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

团音: 鸡欺希去虚九检肩干掀件牵拳权圈结劫掘血今斤勤欣 均急吸吉姜强香脚却京轻敬形击激
我们看看其他方言尖团分合情况: 苏州话:“精”[tsiŋ] “经”[tɕiŋ] 广州话:“精”[tsiŋ] “经”[kiŋ] 厦门话:“精”[tsiŋ] “经”[kiŋ]
又如吴方言中尖团情况(p243表格)
得出规律: 宋时: [k] [k‘] [x]
二、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每个音位都处于系统之中,音位系统具有平行对称的 特点,因此语音的变化都是很齐整的,可以用“规律” 的形式表达出来。 音位是一束区别特征的集合,音位的演变也是以区别 特征为单位,某一个区别特征的变化会涉及到同一聚 合群中的所有音位。
浊音清化
中古汉语声母中有一 整套全浊声母[b]、 [d]、[dZ]、[z]、 [g]等。清浊是一对 区别特征。
再如:
今天北京话能够作韵尾的辅音只有n, ng两个,历史 上曾有b、d、g、n、ng、m六个,今天的广州话仍 然这样。北京话“立、力、栗”三字同音,广州话却 不同音:
立leb 力lig 栗lêd
再如“新、心”两个字,北京话同音,广州话却不 同音:
新sen 心sem
尖团合流
尖音——舌尖前塞擦音、擦音和齐齿、撮口二呼组 合的音。如京剧中“祭”的读音。
汉语的双音化使得双音节词的两个语速意义上发生了 轻重变化,其中一些意义比较轻的语素逐渐虚化成词 缀。
词缀的出现丰富了汉语词的构成手段,出现了派生词 构词法。
4、语法中的聚合规则和组合规则有密切的联系,一 方面的变化往往引起另一方面的变化。
拉丁语有丰富的形态变化,词与词的关系可以通过词 形变化表现出来,词序不占重要地位。 比方“女孩儿爱母亲”这样一句话可以有各种词序 (matrem—母亲,宾格;puel1a—女孩儿,主格; amat—爱):
1.上海话的p相当于北京话的p; 2.上海话的Ph相当于北京话的ph ; 3.上海话的b相当于北京话的p或ph; 条件是:仄声字相当于p, 平声字相当于ph。
有的方言随着社会的分化可以变成亲属语言。亲属语 言之间也存在着语音对应关系。 我们正是根据这种有规律的语音对应关系来确定语言 的亲属关系的。
第九章 语言系统的发展 第一节 语音的发展 第二节 语法的发展 第三节 词汇和词义的发展
第九章 语言系统的发展
第一节 语音的发展 一、何以知道语音的发展 1、方言和亲属语言; 2、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 3、古代借词
1、方言和亲属语言;
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同一语言在不同的地区表现出 差异。这些差异往往代表了某一语言现象的不同发展 阶段。 如: 现代汉语有四个声调,古入声已经派到四声里去了。 但方言里入声还很普遍,人们正是从方言中入声的发 音状况总结出了这一声调的发展规律;
2、历史比较法。 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 来拟测原始“母语”的方法,叫做历史比较法。 历史比较法以今证古,是推溯方言或亲属语言的演变 过程的有效方法。 这种方法曾经系统地应用于印欧语系的研究。
应用历史比较法构拟我国中古音系,目前已经取得了 一些成果。
北京 苏州 梅县 广州 厦门
1、主要是形态的改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语法范畴 的变化和词类的增减。
原始印欧语富于形态变化。据拟测,名词有三个性、 三个数、八个格的变化。
这些形态变化在现代英语中基本上消失了,只有一些 留存的遗迹。
2、汉语缺少形态,它的语法聚合规则的变化和许多 欧洲语言有不同的趋势。
拿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比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La fille aime la mere。
三、类推作用
所谓类推就是以语言中某些词和形式为标准,使另一 些词和形式向它们看齐,从而构成新的词或新的形式。 类推使语言更加条理、整齐划一。
例如:
英语swell(膨胀)的过去分词原先是swollen。由于 绝大多数过去分词的形式是在词干后加-ed,这就形 成了一股力量,把不规则的swollen也拉到合规则的 行列里来,swelled代替了swolen。
类推作用会受到一些力量的抗拒,出现一些很难 规则化的语言现象。
如英语形容词比较级的形式是在词干后面加-er, 最高级加-est。现在有人试图运用这条规则去改变 一些不规则的强式,比方出现了littler,littlest, 以代替原来的less,least。但是这个类推还没有 被大家接受,因为less,least使用频繁,抗拒类 推的力量比类推作用强得多。
(3)形声字 汉字的造字法里用得最多的是形声法,可是有许多字 按现代的读音来看是不可理解的。 如以下诸字:
江潘 提题 待诗
通路庞移谅悔 形声字是研究语音发展的宝贵资料,但是要以古文 字为准。
3、古代借词
古音还可以从古代的借词去探索。 东汉以后,随着佛教的传入,翻译了大量经文。很多 词语都用当时的汉音去对译梵音。我们可以从梵语拼 写中知道相应汉字的古代读音。 例如: 佛经中“佛陀”是梵语buddha的译音,这就清楚地 告诉我们,在当初翻译的时候,“佛”大致念 “bud”,“陀”大致念“dha”。梵文 namas,汉 语音译作“南无”,用“无”字对译原词的“ma”。
3、语音演变地区性。
语言的演变是像波浪一样从一个中心向外扩散的,而 且扩散有地域的限制,所以音变只在一定的地域中进 行。
浊音清化只是在北方方言里面起作用,在吴方言并没 有发生清化现象。
三、语音对应关系和历史比较法 1、语音对应关系 语音的发展有严整的规律性,这就使得从一种语言分 化而来的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 系,这就是语音对应关系。 例如上海话和北京话的双唇塞音有如下对应:
一是实词的句法功能比古代确定,词类的界限比古代 清楚,特别是在历史发展中出现了特有的量词;
二是开始出现构词词缀(-子,-儿,-头等等)和表 示类似体的意义的构形语素(一了,-着,- 过)。
3、量词是汉语后期的类。先秦时还很少见。两汉时 开始兴起,南北朝时大量使用。
动态助词“着 了 过”黏着在动词、形容词之后,成 为这两类词的主要标志。这是隋唐以后逐步发展的。
另一方面,外语从古汉语借去的词同样也能提供音 变的线索。
隋唐时期,汉民族的文化对日、朝、越等国有很大 的影响,它们从汉语借去大量词语。
例如“鸡”“饥”两字,
日译吴音 日译汉音 朝鲜译音 越南译音
鸡 kai kei kiei ke
饥 ki ki kwi ki
这说明“鸡”“饥”两字在隋唐时韵母不同,不是 同音词,它们的声母是[k],还没有腭化成现在的 [tɕ]。
如:A:诗句无人识,应许把剑看。(姚合《送杜观 罢举东游》)
A/B: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
A/B: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杜荀 鹤《入关因别舍弟》)
B:莫言鲁国书生懦,莫把杭州刺史欺。(白居易 《戏醉客》)
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则“把+NP+VP”结构只能 有结构B的理解。
(2)古今诗韵的差别 诗歌要求押韵。 比如: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星月。 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李白《越女词五首》之一 今天读起来,已经不押韵了。
又如:
《关雎》第一章今天读起来仍然押韵,第二、三章就 不再押韵了: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 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 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把”字句
上古汉语中: “把+NP+VP”结构中,“把”是实词,指的是“手 拿着”,可以记为结构A。 如: A: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战国策·秦 策》) A: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墨子·非攻下》)
中古汉语中,出现了结构B,“把”变成了引入处置 对象的介词。此时的语言中,既有结构A,也有结构B ,还有可以同时理解为结构A或B的。
1.Matrem puella amat。 2.Matrem amat puella。 3.Amat puella matrem。
4.Amat matrem puellh。 5.Puella matrem amat。 6.Puella amat matrem。 由于音变的结果,拉丁语中原来由聚合规则表示 的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在法语里改由词序、虚词 等组合手段来表示。 上面这句话的意思在现代法语中的词序只有一种:
如:
B:便把手绢子打开,把钱倒出来交给小红。(曹雪 芹《红楼梦》26回)
在这一重新分析的过程中,“把”字发生了语法化, 产生了新的虚词“把”。
五、语法化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 通常指语言中意 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 样一种过程或现象。跟语法化相类似的概念,在中国 叫做“实词虚化”。
[ts] [ts‘] [s] 后来:
[k] [k‘] [x] [ts] [ts‘] [s]
开、合 齐撮 齐撮
开、合
开、合、齐、撮四呼
一种语言在地域上的差别可以反映它在时间上的发展 序列。研究方言和亲属语言的差别是探索语言发展的 一种重要途径。
2、利用书面文献资料
(1)拼音文字 根据拼写方法以及方言的佐证,我们可以探索语言的 发展线索。 如:英语light , fight , height——gh不发音。 参照方言我们可以知道他过去读[x] ,后来消失了。
使用频率越高,越难触动。
四、结构的重新分析
结构的重新分析是指不同时期的两个结构,从表层 看,出现的词语和词序完全一致,但词语之间的结 构层次和关系却变化了。
结构的重新分析在语法演变中非常常见,往往造成 语法范畴的消长或新的虚词、新的结构的产生。
结构的重新分析,一定会经过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个阶段,所有实例都是结构a; 第二个阶段,有的实例是a,有的是b,有的既可以是 a也可以是b; 第三个阶段只能是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