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
1教学目标
1、以画家毕加索为突破口,学习欣赏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欣赏、体验毕加索作品,拉近与大师的距离,激发学习大师作品的兴趣;认识到绘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2、欣赏大师作品,能表达自己对毕加索独特的人物表现方法的感受和体会;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能初步理解立体主义风格,创作一幅具有毕加索立体主义风格的作品。
3、培养热爱和平以及对世界多元文化宽容和尊重的情感。
2学情分析
本课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第十三册中的《毕加索》一课,使学生在欣赏毕加索作品后,发现大师独特的人物表现方法。
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毕加索的生平事迹,欣赏毕加索的作品,理解毕加索的艺术主张,讨论评述毕加索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宽容和尊重的情感。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毕加索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大师,介绍毕加索的生平事迹。
西班牙人。
1900年至巴黎,1904年以后定居法国,是现代艺术(立体派)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
活动2【讲授】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青少年时期: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來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2.蓝色时期:毕加索在这个时期作品背景蓝,人物蓝, 头发、眉毛、眼睛皆蓝,蓝色主宰了他一切作品。
那时候的蓝色,是贫穷和世纪末的象征,于是作品多表现一些贫困窘迫的下层人物,画中的人物形象消瘦而孤独。
3.玫瑰时期:毕加索从后印象派色调的精细中重新发现形体上的大略简洁笔法,而这就是“玫瑰红时期”的典型画法。
4.黑人时期:是立体主义的发韧期,在1906年末,毕加索从事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作品的创作,这件作品是他的经验总结,并且标志着他未来的活动朝现代派方向发展的开端。
这部作品就是《亚威农的姑娘》。
5.立体派时期:这个时期的观点是不要去描绘客观物体的外表形态,而是把客观物体引入绘画,从而将表现具象的物体本身和表现抽象的结构形态综合起来。
6.古典主义时期:要求有丰富的意境、优美的构图,元素间对应的完整。
其中有很多是从文艺复兴时期作品获得创作的灵感。
7.超现实主义时期:在超现实主义时期里,毕加索的人物外形柔和,当然是毕加索式的柔和,线条却又梗又硬,具有希腊式面孔的女人,在他的笔下变成了正面和侧面的缝合体。
8.战争前后:创作《格尔尼卡》,谈谈《格尔尼卡》的创作意图。
欣赏《格尔尼卡》视频。
欣赏《和平鸽》。
9.晚年时期:与克鲁佐共同拍攝电影《毕加索之谜》公映。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画作捐赠给巴塞罗那毕加索美术馆。
活动3【活动】教师小结
毕加索说:“整个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期待我们去创造,而不是重复”,树立学生依靠勤奋、不断创新改变我们的世界的艺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