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门、光圈、感光度,这三个因素是一张相片曝光是否合适的基本条件。
快门,这里是指快门速度,是相机接收光线的时间长度,D80相机的快门速度为30秒到1/4000秒之间,这个宽容度基本可以完成日常的全部拍摄任务了。
光圈,这里是指光圈的F值,是允许光线通过的开口的大小,光圈F 值二镜头的焦距/镜头光圈的直径。
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F1.4,F2, F2.8,F4,F5.6,F8, F11,F16,F22,F32,F44,F64。
前面一个F值比后面一个F值通光量大1倍(就是乘以2)。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我们也经常会发现标有1.2、1.7、2.5、3.3、4.8等光圈F值的镜头,比照上边的数值使用就行了。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适合拍人像特定。
光圈越小,景深越深,适合拍田野风景。
我们常说大光圈、小光圈,其实就是说的光圈F值。
但是有一个问题要注意,光圈F值其实是一个倒数(例如:F1.4正确的书写应为F/1.4 ),镜头上标的F值的数字越大,光圈就越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越少。
1.4,其实是1/1.4,是大光圈;16其实是1/16,就属于小光圈了。
所以所谓的大光圈就是1这边,小光圈才是64那边。
最大光圈越大的镜头,一般价格也就越贵。
比如:尼康Ai AF Nikkor 28mm F1.4D 镜头和尼康Ai AF Nikkor 28mmF2.8D镜头,前一个镜头的最大光圈是F1.4 ,二手95新的价格大概为20000元,而且基本有行无市,全中国保有量大概不超过200个。
后一个镜头最大光圈为F2.8,好象与前一个差不多,但价格仅为1700 元,全国保有量无数。
感光度,这里是指感光材料的感光指数,通俗说就是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一般用ISO表示。
感光度越高,对光线就越敏感,单位时间内的接收的光线强度就越大。
但是随着感光度的加大,照片上的噪点也会相应增多,进而影响照片的美感。
但是,有些高噪点的照片,会呈现一种近于油画的效果,在实际拍照时可以留意一下。
现在有一些高档相机,控制噪点能力超强,在感光度3200时仍然能拍出噪点并不明显的片子,流流口水得了。
我们一般常用的系统默认感光度是ISO100 ,什么时候需要调整感光度,下面结合快门和光圈一起讲。
四、快门、光圈、感光度三者关系和阳光16法则快门、光圈、感光度三者关系必须用乘法来表示,如果合适的曝光量是一个乘积,那么快门、光圈、感光度就是三个因数。
一张照片的正确曝光,需要一个正确的曝光量。
也就是说要设定好正确的快门、光圈、感光度。
在正确的曝光量的前提下,快门、光圈、感光度是可以相互调整补充的。
刚才说过,感光度ISO 一般都设定为100,如果感光度不变,快门减小一档(例如:从1/100秒调到1/200秒),光圈就就需要放大一档(例如:从F8调到F5.6); 把快门加大一档(从1/200秒调到1/100秒),光圈就要缩小一档(例如:从F5.6调到F8)。
这样才能保证照片的正确曝光。
如果感光度ISO 加大一档,那么快门或者光圈就缩小一档。
在用光方面,有一个“阳光16法则” 口诀:艳阳十六阴天八,多云十一日暮四,阴云压顶五点六,雨天落雪同日暮,室内球场二秒足,客厅戏台快门八。
阳光的照射强度是相对固定的,在阳光照射充足的室外,将相机的光圈设定为F16、快门速度为1/125秒(ISO为100的前提下)就可以拍出色彩浓烈,曝光正常的风景照片了。
根据这个法则,碰到反光较为强烈的环境,比如在海滩上摄影时,应该使用F22光圈,在光线受到减弱时,比如多云情况下应使用F11光圈。
“阳光16法则”仅仅是一个便于记忆曝光基本数值的一个口诀而已,是一个表示快门、光圈、感光度三者关系的简便而实用的口诀。
在实际拍摄时,很少有用F22的光圈的,用F16的光圈都很少。
而且很多镜头的最佳光圈是5.6左右。
同时,对于不同的摄影对象,所需要设定的光圈一般都比F16大,这时可以根据快门、光圈、感光度三者的因数关系,缩小(加快)快门速度进行调整。
例如:在阳光照射充足的室外,将相机的光圈设定为F16、快门速度为1/125秒(ISO为100的前提下)就可以拍出色彩浓烈,曝光正常的风景照片。
但这时你需要用光圈F8,比F16加大了2档,那么快门就需要缩小2档,即125乘以2,再乘以2,快门速度为1/500 秒。
那么什么时候调整ISO感光度呢?在光圈足够大、快门足够慢时, 还不能达到正确曝光所需要的曝光量,这时就应该加大ISO感光度,提咼敏感度,以达到正确曝光的目的。
对于快门、光圈、感光度三者的关系,是一个必须要了解和熟记的内容。
虽然现在用“ AUTOA ”或者“ P”,我们可以忽略快门、光圈、感光度三者的关系,但是在今后的实际使用中,例如拍足球需要速度,我们就会用到“ S”快门优先自动档;拍人像需要大光圈虚化背景,我们就会用“ A”光圈优先自动档;如果以后想玩玩纯手动镜头,体会一下当年老镜头的手感,我们就会用“ M”手动档,那就更需要对快门、光圈、感光度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了。
这就需要我们多学习,在拍摄时多看一看在“AUTO ”自动模式或者“P”程序自动时,相机自己设定的各种关于快门、光圈的数值,慢慢体会、慢慢练习, 为以后的技术升级打好基础。
这张夜景人像,是作者在夜间,没开闪光灯,只利用周围环境的灯光,手持拍摄的。
快门1/125秒,光圈F1.2,焦距85mm,ISO感光度650,光圈优先模式。
在夜间手持拍摄,真是太强大了!光圈F1.2是这款镜头的最大光圈了,因为是定焦镜头,焦距为85,那么快门速度必须大于1/85秒才能握稳相机。
这时光圈已经到了极限,为了获得正确的曝光,只能在快门和ISO感光度上想办法了。
快门速度最好在1/100秒至1/125秒之间,如果再快,就只能相应的浪费地增大感光度ISO,而感光度过大就会产生太多的噪点,影响画质。
这时,作者将ISO感光度设定为不是很高的650,因为是光圈优先模式,相机就根据现场光照情况正好自动将快门设定为1/125秒,这个快门速度已经能够保证稳定相机了。
一张曝光正确、主体清晰、色彩艳丽、背景奶油般虚化的人像作品就诞生了。
当然,如果设定ISO感光度650,相机自动设定的快门速度还小于1/85秒, 那就只能增加ISO感光度到800,或者更高了。
ISO 值:在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里面都有这个设置,它是胶片或CCD感光能力的大小。
普通家用的胶片一般ISO值是100,这好像一个标准值一样,在这个值下面,我们基本可以实现各种场合的曝光正确,建议初学的朋友可以使用这个值来进行操作。
如果低于100,比如50或更低,那么画面质量将有所提高,画面更细腻,适合于拍摄人像或风光静物等场景,层次非常丰富。
低感光度带来的影像是照成感光时间加长,不得不使用放大光圈或者放慢快门来补充曝光,以达到正确的画面要求。
如果感光度值高于100,比如200,400或更高,那么,胶片画面的颗粒感就会增强,CCD画面就有噪点产生,它的好处在于可以选择更快的快门速度或者更小的光圈,这样通过缩小进光量来达到正确曝光。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抓拍运动场面或者动态景物,合理运用可以产生比较特殊的效果。
在比较暗的环境下面,提高感光度值也是一个好办法。
光圈:镜头的通光量有光圈的控制作用,通常镜头光圈越大(F值越小),通过的光亮就越多,大光圈带来的特点就是能够获得很浅的景深,就是那种主体清晰,前后景模糊的效果,这个手段经常被用在人像摄影当中,能够突出主体。
当然,大光圈下面的聚焦一定要保持准确,否则比较浅的景深很容易照成焦点的偏差。
光圈越小(F值越大),通过的光亮就越少,在小光圈下面可以获得比较长的景深,这样比较适合表现宽广的风光或者环境,清晰度范围很大。
快门:配合光圈的变化,可以调整快门的速度来实现正确曝光,快门就是曝光时间的长短,比如你的光圈确定为F8,那么快门越快,进来的光亮就越少,快门越慢就进光更多,快速的快门可以把运动瞬间凝结在底片或者CCD上,比如喷涌的瀑布,在阳光下凝结成晶莹剔透的水珠。
如果放慢快门速度,那么,主体不动是清晰的,背景的人群就会变成模糊的运动效果,画面的生动性加强。
光圈和快门的关系:当一个景物的正确曝光确定以后,你可以变换不同的曝光组合来达到不同的效果,比如:一个场景在IS0100下面的正确曝光值是F8,1/125,那么,你可以选择F5.6,1/250---F11,1/60 等等很多种组合,来控制画面的表现方式,这里面就是一个摄影常用的规律“倒易率”--就是要保证曝光量的正确,可以放大一挡光圈,同时提高一挡快门,或者缩小一挡光圈,同时放慢一挡快门。
这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放大或缩小几档光圈,就要相应的加快或放慢几档快门。
这样才能维持曝光总量的正确,保证画面质量,而画面效果就是通过不断变换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来达到的。
当然,这种倒易率也有失效的时候,比如拍摄月夜星空,等等特别的环境,这里就不是简单的倒易率能解决了,更多依靠摄影者的经验和技巧,这是需要实践来总结的。
ISO值的运用:ISO值可以控制曝光量,通常增加一挡ISO值,光圈就可以获得一挡缩小,或者快门获得一挡加快,反之亦然。
这也是需要根据画面效果的要求来调整的。
其实,摄影是一门技术和艺术结合的行当,只有在熟练掌握技术的前提下,才能提高艺术表现能力为了容易理解先抛开ISO不说。
也就是认为ISO固定。
只说快门和光圈。
快门表示进光的时间,例如一张照片的快门速度:1/60S (表示60 分之一秒)。
这很好理解。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元器件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
表示光圈大小是用f值。
大光圈表示光圈开的越大,但光圈值越小。
完整的光圈值如下:fl,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每一档光圈的进光量是前一档的一半。
至于那些F1.8、F3.5之类的光圈值是因为相机支持光圈值1/3步进。
(注,楼主的第一段问题中的镜头越大,应当是光圈越大。
)拍摄照片,为了获得正常曝光可以使用很多快门速度和光圈值组合进行拍摄。
例如一张照片的拍摄参数是快门速度:1/100S ,(一百分之一秒)光圈值F4。
获得正常曝光同样可以使用1/200S, F2.8,或1/50s,F5.6这样的快门光圈组合。
就像打开水龙头接满一杯水,水龙头开的越大(光圈开的越大),需要的时间(快门速度)就越短。
水龙头开的越小,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如果使用的快门速度越快,必然要使用更大的光圈获得更大的进光量维持正常的曝光。
现在可以将ISO加入,ISO表示感光速度,IS0200的感光速度是IS0100 的一倍。
换句话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ISO 200所需要的曝光时间是ISO 100的一半。
但ISO更高,也更容易增加噪点1、光圈:主要是用来控制景深,如果要求背景虚化要用大光圈,如果拍摄风景要求用小光圈,f/后面的数字越大代表光圈越小,f/ 后面的数字越小代表光圈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