分的螺栓是否松动。
(5)经常观察各个仪表工作是否正常稳定,泵、电机的响声和振动是否正常。
(6)严格执行润滑管理制度。
9/ 12.定期检查(1)表面除锈、除污和清洗。
(2)检查易损件是磨损和损坏,若零件虽磨损。
但还在公差范围内,则可继续使用。
若零件的磨损程度超过了公差范围,应考虑修复后使用,不能修复的应更换新件。
(3)定期检查泵的入口过滤器。
(4)对重新装配的泵,有条件的应进行试验。
三、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1、检修周期根据状态监测结果及设备运行状况,可以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一般检修周期见表1。
表1 检修周期表检修类别小修大修186检修周期小修项目2. ( 1)检查清理冷却水、封油和润滑等系统。
(2)处理在运行中出现的一般缺陷。
更换填料密封。
)(3根据运行情况,检查机械密封或)检查清洗轴承、轴承箱、挡油环、挡水环、油标等,调整轴承(4间隙。
并检查轴承滚子外圈间的间隙。
)检查各部螺栓有无松动。
5(( 6)检查修理联轴器及驱动机与泵的对中情况。
大修项目3. (1)包括小修的所有项目。
气蚀和冲蚀情况并进行修理或更换,2()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泵轴、叶轮必要时进行无损探伤。
9/ 2(3)检查清理轴承、油封等,测量、调整轴承油封间隙。
必要时更换轴承或油封。
(4)检查轴的弯曲度,必要时校正轴的直线度。
(5)检查测量转子的各部圆跳动和间隙,必要时做动平衡校检。
(6)修理或更换机械密封及填料。
(7)测量并调整转子的轴向窜动量。
(8)调校出口压力表。
(9)检查进出口滤网,必要时更换。
(10)检查泵体、基础、地脚螺栓及进出口法兰的错位情况,防止将附加应力施加于泵体,必要时调整垫铁和泵体水平度或重新配管。
四、检修方法与质量标准1.检修前准备工作(1)掌握泵的运转情况,并备齐必要的图纸和资料。
(2)备齐检修工具、量具、起重机具、配件及材料。
(3)切断电源及设备与系统的联系,放净泵内介质,达到设备安全与检修条件。
2.拆卸程序与检查:(1)关闭泵进出口阀门。
拆去泵壳下方堵头,排净泵内的液。
(2)打开排油丝堵,排净润滑油,待油排净后,装上丝堵。
(3)拆卸油杯及泵周围的辅助管道(冲洗管道、冷却水管道等)。
(4)拆下联轴节防护罩,检查联轴器对中,设定联轴器的定位标记。
(5)通过拆下联轴器地脚螺栓和联轴器隔圈,拆下电动机和泵,同时测量转子的轴向窜量。
(6)应从公用底座上拆下支撑处的固定螺栓。
(7)利用壳体盖法兰上配备的起定螺钉拆下固定盖子的螺母,从而拆下泵体盖,同时将壳体拆下。
9/ 3(8)用绳套穿过轴承箱顶部配备的吊眼螺栓将壳体部分吊起。
并放在便于检修的地点。
(9)松开叶轮螺母,拆掉叶轮。
(10)拆下固定机械密封压盖的螺母。
拆下壳体盖。
(11)应按照顺序拆下轴套和机械密封盖并进行检查机械密封部件。
(12)拆下联轴器。
(13)拆下轴承压盖。
(14)用木锤或铜锤敲击轴的端部,将轴从联轴器一侧抽出来抽出转旋转部件包括轴和轴承等应作为一个单元拆下来,注意小心不要让旋转部件碰到壳体,小心谨慎地拆下,不要强制性拆卸。
(15)拆下轴承螺母,以便取出轴承。
(16)仔细检查所有的部件有无汽蚀冲刷、腐蚀结垢、磨损、破裂和不合常规的碰伤。
必要时进行探伤检查。
测量转子各部圆跳动和间隙,测量主轴的径向圆跳动。
(17)在拆卸过程中应将零部件分类摆放整齐。
以便装配时使用。
3.质量标准。
(检修标准按设备制造厂要求执行,无要求的按本标准执行)(1)叶轮与轴配合为H7/js6。
(2)键与键槽应配合紧密,不许加垫片,键与键槽的过盈量是:表2 键与轴键槽的过盈量表 mm轴径 40~70>70~100>100~2300.009~过盈量0.012 0.011~0.015 0.012~0.017)转子与泵体组装后,测定转子总轴向窜量,转子定中心时应取(3 总窜量的一半。
Ra1.6,表面粗糙度。
H7/h6)轴套与轴配合为4((。
)平衡盘与轴配合为5H7/js69/ 4(6)联轴器①半联轴器与轴配合为H7/js6。
②联轴器两端面轴向间隙一般为2~6mm。
③安装齿式联轴器应保证外齿在内齿宽的中间部位。
④安装弹性圈柱销联轴器时,其弹性圈与柱销应为过盈配合,并有一定紧力。
⑤热油泵预热升温正常后,应校核联轴器对中。
⑥叠片联轴器做宏观检查。
表3 联轴器对中要求表 mm联轴器形径向允端面允刚性 0.06 0.04弹性圈柱销式 0.08 0.06齿式叠片式 0.15 0.08(7)轴承滑动轴承①轴承与轴承压盖的过盈量为0~0.04mm(轴承衬为球面的除外),下轴承衬与轴承座接触应均匀,接触面积达60%以上,轴承衬不许加垫片。
②更换轴承时,轴颈与下轴承接触角为60°~90°,接触面积2。
cm 2~3点/应均匀,接触点不少于③轴承合金层与轴承衬应结合牢固,合金层表面不得有气孔、夹渣,裂纹、剥离等缺陷。
④轴承侧间隙在水平中分面上的数值为顶部间隙的一半。
表4 轴承顶部间隙表 mm轴径间隙轴径间隙18~30 0.07~0.12>80~120 0.14~0.22>30~50 0.08~0.15>120~180 0.16~0.26>50~80 0.10~0.18滚动轴承9/ 5①承受轴向和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与轴配合为H7/js6。
②仅承受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与轴配合为H7/k6。
③滚动轴承外圈与轴承箱内壁配合为Js7/h6。
④凡轴向止推采用滚动轴承的泵,其滚动轴承外圈的轴向间隙应留有0.02~0.06mm。
⑤滚动轴承拆装时,采用热装的温度不超过120℃,严禁直接用火焰加热,推荐采用高频感应加热器。
⑥滚动轴承的滚动体与滚道表面应无腐蚀、坑疤与斑点,接触平滑无杂音,保持架完好。
(8)密封机械密封①压盖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为0.75~1.00mm,压盖与密封腔间的垫片厚度为1~2mm。
②弹簧压缩后的工作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静环装入压盖后,应检查确认静环无偏斜。
④压盖螺栓应均匀上紧,防止压盖端面偏斜。
⑤静环尾部的防转槽根部与防转销顶部应保持1~2mm的轴向间隙。
填料密封①间隔环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一般为1.00~1.50mm。
②间隔环与填料箱的直径间隙为0.15~0.20mm。
③填料压盖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为0.75~1.00mm。
④填料压盖与填料箱的直径间隙为0.10~0.30mm。
⑤填料底套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为0.50~1.00mm。
9/ 6⑥填料环的外径应小于填料函孔径0.30~0.50mm,内径大于轴径0.10~0.20mm。
切口角度一般与轴向成45°。
⑦安装时,相邻两道填料的切口至少应错开90°。
⑧填料均匀压入,至少每二圈压紧一次,填料压盖压入深度一般为一圈盘根高度,但不得小于5mm。
(9)转子单级离心泵转子跳动应符合表5要求。
5单级离心泵转子跳动 mm径向圆跳测量部位直叶轮端面跳叶轮密封轴500.050.040.051200.06>50.200.060.07260>120.070.08>260多级离心泵转子跳动应符合要求6多级离心泵转子跳动 m径向圆跳端面圆跳测量部位直叶轮端平衡叶轮密封轴套、平衡0.03500.060.04>51200.080.040.200.052600.10>120.06>2600.12五、试车与验收1.试车备前准工作(1)检查检修记录,确认检修数据准确。
(2)单试电机合格,确认转向正确。
9/ 7(3)润滑油、封油、冷却水等系统正常,附件齐全好用。
(4)盘车无卡涩现象和异常声响,轴封渗漏符合要求。
2.试车验收(1)离心泵严禁空负荷试车,应按操作规程进行试车。
(2)滚动轴承温度不大于70℃。
(3)运转平稳无杂音,封油、冷却水、润滑油系统工作正常,泵及附属管路无泄漏。
(4)控制流量、压力和电流在规定范围内。
9/ 8重新校正泵轴与原动机对中不良或轴弯曲轴承或密封环磨损过多形更换并校正轴线成转子偏心密封泄更换检查机械密封损坏或安装不当4漏严重比密封腔前压力大密封液压力不当0.15MPa ~ 0.05 重新调整填料过松稳定操作操作波动大按要求重新装配轴承安装不正确检查消除转动部分平衡被破坏按规定添放油或更换轴承箱内油过少、过多或轴承温5油度过高太脏变质9/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