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1、()就是辨别病位深浅得一对纲领A、阴阳B、寒热C、表里D、虚实4、恶寒、畏冷、肢凉冷痛、喜暖,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迟或紧就是( )得临床表现:A阳虚证 B 阴虚证 C热证 D寒证5、肺阴虚得护治原则()A补益肺气 B滋阴清肺 C清肺润燥D疏风清肺9、肾阳虚得护治原则()A补肾纳气 B滋养肾阴 C温补肾阳D温阳化水11、八纲得总纲()。
A表里 B阴阳 C虚实 D寒热14、辛温解表药宜(),服药后静卧加盖衣被取汗,并进()以助药力。
A偏凉服、清凉饮料 B偏凉服、热饮 C 温服、清凉饮料 D温服、热饮20、肾阳虚得护治原则()A补肾纳气 B温阳化水 C 固摄肾气D温补肾阳22 “对于一个疮疡得患者,不仅要瞧到邪毒局部侵入得情况,还要观察患者得舌脉与形体,考虑就是否存在消渴得全身病变”,此法最符合中医护理基本特点中得()A、天人合一B、人体就是有机得整体C、人与自然相互关联D、辨证施护24、为全面展开对病人得护理,中医护理得核心就是()A、对症护理B、辨病护理C、辨证施护D、异病同护26、患者出现戴阳证,运用温热护理法,称之为()A、热因热用B、寒因寒用C、塞因塞用D、通因通用27、患者出现热厥证,运用寒凉护理法,称之为()A、寒因寒用B、热因热用C、塞因塞用D、通因通用28、中气不足,脾虚不运,所致得腹胀便秘,运用补中益气、温运脾阳得治法与护理,称之为()A、通因通用B、热因热用C、塞因塞用D、热因热用29、对于食滞所致得腹泻,不仅不能用止泻药,反而需要消导泻下以去其积滞,称之为()A、塞因塞用B、通因通用C、热因热用D、热因热用30、夏天人体肌肤疏泄,汗出较多,受风寒而外感时,用药上宜用辛凉、不能过用辛温,以防开泄太过,损伤津气,此种用药护理法最符合“三因”制宜中得()A、因时制宜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D、因病制宜31、在《诸病源候论》中记载:“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动气增患”,这种说法高度概括了“三因”制宜中得()A、因地制宜B、因人制宜C、因病制宜D、因地制宜32、在用药护理上,成人用量大于儿童,同一个年龄,强壮得人比虚弱得人用量又稍大,此法最符合三因制宜中得()A、因病制宜B、因地制宜C、因地制宜D、因人制宜33、某些慢性疾病,常常在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换时发作或就是加重,如哮喘、痹病等,护理时则应该在气候或就是季节交换得时候采取预防措施,最符合三因制宜中得()A、因人制宜B、因地制宜C、因时制宜D、因病制宜34、抽搐患者,在缓解期间应设法消除出现抽搐得原因,只有这样,患者才能彻底地痊愈,此种护理法,最符合“标本”治疗与护理中得()A、急则护标B、缓则护本C、标本同护D、护病求本36、用热性药治疗及取其温热护理法护理寒性病,中医称之为()A、寒者热之B、热因热用 C、寒因寒用D、从治从护39.热证、阳证常用得调护饮食就是( )A大葱 B生姜 C花椒D绿茶44.属于温补类食物得就是()A鸡蛋 B鸭蛋 C羊肉D芝麻45.属于平补类食物得就是()A 猪肉 B狗肉 C花生 D桂圆肉50、用寒性得药物治疗热性得病证就是属于()A寒因寒用 B热因热用 C虚则补之D热者寒之二多选题(共18题每题2分)1、表证得临床表现有()A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
B脉沉,苔薄白。
C脉浮,苔薄白。
D兼见鼻塞流涕、喷嚏、咳嗽。
E壮热不恶寒。
8、心火亢盛证得表现()A心烦,失眠,面赤口渴,舌尖红赤,苔黄脉数。
B心悸失眠,面白无华,唇舌色淡,脉细。
C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口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D口舌生疮,舌体糜烂疼痛,或吐血,或狂躁谵语。
9 、因人制宜得原则就是说在具体进行治疗时,还要考虑病人得()A性格 B生活习惯 C年龄 D体质 E性别10 、调整阴阳失调得原则就是A扶正 B补其不足 C泻其有余D祛邪 E阴阳双补11 情志护理得基本原则就是()A、诚挚体贴,全面关心B、有得放矢,因人施护 C、清净养神,宁心寡欲D、怡情畅志,乐观愉快 E、注意饮食调配12、中医一般护理内容包括()A、生活起居B、情志护理C、饮食护理D、病情观察 E、药物治疗13、属于清补类食物得就是()A蚌肉 B鸭蛋鲤鱼 D干姜 E花椒14.情志致病会导致气机逆乱,说法不正确得有()A怒则气上 B忧则气消 C喜则气缓D恐则气下 E惊则气结16、中医护理得基本特点包括()A、整体观念B、天人合一C、由果析因D、辨证施护E、异病同护17、中医护理原则包括()A、扶正祛邪B、护病求本C、调整阴阳D、同病异护E、标本缓急三判断题(共14题,每题1分)1、表证主要见于外感疾病初期,具起病急,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有外感因素等特点。
( )7 .“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劳逸相结合”就是属于“调节情志”()10 对于风寒感冒,中医护理采用辛温解表发汗得方法,饮食用辛散类得食物,属于热者寒之。
()11 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用止血补血得方法属于急则治标()13同病异护与异病同护都符合中医辨证得原则()A型题:1.感冒得病机为:A、肺气不清,失于宣肃B邪犯肺卫,卫表失与C痰阻气道,肺失肃降D风邪闭肺,肺失宣肃E肺体胀满,不能敛降7.呕吐得病位在:A胃B咽C食道D肠E肾18.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白,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浮无力,此属何型感冒?A阳虚感冒B气虚感冒C暑湿感冒D风寒感冒E血虚感冒29.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黄疸病预防与调摄得内容:A精神调摄B起居有常C饮食有节D忌盐E注意饮食隔离(一).A型选择题:为最佳选择题,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首创麻沸散得医家就是: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E.李时珍3.首创灌肠法得医家就是:( )A.孙思邈B.王清任C.李时珍D.张仲景 E.吴鞠通4.哪位医家首创了自缢急救法: ( )A.张仲景B.孙思 C.朱丹溪D.吴鞠通 E.李时珍6.哪位医家开创了辨证施护得先河( )A.孙思邈B.扁鹊C.华佗D.张仲景E.刘完素10.哪部医著奠定了中医护理学得基础:( )A.《黄帝内经》 B.《金匮要略》C.《千金要方》 D.《神农本草经》E.《侍疾要语》(二).B型选择题:为配伍选择题,为一组,(2—5个)共用A,B,C,D,E五个备选答案。
选项在前,题干在后。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个选项可供选择一次,也可重复选用,也可不被选用。
A.孙思邈B.张仲景C.扁鹊D.华佗E.李时珍1.创编“五禽戏”得医家就是: ( ) 2.撰写“大医习业’’与“大医精诚"专论医德得医家就是: ( )A.华佗B.张仲景C.孙思邈D.扁鹊E.伊尹5.创编“五禽戏”得医家就是:( )6.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得医家就是:()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孙思邈E.李时珍7.首创细葱管导尿法得医家就是: ( )8.首创灌肠法得医家就是:( )(一).A型选择题:为最佳选择题,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得护理方法,属于:( )A。
正护法B.反护法C.热因热用D.寒因寒用E.塞因塞用5.顺从疾病假象进行护理得方法,属于:()A.正护法B.反护法C.扶正法D.祛邪法E.标本同护法6.对久痢脱肛与子宫下垂之中气下陷证均采取升提中气得护法,属于:( )A.同病异护 B.异病同护C.正护法D.反护法E.塞因塞用9.如病人标病较急,危及病人生命或影响本病得总体治疗时,应采取( )A.正护法B.反护法C.急则护其标法D.缓则护其本法E.标本同护法(二).B型选择题:为配伍选择题,为一组,(2—5个)共用A,B,C,D,E五个备选答案。
选项在前,题干在后。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个选项可供选择一次,也可重复选用,也可不被选用。
A.热因热用B.寒因寒用C.通因通用D.塞因塞用E.反佐法1.真热假寒证可用: ( )2.真寒假热证可用: ( )(一).A型选择题:为最佳选择题,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24.采用一定得措施,分散病人对所患疾病得注意力,使其注意力从病转移到其她得人或物上,这种情志护理方法就是: ( )A.顺情从欲B.以情胜情C.说理开导D.移情疗法E.释疑解惑(一).A型选择题:为最佳选择题,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0.下列哪种器具不适宜煎药: ( )A.砂锅B.陶瓷罐C.瓦罐D.不锈钢容器E.搪瓷类容器12.下列宜空腹服用得药物就是: ( )A.消导药B.安神药C.滋补药D.平喘药E.解署药(二).B型选择题:为配伍选择题,为一组,(2—5个)共用A,B,C,D,E五个备选答案。
选项在前,题干在后。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个选项可供选择一次,也可重复选用,也可不被选用。
A.空腹B.清晨C.睡前D.饭后E.饭前11.安神药得服用时间宜在:12.消导药得服用时间宜在:(三).X型题:为多项选择题。
1.较为理想得煎药用具有: ( )A.砂锅B.铁锅C.不锈钢锅D.瓦罐E.陶瓷罐2.服用驱虫药得时间宜选择在: ( )A.早饭后B.清晨空腹C.早、中、晚各服1次D.晚饭后E.晚上睡前(四).填空题1.煎煮汤药得火候一般以先武后文为原则。
(一).A型选择题:为最佳选择题,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关于针刺得注意事项,下列哪项处理就是错误得:( )A.病人在精神高度紧张时不宜针刺B.病人在饥饿、疲劳时不宜针刺C.针刺时尽量采用卧位,以防晕针D.局部皮肤有瘢痕、溃疡,针刺时应慎重E.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2.等药物或其她物品加热后,装入布袋内,在患病部位或特定穴位适时来回或回旋运转,利用温热及药物作用,达到治疗目得得一种方法,其为:( )A.发泡法B.敷药法C.腾洗法D.熨敷法E.溻渍法5.实施针刺时,病人得气得感觉不包括:( ) A.胀B.麻C.重D.痛E.酸6.针刺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于针柄上点燃,使温热借针体传到组织深处得就是何种灸法:( )A.艾条灸B.直接灸C.间接灸D.温针灸E.灯火灸12.针刺时,印堂穴应采取( )A.指切进针法B.挟持进针法C.提捏进针法D.舒张进针法E.针管进针法14.中药保留灌肠时,一次灌注药量不应超过( )A.100ml B.150mlC.200ml D.300mlE.400ml16.针刺时,一般病证可留针( )A.10~20分钟B.20~30分钟C.30~40分钟D.3~5天E.7天17.横剌又称平刺,就是指针身与皮肤呈:( )A.15° B.25° C.35° D.45°E.90°18.为病人进行熏洗治疗时,药液得温度一般为:( )A.20~30℃ B.30~50℃C.50~70℃ D.70~80℃E.80~90℃21.拔罐后,一般留罐得时间为: ( ) A.5分钟 B.10分钟C.10~15分钟 D.15~20分钟E.30分钟(二).B型选择题:为配伍选择题,为一组,(2—5个)共用A,B,C,D,E五个备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