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化学平衡
以上公式适合于温度一定的化学反应
△rGm=-RTlnKθ+RTlnJθP适合于理想气体
KθP=KP(Pθ)-∑VB=KθC(CθRT/Pθ)∑VB
=△rHθm/RT2
lnKθ=- · +C
ln( )= ( - )
(条件是当△rHθm为常数或△rCPm=0)
三、思考题,以下说明是否正确,为什么?
1、反应的吉氏函数变就是反应产物与反应物之间的吉氏函数的差值;
第六章化学平衡
一、学习提示:
1、本章根据热力学的平衡条件导出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和平衡常数表达式,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用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平衡常数表达式表示达平衡时各物质的活度(浓度)之间的关系,由此可求出给定条件下反应达到的程度,以及各种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重点在于计算平衡组成,具体要求是:
⑴了解化学等温方程式的导出和公式的应用;
(1)写出lnKPθ=f(T)的函数关系式
(2)求500K时的KPθ值
解:设函数式为lnKPθ= ①
当在457.4K时,KPθ=0.36代入上式,
而△rH =△rH + ,
求出457.4K时的△rH 代入①式中求出C=6.57
∴lnKPθ=f(T)为lnKPθ=
有了此式就可求出500K时的KPθ值
2、因为△rGθm=-RTlnKθ,所以△rGθm是平衡态时的吉布斯函数变;
3、在等温等压条件下,△rGm>0的反应一定不能进行;
4、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可以用△rGθm来判断其反应进行的方向;
5、在等温等压不作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反应的△rGm<0时,若值越小,自发进行的趋势越强,反应进行得越快;
6、某化学反应时△rGm若大于零,则Kθ一定小于1;
7、1000K时,下达反应
⑴CO(g)+ O2(g)=CO2(g) Kθ1=1.659×1010
⑵C(S)+CO2(g)=2CO(g) Kθ2=1.719
那么反应C(S)+ O2(g)=CO(g)的Kθ=;
8、某化学反应的Kθ与T的关系如下:
lnKθ=1.00×105/T/K-8.0
则该反应的△rHθm=KJ·mol-1,△rSθm=K·J-1·mol-1;
(2)KPθ= 代入数值可解出KPθ
(3)△rGθm=-RTlnKPθ,代入KPθ可解出△rGθm(略)
9、已知反应(CH3)2CHOH(g)=(CH3)2CO(g)+H2(g)的△Cpm=16.72J·K-1·mol-1,在457.4K时的KPθ=0.36,在298.15K时的△rHθm=61.5KJ·mol-1
2、1500K,反应2SO3(g)=2SO2(g)+O2(g)的Kθ=0.2905,当P(SO3)=300Kpa,P(SO2)=200Kpa,P(O2)=100Kpa时,△rGm=KJ·mol-1;
3、已知某温度下反应2NH3(g)=N2(g)+3H2(g)的Kθ1=0.25,则在此温度下反应 N2(g)+ H2(g)= NH3(g)的Kθ2=;
测得压力为66.66Kpa,求KθP和KP值;
2、PCl5的分解反应为:PCl5(g)=PCl3(g)+ Cl2(g)
在523.2K、101.325Kpa反应达平衡,测得平衡混合物的密度为2.695kg·mol-1,试计算:
⑴PCl5(g)的离解度;
⑵该反应的KθP;
⑶该反应的△rGθm。
第六章化学平衡
4题:PCl5的分解作用为PCl5(g)= PCl3(g)+Cl2(g),在525.2K、101.325Kpa下反应达平衡,分别平衡混合物的密度为2.695kg·mol-1,试计算
(1)PCl5(g)的离解度;
(2)该反应的KPθ
(3)该反应的△rGθm
分析:此题的关键是求出新解度α,从题给上的条件为温度、压力和密度,因此要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密度与物质质量的关系求出α,有了α,可根据Kθp与反应平衡时各物质压力的关系,求Kθp,然后再根据△rGθm=-RTlnKθp,求出△rGθm。
解:(1)设离解度为α,则
PCl5(g)= PCl3(g)+Cl2(g)
t=0 no0 0
t=teno(1-α) noαnoαn=∑nB= no(1+α)
no=mC/M(PCl5)=mo/ M(PCl5)=ρV/ M(PCl5)
由PV= no(1-α)RT,α=
将:no=ρV/M,代入可得出α=
(代入数值解过程略)ρV/M
7、标准平衡常数的数值不仅与方程的写法有关,还与标准态的选择有关;
8、一个已达到平衡的化学反应,只有当标准平衡常数改变时,平衡才会移动;
9、若已知某气相生成反应的平衡组成,则能求得产物的△fGθm;
10、因Kθ=f(T),所以对理想气体的化学反应,当温度一定时,其平衡组成也一定。
四、填空:
1、反应C2H4(g)+H2O(l)=C2H5OH(aq)的△rGθm(298K)=2.34KJ·mol-1,若在平衡条件下进行反应△rGm=KJ·mol-1;
4、已知△fGθm(HCl、g、298K)=-95.625KJ·mol-1,则反应H2(g)+Cl2(g)=2HCl(g)的Kθ=,KθC=;
5、NH2COONH4(S)=2NH3(g)+CO2(g)在30℃时的Kθ=6.55×10-4,则此温度下分解压力为Kpa;
6、某放热化学反应的△rSθm>0,则25℃时该化学反应的KθC=;
9、气相反应2NO+O2=2NO2是放热反应,当反应达平衡时,采用温度和压力的方法可以使平衡向右移动;
10、PCl5(g)=PCl3(g)+Cl2(g)平衡时PCl5的解离度为α,若在恒容下加入惰性气体,使总压增加1倍,则α将。
五、计算
1、298K时,将NH4HS(S)放入抽空的瓶中,NH4HS(S)依下式分解:NH4HS(S)=NH3(g)+H2S(g).
⑵均相和多相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
⑶理解△vGθm和△rGm的意义;
⑷熟悉KθP、KP和KC间的关系;
⑸了解平衡常数与温度、压力的关系和惰性气体对平衡组成的影响;
⑹平衡组成的计算。
二、主要公式及使用条件
△rGθm(T)=-RTlnKθ
△rGθm(T)=∑UB△fGθm(T)
△rGθm=△rHθm-T△rSθ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