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棉花期货的基本因素分析

棉花期货的基本因素分析

2012年棉花期货的基本因素分析
(一)供需关系:
供应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前期库存量﹑当期生产量﹑进口量。

需求通常有国内消费量、出口量及期未结存量三部分组成。

在今年,棉花的实际供需状况是:从国际市场看,全球主要消费国均出现缩减,总需求降至2424万吨,缩减近62万吨。

2011/2012年度,中国棉花期末库存为339万吨,同比增加86万吨。

2011/2012年度,除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棉花期末库存为917万吨,同比增加179万吨。

生产情况:虽然全球棉花整体产量持续增加,但是各个主要产棉国的情况各不相同。

1997-2012年,中国棉花产量由459.41万吨增加到740.28万吨,增幅为61.14%;印度棉花产量由268.68万吨增加到587.87万吨,成为全球第二大棉花主产国;美国棉花由409.11万吨减少到360.56万吨;巴基斯坦和巴西产量增幅分别为36.49%和397.14%;除以上五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棉花产量由663.42万吨下降到585.69万吨,减幅为11.72%。

进出口情况: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消费国,也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进口国,中国的棉花进口量当中,以美国陆地棉居多,其次为乌兹别克斯坦和印度。

10月国内棉花市场在收储政策支撑下稳中微升,而国际棉花价格继续下跌,内外棉价差有所扩大,进口棉数量略有回升。

据海关统计,2012年10月我国进口棉花27.2万吨,环比增加1.9万吨,涨幅3.5%;同比增加2万吨,增幅7.8%;平均进口价格2287美元/吨,较9月下跌71美元,跌幅3%,同比下跌27.7%。

2012年前10个月累计进口430.16万吨,同比增长95.8%。

2012年度前2个月进口53.5万吨,同比增长5.9%。

消费情况:根据美国农业部(UDSA)8月报告,2011/2012全球棉花消费量为2507万吨。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消费国。

我国棉花消费缺口和依赖棉花进口弥补的状况将长期存在,根据USDA的预测,2011/2012年度中国棉花的消费将达到1001万吨。

(二)政策、贸易、成本因素
1、贸易政策。

近年来中美欧间纺织品贸易摩擦加剧,对国内纺织业生产经营带来严重影响,纺织企业的出口是否顺畅、产品成本优势都对产生影响。

2、质量、运输:国内主要的新疆棉区发展棉花产业得天独厚,近年来棉花生产不断扩大,产量稳定在120万吨左右,品质较好,但长期以来运输一直是制约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每年都有大批棉花因为运输制约难以出疆,不能在价格最合适的时候投向市场。

3、国家政策的调整。

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决定从2013年新粮上市起适当提高主产区2013年生产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

每50公斤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提高到112元,比2012年提高10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网站公布了2013年棉花进口关税配额数量、申请条件和分配原则,其中棉花进口关税配额量为89.4万吨,国营贸易比例33%。

4、天气因素。

在收获季节因降雨等因素减产。

2012年棉花生育期内,全国大部棉区气温接近常年或略偏高,大部时段墒情适宜、光照充足,利于棉花播种出苗、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收获采摘。

现蕾和开花结铃期部分棉区遭受阶段性低温、阴雨寡照、高温、暴雨洪涝等农业气象灾害,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受到一定影响。

5、经济波动周期
商品市场波动通常与经济波动周期紧密相关。

期货价格也不例外。

由于期货市场是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联的开放市场,因此,期货市场价格波动不仅受国内经济波动周期的影响,而且还受世界经济的景气状况影响。

经济周期阶段可由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值的高低来判断,如GDP 增长率,失业率、价格指数、汇率等。

这些都是期货交易者应密切注意的。

(三)市场因素
1、NYBOT棉花期价、Cotlook指数报价:由于美棉产量占全球比重较大,美棉出口量也对全球棉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纽约棉花期价成为全球棉价风向标。

而Cotlook指数报价则代表了国际棉花贸易中到达全球主要港口的报价。

2、汇率因素:人民币升值使美棉的进口成本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棉的进口;同时也降低了出口企业的竞争力。

由于汇率变动因素长期存在,因此会对国内棉价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2年11月2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6.2908元人民币,因此2012年12月份进出口货物关税汇率将按1美元=6.2908元人民币计算。

同、收回房屋:
1.承租人擅自将房屋转租、转让或转借的;
租赁期共__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