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月光族的生活方式与营销策略营销1402 蔡倩晓212014165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产技术的变革,资源的有效利用改变了原有的生产者市场的局面,全球经济已经进入了消费者市场,进入了品牌竞争阶段。
消费者掌控了绝对的话语权,他们是品牌的感受者和评价者,直接决定品牌的市场地位。
然而,消费者不是一样的,不同的消费族群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消费需求。
尤其是青年消费者已经成为市场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消费力量。
【1】消费者的行为又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笔者不妨就以年轻人族群中比较有鲜明特色的月光族为例,简单探讨月光族的生活方式,而企业厂商又应该怎样准确进行市场定位,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
【1】黄林霞. 基于青少年消费族群的品牌传播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2007.一、问题的提出什么是月光族?月光族,顾名思义就是每月都用光,简称“月光”。
月光族是指将每月赚的钱还未到下次开资就用光、花光的人。
所谓吃光用光,身体健康。
同时,也用来形容赚钱不多,每月收入仅可以维持每月基本开销的一类人。
“月光族”是相对于努力攒点钱的储蓄族而言的。
“月光族”的口号:挣多少用多少。
月光族一般都是年轻一代,他们与父辈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不同,喜欢追逐新潮,只要吃得开心,穿得漂亮。
想买就买,根本不在乎钱财。
“月光”们有知识、有头脑、有能力,花钱不仅表达对物质生活的狂爱,更是他们赚钱的动力。
老辈信奉“会赚不如会省”,对他们的行为痛心疾首;而他们的格言是“能花才更能赚”,花光用光自得其乐。
“月光”们有知识、有头脑、有能力,花钱不仅表达对物质生活的狂爱,更是他们赚钱的动力。
老辈信奉“会赚不如会省”,对他们的行为痛心疾首;而他们的格言是“能花才更能赚”,花光用光自得其乐。
“月光”们是信贷消费最坚定的支持者和实践者,他们感谢世界上还有一种叫“按揭”的消费方式,对“寅吃卯粮”的做法感到心安理得,但他们并不愿打肿脸充胖子没钱也要装阔佬,很少向别人借钱消费,大不了在信用卡里透点支,下个月回头就补上。
“月光”们是商家最喜欢的消费者,因为他们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会花钱;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很强的赚钱能力,有钱可花。
“富,富不过30天;穷,穷不了一个月”,是对他们最生动的写照。
时尚追求是月光族长生的直接原因。
二、月光族的生活方式的表现。
“月光族”的行为特征表现在:①明显的是入不敷出,账单经常亮红灯,这是月光族最主要的体现;②“月光族”储蓄意识淡薄,金钱在他们看来是用来追求理想生活方式的手段和工具;③消费者本身追求时尚,对待名牌产品趋之若鹜,而且产品使用寿命短;④“月光族”力行消费主义策略,以消费作为生活重要目标和解决问题方法;⑤“月光族”其中一部分是“啃老族”;⑥大部分“月光族”支持信贷消费等提前消费方式。
这种状况较多地出现在青年群体,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根据某项资料显示,“月光族”主要集中在24到30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上限是大专和本科学生毕业的年龄,下限则接近都市青年结婚的平均年龄。
而近六成的“月光族”是未婚者,未婚者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家庭责任较轻,这让他们即使花光工资也不会有过多负疚感。
如果根据性别来看,也可看到女性“月光”的比例高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西方学者关于“爱花钱的女人”的结论有某种程度的契合。
在职业方面,最容易“月光的职业多是公司文员、工厂工人、商业服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
【2】【2】南方论丛2012年第2期以日本的一项关于工资水平中等的“月光族”男性就共同的消费恶习调查结果,总结出10条共同生活方式的特征,如下:1.很多想买到手的东西就连晚上睡觉都在想占了74%2.对于想要的东西绝对不会等到大减价时才去购买 71%3.如果买了一个东西,顺带也想买其他的东西 68%4.尽管便利店的价格更贵,但还是经常去购买 63%5.口渴时或者遇到下雨时,由于缺乏耐性,就会立即跑到店里去买水和雨伞 62%6.能让自己获得赞美 62%7.相比实用性,买东西更加重视外观 61%8.抵不住“仅剩一个”、“限时折扣30%”等诱惑 60%9.禁不住广告词的诱惑 60%10.尽管知道当天去还租借的DVD不需要缴纳延迟金,但是依然会等到第二天才去 59%。
【3】【3】2014年03月29日 15:33:48来源:新华网日本频道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往往月光族的耐性不足,储蓄意识淡薄,生活方式更趋向于追求个人和享受,追求时尚和便捷,有时候花钱不仅表达对物质生活的狂爱,更是他们赚钱的动力。
而对广告之类的宣传和产品本身的诱惑难以抗拒,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三、月光族的形成机理以广州青年为例,大约有三成的青年为“月光族”。
从经济理性的角度来看,“月光族”的行为看上去似乎很难理解。
因为按照经济学的理论,人们的消费一般是与其当前和未来的收入呈现正相关的,在收入水平恒定的情况下,理性的个体总是要平衡未来和现在的消费分配。
显然,“月光族”不符合这个理论,那么,“月光族”是如何形成的呢?按照心理动机理论,原因以下几点:1.缺少生活磨炼,不知道赚钱辛苦。
缺少理财锻炼,不会管理开支。
2.缺少交际练习,以使钱来填补感情空白,很多还是蛰居族。
3.报复心理作怪,由于年少时父母在零花钱上管制过严,一朝有钱,尽使手中财。
4.年轻人的消费心理特点因素,主要是:(1)追求个性时尚。
年轻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对任何新事物、新知识都充满好奇,并且大胆追求。
同时因为从小就是家庭生活核心,在成长过程中备受关注,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
因此,在消费中崇尚属于自我的消费选择——“我的选择我喜欢”,他们更注重的是在消费过程中带来的快感和成就感,不论收入是否丰厚,消费意识绝不落伍。
(2)超前消费习惯。
年轻人时候保持这乐观的消费心态,“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成为他们的真实写照。
他们对未来保持乐观的态度,他们习惯接受分期付款、信用等卡透支、“月光族”“年清族”的消费模式。
他们追逐的是生活中的品质,而非银行卡的储蓄的多少。
(3)注重群体意识。
在年轻人的消费意识中,往往受周围与其特征或者价值取向相同的人的影响,他们把他们欣赏的人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物。
这些参照物就是他们的“意见领袖”,他们按照意见领袖的消费模式来培养自己。
(4)强烈品牌归属感。
年轻人对品牌的态度不取决于社会大众的态度,而取决于他们的自我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品牌归属感。
对自己喜欢的产品,就会认为“这是我的品牌”,他们会对它具有很强的认可度和忠诚度,而对自己不喜欢的品牌,他们往往会视而不见。
(5)“新”奢侈主义。
与暴发户炫耀性消费不一样,年轻人更多的是追求高质生活和超前消费理念,他们在消费过程中,已经超越了产品的功能需求,哽倾向与质量更好、品味更高的商品和服务。
这不是炫耀性消费,而是对追求生活品质和时尚消费态度的满足。
但这种结论是建立在“勤劳节俭是美德,消费主义是罪恶”的道德标杆的基础之上。
然而正如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强调的,我们在研究社会问题时必须价值中立。
【4】我们首先要将“月光”行为视为一种中性的,抛开价值判断的社会事实,然后我们再来研究这种行为本身的社会机理及后果。
【4】肖瑛. 马克斯・韦伯“价值中立”思想研究[D]. 河北大学,2012.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都市“月光族”的形成机理主要有四个方面:1.消费主义的强势拉动。
都市工薪层的生活方式为消费带来的便利,家庭义务空窗期的不断延长为“月光”减少了阻力,青年消费者时尚和求新的渴望也增加了“月光”的倾向。
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指出,当代消费社会有一系列不同于传统生产社会的结构性特征:在生产社会中,消费行为是依据人的真实需求而做出的行为选择,但在消费社会中,消费与人的真实需求之间的关系会背离得越来越远,商品及其形象成为一个巨大的“符号载体”,不断地刺激人的欲望并驱动人的行为选择,从而有可能使消费成为一种非理性的狂欢。
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我们所消费的不仅是一个物质的产品,而且也是一个象征的符号,这种符号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人们的身份或社会经济地位。
消费不再是一种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行为,它所具有的也不仅仅是一种享受功能。
正如鲍德里亚所提到的,消费成了一个系统、一种道德、一种沟通体系和交换结构,它所起的是一种社会组织的功能【5】。
【5】[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随着全球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涌现。
.消费主义“制造消费者”。
年轻人作为时尚追求潮流的一个族群,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易受商品及其背后代表的符号驱动,并且驱使着年轻人进行消费,让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可能会趋于一种不理智的行为。
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就变成了我们划分的族群“月光族”。
而消费主义对消费者的制造和改造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也是精神层面的,从人生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方面都与传统社会的节俭主义大不相同,消费主义强调人生苦短,及时行乐,重视现实的理想和自我实现,奉行个人主义、物质主义等。
这对于青年价值观的改变是非常之大的,过度消费和不理性消费成为部分都市青年奉行的基本生活习惯。
“月光”甚至变成一种时尚。
2.不断延长的家庭义务空窗期中国是一个家庭本位的社会,【6】梁漱溟认为,中国是一个关系社会于家庭,而关系对于每中国人来说都是一种义务。
但是家庭义务并非对于每个年龄段的都一样,本尼迪克特认为,在西方社会中,对于小孩和老人的压力较大,管束较多,而中青年人相对较为自由,但是东方则相反,老年人和小孩子可以较少地受到社会管束,中年人则需要承担很重的社会压力,包括家庭压力、舆论压力、人情压力【7】。
由于24~30周岁之间的或未婚的青年家庭义务较轻,相对而言,女性的负担家庭的义务要稍轻于男性—尽管这一点已经在现代社会中慢慢在改变,所以我们看到女性”月光族”的比例要大一些。
家庭空窗期的不断延长,月光族的数量也逐渐增长。
【6】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M].吕万和、熊达云、王智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3.青年群体的时尚需求在传统社会中,消费品的使用期限是以物理寿命为准的,只有当消费品失去了它的物理功用之后,它才会被舍弃和代替。
而在消费主义兴起的社会,市场和国家主导的消费主义带来了消费生活的极大丰盛,制造并培育了欲望不断膨胀、不断追求欲望满足的消费者,“月光族”就是典型的消费主义代表。
在消费社会,消费品的替代由它代表的社会符号和时尚价值残存量决定。
而时尚是不断的喜新厌旧,因此时尚在不断创造新的消费品的过程中,消费者也被引领着不断舍弃旧的、过时的产品。
对时尚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而青年消费者本身的消费能力有限,欲望和购买力之间的矛盾导致预算上的失衡,月光族也就在这种矛盾中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