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教育学(1)

音乐教育学(1)

1.音乐学与教育学的综合。

2.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

3.音乐教育特征: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主体性、若有五个空便加创造性。

4.音乐审美心理:集中体现在审美态度,音乐审美能力,音乐审美趣味。

5.制定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音乐本位原则、协同融合原则、创造发展原则、情感体验原则、主动参与原则。

6.中小学音乐课一般分单一课与综合课。

7.音乐审美过程分为:音乐审美体验、音乐审美直觉、音乐审美升华。

8.在欣赏过程中可供选择的辅助手段:借助视觉、借助语言文学、借助动作、借场景表演。

9.制定教学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

10.课时教学目标:基本特点:内容的具体性、内容的可操作性、目标实现的及时性、目标设计的灵活性。

11.音乐教学的目标分类:根美国学者布卢姆教学目标可分为三种类型: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12.美国心理学家马杰:行为目标具备几个因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情感或条件、表现水平或标准。

13.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

14.音乐教学模式的分类:情感模式、行为模式、认知模式。

情感模式:感知美,体验美,理解美,表现美。

行为模式:示范---模仿教学模式。

行为----辅助教学模式。

认知模式:传授----接受教学模式。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自学----指导教学模式。

探索----创造教学模式。

15.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家,他独创的体态律动教学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即兴训练是构成达尔克罗兹教学的三个方面。

16.课程性质: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

17.课程基本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18.课程内容:
1感受与欣赏: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

2表现: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

3创造: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编制、创作实践。

4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音乐教学评价的原则与要求:
1教学的评价的意义:教学评价是对教育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广泛地存在于各种教育实际活动中,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

2评价分类:1诊断性评价,一般指教学前评价,主要在开课前进行,它的目的是为了理解基本能力与起点行为。

2形成性评价,一般指学习中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他目的是为了了解教学的结果及学生学习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便于及时反馈,调整改进教学工作。

3总结性评价,一般指学习后评价,在学期末进行。

他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号是呢过一学期来学习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要求,做全面的总结。

3原则与要求:1以教学目标为基准。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学习达到标准程度。

2以科学,公正,准确为目标,主要体现在:效率高----效率指测验能真实地测量出所要测量的实物的程度。

信度高-----信度指测验能稳定地反应受测者的实际水平的程度,它反映了测验的可靠性。

鉴别度高。

难度适当。

3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准则,教学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论学生对自己的亲近程度如何,都要一视同仁,正确对待。

4以综合评价为主要方法,因此教学评价应采取定向定量的综合评价的方法来进行。

音乐教学的分类:
1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音乐感受情感体验为主,通过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感受鉴赏音乐美,情感体验外化等培养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1音乐欣赏法-----是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特点:通过教学中的欣赏活动,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以欣赏为主的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2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实际音响,示范直观教具等方法,让学生获得性知识,深化学习内容的方法。

实践证明:演示法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丰富性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体现音乐教学特点。

2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组织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而直接获得知识,感受,教育的方法。

2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通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亲自参与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形成与完善音乐技能技巧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的方法,包括:1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将知识运用于实际,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练习法的特点: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识谱,歌曲,歌唱与器乐等教学中尤为重要。

练习法注意的问题:目标要明确,重点要突出。

步骤要清楚。

先入为主。

联系方法多样性。

学会总结,同时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自我评定等综合能力。

2律动教学法:主张音乐教育从身心两方面同时入手去训练学习。

应注意:教学目标考虑----律动教学法的重点放在对音乐要素的感知和表现上。

在教学设计中,结合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律动教学方法,做到动静结合。

创作教学法----即兴创作,加声音模仿,节奏问答等。

游戏教学法----是一种复合他们年龄特征的好形,应注意:1游戏要与音乐紧密结合。

2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3确定角色,并使学生进入角色。

4要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

3语言性教育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通过教师和学生口头语言活动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音乐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4探究型音乐教学法。

以探究发现为主,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观察,分析,综合,比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得出结论。

相关主题