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突发性猝死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突发性猝死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突发性猝死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余泽青
猝死
定义:世界卫生组织定为急性症状发生后6 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
特点:①死亡急骤,

②死亡出人意料,

③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
病因
1.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可以迅速出现休克、昏迷,以致猝死。 2.脑出血 高血压病患者易患脑出血,出血积存在颅内,无法
1. 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 章制度,坚守岗位,加强巡视,及时发现 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抢救措施 2. 急救物品做到“四固定”,班班清点,同 时检查急救物品性能,保证急用时可随时 投入使用 3.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常 用急救仪器性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仪器及时充电。
突发性猝死应急预案
死患者最为多见,少见有梗阻型肥厚性心 肌病,主动脉夹层、低血钾、急性心肌炎、 心肌病及主动脉瓣病变、二尖瓣脱垂综合 征药物、电解质紊乱等所致长Q-T综合征等。
临床表现
主要是心跳骤停和呼吸停止。可依次出现下列 症状和体征:
①心音消失; ②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 ③意识突然丧失,若伴抽搐,称之为阿斯综合
8. 参与抢救的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 严格查对,及时做好记录,并认真做好与 家属的沟通与安慰工作 9. 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 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准确记录抢救过程 10. 抢救无效死亡,协助家属将尸体运走, 在抢救过程中注意对同室患儿及家属进行 安慰
二.应急程序线性图

→防范措施到位
在短时间到院的,家属到院时再通知殡仪馆。如 无家属或暂时无法联系到家属时,向医务科或院 总值班汇报后再处理。 5、做好完善的病情记录及抢救记录。 6、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对同室患者进行保护。
12
发现猝死 立即抢救,同时通知医生 通知家属(可委托旁人通知)
流程图
抢救室注意 保护同病室患者
向病区主任、护士长 (必要时向院行政总值班/医务科)
4. 若发现患儿突发猝死,应迅速做出准确 判断,第一发现者不要离开,就地进行心 肺复苏抢救,请他人通知医生 5. 增援人员到达后,根据患儿情况,配合 医生采取各项抢救措施 6. 抢救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开放静 脉通路 7. 在抢救时要合理摆放各种仪器与物品, 利于抢救进行,注意随时清理环境
突发性猝死应急预案
征,发作可自限,数秒或1~2分钟可恢复,持 续时间长可致死; ④呼吸断续,呈叹息样,随后停止; ⑤昏迷; ⑥瞳孔散大。
临床表现
判断心跳骤停最主要的特征是意识丧失和 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源性猝死病人的心电图表现有3种类型:
A A
室颤
B 窦性静止
C 心脏电机械分离
一.突发性猝死应急预案
排出,压迫脑组织而致猝死。 3.肺栓塞 瘀血形成血栓,栓塞在肺动脉而猝死。 4.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暴饮暴食、酗酒是发病原因。造成胰脏出血坏死,
外溢,发生自体消化所致。
病因
5.哮喘 哮喘 病人在某些刺激物的侵袭下,突发呼吸道强力收缩,进
而不幸丧命。 6.过敏 青霉素、普鲁卡因易引起药物过敏。造成病人过敏性休克死
→猝死后立即抢救
→通Leabharlann 医生→继续抢救
→告知家属

→记录抢救过程
三、患者突发猝死时的应急预案总结
1、发现后立即抢救,并将抢救车推至床旁,同时 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值班护士长、病区主任、病 区护士长、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等,必要时通知 主管领导。
2、通知家属。 3、如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做好尸体护理,家属能
汇报抢救经过
抢救无效,医生 宣布病人死亡
抢救有效,继续 监护、治疗
尸体护理,家属到 医院后送殡仪馆
13
感谢聆听!
上下一心、团结一致!
携手共达目标!
亡。 7.猝死症候群 此病多见于年轻人(17~40岁),死前各项检查均正常。原
因可能与钠离子通道代谢异常有关。 8.葡萄球菌性暴发性紫癜 临床表现为在呼吸道感染康复过程中,突然发生病情恶化,
病人多死于中毒性休克。 9.毒品、某些药品过量 也易造成猝死。
病因
10.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疾病 前者最常见,特别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